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哥斯拉能否在現實中橫行霸道?

哥斯拉能否在現實中橫行霸道?

哥斯拉是一種虛構的巨型怪獸,高達100多米,首次出現於1954年的日本電影《哥斯拉》中。在日本的哥斯拉系列電影中,哥斯拉長時間處於休眠狀態,卻被核輻射喚醒並發生了變異。

根據電影的敘述,哥斯拉是一種巨大的獸腳類恐龍,但它的行動姿勢又完全不同於任何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獸腳類恐龍。哥斯拉可以用兩條後腿直立行走,而真正的獸腳類恐龍在行走時,背部幾乎與地面平行,身體前半部的重量與身後那條又長又重的尾巴構成平衡。看來,哥斯拉是一種極為與眾不同的恐龍。

在1998年美國所拍的《哥斯拉》中,核試驗使得一隻海鬣(liè)蜥變成了一隻巨型獸腳類恐龍,而這隻恐龍就是哥斯拉。但在現實中,獸腳類恐龍與海鬣蜥的親緣關係是相當疏遠的,就如同鴨嘴獸與人類的親緣關係一樣。因此,通過核輻射誘發蜥蜴變異成為活恐龍是不現實的。

1

骨骼無法支撐身體

保守估計,一隻哥斯拉大小的動物大概重6萬噸,差不多和一艘戰艦一樣重。如果你能把戰艦從支撐它的水裡拿出來,立起來放置,它會怎麼樣?幾秒鐘之內,戰艦就會彎折並垮掉!即使哥斯拉的骨架是由鈦合金(最結實的合金)製成的,它一旦離開水,也會被自己巨大的重量壓垮。

2

千萬不能摔跤

6萬噸的重物從100米高處墜落到地面,將產生很大的衝擊力!即使哥斯拉的骨骼能承受,它的內臟也不可能承受得了!每一條大血管和它的大腦、肝臟、脾臟、腎臟、膀胱等都會碎裂,一次跌倒足以使它喪命。

3

它可能會被自己熱死

肌肉收縮會產生熱量,所以動物體積越大,通過肌肉收縮產生的熱量就越多。同時,大型動物體內消化食物時也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熱量可以從皮膚表面流失,但體積越大,皮膚表面積相對越小,散發多餘的熱量就越困難。即使哥斯拉的新陳代謝速度慢得離譜(就像樹一樣),它走路也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對於這麼大的動物來說,沒有辦法足夠快地釋放出這麼多的熱量來避免過熱。因此,哥斯拉只要一運動,就可能會被自己產生的熱量烤熟。

4

供血是個大問題

假設哥斯拉的骨架由某種魔法物質製成,可以支撐它的體重,但血液要在100米高的身體里循環到各處,一顆強大的心臟必不可少。假設心臟的泵血能力足夠強,那麼心臟泵出血液時所產生的衝擊力將是巨大的,心臟附近的動脈必須由鋼鐵或更堅固的材料製成,否則它們會一次又一次地在衝擊下發生爆裂。也許,哥斯拉實際上有多顆心臟分散在它的身體里,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單次泵血時的衝擊力。

當你蹲在地上一段時間後,猛地站起身來,會立即覺得頭暈目眩,嚴重時甚至兩眼發黑,好像就要昏過去似的。這是因為我們猛地站起來後,心臟來不及向頭部泵血,腦部暫時缺血造成的。長頸鹿從體型上說也面臨這個問題,但進化幫助它們解決了,強大的心臟和特別的血管網路使它們避免了每次抬起頭時發生暈倒的情況。

但對於一個哥斯拉大小的生物而言,心臟和血管已經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了。如果它要抬頭,為了避免暈倒,必須放慢動作;它也不可能從坐著或躺著的姿勢迅速跳起來,因為心臟來不及供血;它甚至無法快速轉動頭部,因為快速轉頭產生的離心力會導致流向大腦的血液中斷。

5

抵擋炮擊不能單靠皮糙肉厚

在電影中,即使被導彈和炮彈擊中,哥斯拉也幾乎毫髮無損,對它來說,這些只是撓痒痒而已。顯然,它的皮膚很厚。但如果哥斯拉的皮膚又厚又結實,能抵擋導彈、炮彈等的襲擊,那它怎麼能靈活地移動呢?每次它邁出一步,它的皮膚可能都會碎成幾大塊。也許它的皮膚是某種神奇的有機材料,比鋼更堅固,同時又具有高度的柔韌性。但即使如此,它仍然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當炮彈擊中目標時,即使不爆炸,它也會向目標傳遞大量動能。也就是說,就算哥斯拉的皮膚沒有被刺穿,能量也會傳到它的身體內部,使它的內臟變為一坨肉泥。

6

快速反應是不可能的

哥斯拉反應非常快,它甚至能躲避襲來的導彈,但現實中絕不可能這樣。神經信號最快以大約100米/秒的速度在神經纖維中傳播。即使是像人類這麼大的動物,神經信號從身體的外圍區域(比如從腳)傳到大腦也需要幾十微秒(1微秒=0.000001秒)。對於一個哥斯拉大小的生物來說,即使它擁有一個非常有效的神經系統,識別一個外部刺激、決定如何處理它,並將必要的神經信號傳輸到特定的肌肉上,這一過程至少也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在它與敵方作戰時,這麼慢的反應速度將使它迅速戰敗。

7

離譜的原子吐息

哥斯拉的絕技是原子吐息,即呼出某種高溫物質。吐息的哥斯拉看上去就像一個步行的火焰噴射器,但影片情節一再強調,它呼出的實際上是一种放射性物質。

那麼,這种放射性物質是怎麼產生的呢?它體內難道有核反應堆嗎?它是如何控制核反應堆的?它肚子里有幾百千克的裂變鈾嗎?當它想烤掉一個敵人時,它如何把這些鈾帶到一個可控的裂變狀態的呢?它如何防止失控的核反應和隨後的核爆炸?它如何有針對性地釋放能量?為什麼它的喉嚨和舌頭不會被放射性物質烤化呢?最大的問題是,它為什麼不死於輻射中毒?……

事實上,這個「原子吐息」太離譜了,我們無法用科學對其合理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保鮮膜有粘性?
基因可能會影響婚姻的幸福感嗎?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