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很久以前,一個小女孩和小朋友玩捉迷藏,奔跑中不小心摔倒,四肢趴在水泥地時左臉部擦傷。當她臉上淌血地哭著回家,沒想到母親聽完她受傷的原因後很生氣,拎起棍子就打。

「我受傷了,為什麼還要打我?」她委屈地問母親。

「誰讓你亂跑?好好待家裡就沒事!」

我覺得我好像不是媽媽生的!」她對母親大叫,眼淚奪眶而出。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後來,這個小女孩長大,再後來結婚生子,她也有一個跟她似乎同一個模子出來的女兒。

有一天,她的女兒從幼兒園回家,認真地對她說:「媽媽,我不小心把同學的玩具弄壞了,我不是故意的。」

她開始下意識地怒罵女兒:「你怎麼這麼壞?為什麼要弄壞別人的玩具?」還伸出大手用力拍了一下女兒的小手。

故事還沒完,晚上吃飯時,她的丈夫問女兒:「今天過得開不開心?」沒想到她的女兒竟然瞬間大哭,還一邊哭一邊說:「我覺得我好像不是媽媽生的!

當作為媽媽的她,聽到女兒說「我覺得我好像不是媽媽生的」的那瞬間,她想起了自己小時候,也忍不住大哭。

這位媽媽後來無助地跟我說:「明明很愛孩子,卻又總是不知不覺地傷害她,惡夢不滅……」

打罵孩子的惡夢,為何難消?

有一個研究是這樣的:

一隻狗被放在通電的板子上,四周圍著鐵網。一開始,板子只有一半空間有電,通電之後,這隻狗在亂奔時,發現有些地方沒電,它很快就掌握了竅門,例如板子的左邊會有電,右邊卻不會。那麼它在下一次板子通電時,它就會走右邊。可是,如果這隻狗發現,左右兩邊都有電,無論它怎麼掙扎怎麼亂撞,還是會被電到,最後它乾脆就躺在板子上被電,不採取任何措施。這就是知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習得性無助」。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想想那些喜歡事事打孩子的大人,孩子不吃飯會被打,孩子吃少了也被打,孩子乾脆就厭食了;孩子不收拾玩具會被打,孩子收拾得不夠乾淨也被打,孩子乾脆就不收拾了;孩子玩球踢倒水杯被打,孩子把球踢進草叢也被打……最終,長期經歷打罵的孩子什麼也不想做了,最終自我放棄。

「狠狠打,孩子就聽話了」,很多熱衷打罵孩子的大人,經常對自己的「經驗」沾沾自喜。孩子「聽話」的表現背後,實際上就是習得性無助,除了父母要求的,連孩子本該做的,他們也不做了。因為孩子為了不再做錯事,乾脆什麼都是懶惰對待。習得性無助會跟隨孩子一輩子,依賴、不積極、低自尊。

一位朋友曾經跟我說過她小時候的一個經歷。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那一年那一天,她和父親前往菜市場買菜,路經一家商鋪時,父親要買兩隻碗。她在商鋪裡面開心地跑,不小心把架子上的一排碗碰掉了,幾乎大半被摔爛。回家後,她的父親氣急敗壞,抓起掃把說:「我今天要打死你!」那一刻她感覺很恐懼,她心想,「看來我今天要死了。」後來,她沒被父親打死,而是從此,每一次做錯事時都不敢應對,腦袋一片空白。如今長大,她當年那一幕還經常浮現……

除此之外,這種家庭的孩子,雖然他們的內心充滿傷痛,可也慢慢地學會了「打罵是一種會讓孩子聽話的方式」,所以,未來他們的孩子犯錯時,他們就會下意識地採取與上一輩相同的教育方式——打罵教育。

原生家庭的打罵惡夢,該破了

過去,我們大部分的老一輩缺乏教育方法,當他們對孩子感覺生氣了,就採取打罵的做法,他們以為那就是教育。當這些被打罵慣的孩子長大,有些人會毫不懷疑地繼承打罵孩子的做法;有些人看見了自己內心的陰影——正是老一輩的打罵教育造成的,他們未來會有意識地避免打孩子。

無論有意識還是下意識,打罵孩子的教養惡夢,不應該再發生在可愛的孩子們身上了。可有些爸媽經常說,「我也覺得打罵不對,有時就是忍不住,怎麼辦?」

下面是幼兒說建議的「破打法」,希望能幫到你:

步驟1、有意識地自我提醒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當孩子犯錯時,爸媽要有意識地自我提醒——不要打孩子。如果有些爸媽對自己不夠信心,可以讓身邊的人幫忙提醒。

例如可以讓另一半在你暴怒時幫你牽住暴怒野馬的韁繩;還可以讓孩子提醒你,例如幼兒說推薦的「壞蟲子」提醒法,「媽媽,你的『生氣蟲』跑出來了,我很害怕」,「爸爸,快把你的『著急蟲』關起來呀,不要打你兒子啊!」獲得提醒的父母,會非常有效地幫大腦實現情緒降溫。

步驟2、情緒冷靜後,告訴孩子哪裡做錯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有些父母在暴怒時情緒激動,如果這時教育孩子,一定是充滿抱怨和不理智的,這時爸媽可以採取「洗臉法」或「暫時離開法」。

具體如何做?「洗臉法」就是當你感覺怒氣難消時,走進洗手間洗一把冷水臉,能幫助你情緒冷靜。「暫時離開法」呢?具體做法就是在你感覺生氣時,暫時離開孩子的「犯錯現場」,例如到陽台看看遠方,待情緒降溫後,再回到孩子身邊,接著告訴孩子哪裡做錯了。

不過這兩種做法,父母都需要注意孩子留在原地會不會有安全隱患,一定要確保孩子的安全才能暫時離開。

步驟3、讓孩子知道,如何做才對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幼兒說發現很多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只強調犯錯的部分,常常忘記告訴孩子如何才是正確的。

「別搶玩具」,如果再增加「你可以問小朋友借」就更好了;「別大吵大鬧」,如果再增加「你可以坐在沙發上看繪本」就更好了;「別推小朋友」,如果再增加「你需要等待,她玩完鞦韆就輪到你」也就更好了……孩子在獲得大人清晰明確的指導後,未來才能減少犯相同的錯誤。

步驟4、必要時,可以適當懲罰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有些媽媽說,「只是溝通,效果不好,孩子下次還會再犯錯」,怎麼辦?對於錯了一次又一次、絲毫不改的孩子,父母可以嘗試適當懲罰。最常見的有「結果懲罰法」,例如當孩子不收拾玩具,那麼你就可以暫時沒收孩子的玩具。又或者是「冷靜區反省法」,當孩子犯錯時,讓孩子去冷靜區待一會。

最近有一位媽媽的故事一直溫暖著我。

她說她經常會想起童年的惡夢,那一晚,她的媽媽把她推進房間,抓起衣架就往她身上狠狠地抽,身上巨大的疼痛讓她覺得皮膚正在被一片片撕開。在巨大的恐懼中,她一直聽到年邁的奶奶在房間外拍門喊「別打了,打死妞兒了……」長大後,這段恐懼還在,卻完全忘記了當時為什麼被打。

母親被她恨,她被女兒恨!原生家庭的錯誤,為何總被「複製」?

後來,她也成為一位媽媽,她的兒子很調皮,經常會犯錯,有些錯誤還不小。有一次,孩子偷了同學的零食,這位媽媽在暴怒的瞬間,小時候自己被打的經歷一閃而過。這時她有意識地說:「媽媽小時候也經常犯錯,姥姥沒給我機會,現在,媽媽給你機會……」說這句話時,她的雙眼滿是淚水,她的兒子難過地低頭認錯。

有人說,弱者不懂原諒別人,因為「原諒」是強者的證明。傷得多深,陰影就有多寬,可孩子是陰影背後的陽光,別輕易推開。從今天起,好好愛自己,也好好愛孩子吧……

關鍵字:原生家庭、育兒方式、教養陰影、親子情感、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該書第一版已售罄,已第二次再印)。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把一個情緒「噴火瓶」變成溫和小姑娘!這位媽媽是怎麼做到的?
別讓孩子從小沾上的一種壞習慣!否則孩子沒長大就輸了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