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藝匯賞名畫:帶你欣賞那些充滿野逸的花鳥畫-徐熙作品

中藝匯賞名畫:帶你欣賞那些充滿野逸的花鳥畫-徐熙作品

花鳥畫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花鳥畫已萌芽,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戰國末期木板畫《老虎被縛圖》是已知最早的獨幅花鳥畫。到了五代和宋元,花鳥畫的發展迎來了高峰,具體表現在五代黃筌和徐熙兩種花鳥畫風格流派的形成,還有北宋的《宣和畫譜》也推動了花鳥畫的發展。今天小編就要來帶領大家欣賞五代著名花鳥大師徐熙的作品,一起領略這些充滿著"野逸"的花鳥畫的風采吧!

徐熙是五代南唐人出身於"江南名族"。生於唐僖宗光啟年間,後在開寶末年隨李後主歸宋,不久病故。一生未官,郭若虛稱他為"江南處士"。徐熙的創作風格和他的性格和喜好有著很大的關係。他性情豪爽曠達、志節高邁,喜歡漫步遊覽于田野園圃,所見景物多為汀花野竹、水鳥淵魚、園蔬葯苗。而這些美好的景物也很自然地成為了徐熙創作的靈感來源,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風格被人們稱為"野逸"的原因吧。

據《宣和畫譜》上的記載徐熙的作品大概有二百五十九件。與黃家父子的那種妙在賦彩、細筆輕色的"黃家富貴"的風格不同,徐熙的作品是以墨筆為之、略施丹粉、骨氣過人。不過由於當時黃筌在畫院佔據優勢,因此"黃家富貴"成為北宋宮廷花鳥畫的標準,導致了"徐熙一派"的式微。甚至連徐熙的子孫們都不得不效仿黃家風格,直至後來徐熙才出名。

徐熙畫在南唐甚受重視,為後主李煜所欣賞。在宋代也享有很高聲譽,宋太宗見徐熙所畫安石榴,以為"花果之妙,吾獨知有熙矣,其餘不足觀也"。其實,雖然我們這篇文章的標題是說要欣賞徐熙的作品的。但是很遺憾的是由於各種原因,所以徐熙的作品並沒有真跡流傳下來,所以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這些作品應該都是後人臨摹的。

首先便是這幅最有名的《雪竹圖》,現藏於上海博物館。《雪竹圖》描繪江南雪後嚴寒中的枯木竹石。石後三竿粗竹挺拔蒼勁,其旁有彎曲和折斷了的竹竿,又有一些細嫩叢雜的小竹參差其間,情趣盎然、生機勃勃。畫中大石右側的竹竿上,有篆書倒寫的"此竹價重黃金百兩"八字。

鑒定界對於此圖的作者有兩個觀點:第一種觀點是以當代書畫鑒定大家謝稚柳為代表的,他們認為《雪竹圖》不會是晚於北宋初期的製作。謝稚柳於1973年發表了《徐熙落墨兼論〈雪竹圖〉》,引用了許多記載著徐熙畫法的文獻史料並得出了此畫是徐熙畫跡的結論。第二種觀點是由"華夏辨畫第一人"之譽的徐邦達提出的,他在1983年撰寫的《徐熙"落墨花"畫法試探》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這幅畫的年代不會早於南宋。因此將此畫排斥在徐熙或徐派畫以外。

接下來是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玉堂富貴圖》(又名《牡丹玉蘭》)。與《雪竹圖》的那種蕭瑟的氛圍截然不同,《玉堂富貴圖》的畫面完全被牡丹、玉蘭,海棠,禽鳥和假山石充溢,很熱鬧並富有生命力,有很強的裝飾性。小編認為此畫可分為三個部分。上半部分是花最密集的部分,以玉蘭花為主同時穿插著海棠、杜鵑;中間部分是幾朵象徵富貴的牡丹花;最下面的部分是在枝間葉下穿梭的小鳥。

《玉堂富貴圖》的名字來自於畫中的牡丹、玉蘭、海棠三種花,"玉堂"取自玉蘭的"玉"和海棠的"棠",而牡丹也被稱為富貴花。因此,也就組成了"玉堂富貴"這一主題。

徐熙的作品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他的畫被譽為"江南絕筆"。沈括形容徐熙畫"以墨筆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氣迥出,別有生動之意"。宋太宗以為"花果之妙,吾獨知有熙矣,其餘不足觀也"。更有宋人對他有著"黃筌神而不妙,趙昌妙而不神,神妙俱完,舍熙無矣"這樣的高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藝匯 的精彩文章:

在他筆下世界名畫竟變成這樣!還賣了1.4億-當代畫家曾梵志
世界六大投資幣,代表著六個國家,一起來欣賞

TAG:中藝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