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代,北方民族為何不趁機入主中原?

三國時代,北方民族為何不趁機入主中原?

三國時代,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正處於政權更替的時候,就是匈奴日益衰落,而鮮卑正在籌備力量、內部分化組合等待興起的時候。

面對衰落的匈奴,曹魏也不敢掉以輕心,而是拉攏加分化的政策。南匈奴已經入關的部分,已經改變了過去游牧生活,而成為以農耕民族為主的民族。南匈奴領導人劉洲自小就開始受漢化影響,又是長期在中原生活,他雖有實力,但在等待時機。

他在三國時代也是積蓄力量階段,到晉王朝八王之亂,時機來了他就該行動了。打出了復興漢室的旗號,也許就是借著復興漢室名義而爭奪中原領導權。

三國的曹魏對正興起的鮮卑基本就不敢惹,當然鮮卑也還沒有入主中原的實力。東漢末年,檀石槐統一鮮卑諸部,,實力大增,開始取代了匈奴在蒙古高原的霸主地位。但到三國時代,鮮卑又再次陷入分裂局面。處於分化重組和積蓄力量階段。曹魏與鮮卑互市,正常經濟往來。但中原的習慣,只要北方民族不打來,來往都寫做進貢。

再說一下三國時代滿洲地區,實力比較強的是高句麗。以前中原王朝在遼東地區有一些據點,而且出現過一段時間公孫氏軍閥政權,高句麗協助曹魏把公孫氏政權消滅。其後曹魏忙於與南方交戰,這邊也就沒什麼兵力。於是高句麗來侵佔了曹魏在遼東土地。等曹魏結束南方戰爭後,騰出手,就派大軍來剿滅高句麗。具體一打,就知道還是很難打的,打了很多苦戰,甚至魏國的大將王欣也死於高句麗之手。但高句麗的軍事實力還是弱於魏國,最後魏國攻下高句麗都城。

但中原王朝不具備長期佔領滿洲蒙古的條件,軍需根不上,也無法長期駐軍及派人員治理,更大原因在清朝人口暴漲之前,也沒有中原人願意移民那裡。所以魏國最後撤軍。

另外就是慕容鮮卑興起後也多次與高句麗交手,也曾攻下高句麗首都。

總結一下,三國時代,南匈奴內遷後,還再等待時機。鮮卑已經成為蒙古草原新霸主,但內部跟中原差不多,也是內戰階段。滿洲地區的高句麗,實力還不強大,而且高句麗存國七百多年也沒有進入中原的想法。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張作霖被炸身亡
烏拉街的歷史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