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老北京衚衕的上色彩照 承載了一代代人揮之不去的回憶

民國時老北京衚衕的上色彩照 承載了一代代人揮之不去的回憶

衚衕是北方地區對城鎮小巷的統稱,原本是「衚衕」,後來簡化以後為「衚衕」,並沿用至今。

關於「衚衕」一名的來由,在日本人多田貞一所寫的《北京地名志》中認為,源於蒙古語「浩特」。還有人認為「衚衕」與蒙語中「水井」的發音相近而來。

但不管衚衕之說從何而來,它都已經成為了北方民居中的代表,北京衚衕更是成為了一張城市名片。

北京衚衕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蒙古人將自己在草原上緊密安放的帳篷布置格局移到了北京城裡,這樣的民居形式可以有效的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並能在有戰事發生的時候,迅速的將人們聚集起來抵抗或撤離。

沿著衚衕,人們在邊上修起了四四方方的四合院。最終大片的四合院與過道形成了北京城裡錯落有致,數量眾多的衚衕。

北京的衚衕經過元、明、清的發展,到民國時根據《北京地名志》上的記載,北京共有衚衕3200條。

最終這些衚衕在北京城裡組建起了一個個充滿了老北京回憶的家園,承載著一代代人的過去與現在,也積累起了北京人對衚衕揮之不去的深厚情感。

衚衕里寫著「小器作」的店鋪,可能今天的人們對這個詞已經很陌生了。這裡是製造並修理硬木傢具、細巧木器的作坊,當時大部分的「小器作」就是這樣散布在衚衕里,而且都是靠父子傳承一代代的傳下來的手藝。

坐在衚衕牆邊乘涼聊天帶孩子的北京大媽

坐在門前台階上聊天的衚衕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竹槍擊落B29轟炸機 窮途末路時日本維持侵略戰爭的精神勝利法
日本侵略戰爭自己製造了12萬孤兒 從國家的孩子到不情願的負擔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