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小小導有話說: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大數據已經「佔領」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們的電影生活。凡事都有雙面性,大數據對於電影行業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業內人士是怎麼說的。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對於「大數據」,電影業內人士一直以來不乏「戒心」--藝術的靈光怎能被冰冷的數字來衡量與左右?

然而,不得不承認,「大數據」如今已經滲透到了電影的各個環節,電影情節與冰冷數字已經不再是對立的關係,大數據幫助電影作品在四顧茫然的市場上找到了一些「方向感」。

在日前上海國際電影節「洞察·動力暨電影口碑動力」研討沙龍上,公號君採訪相關業內人士,他們以電影《何以為家》為例,讓人看到了電影營銷幕後的驚心動魄,看到了數據是怎樣讓一部文藝氣質的電影無懼於「復聯4」的碾壓成為票房黑馬的。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何以為家》敢和《復聯4》硬碰硬

一部電影如果獲得了高評分,那麼一定是高口碑,但是,奇怪的是,高口碑不一定就與高票房有著直接聯繫,這是讓很多電影創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傷心之處。

對此,阿里大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李捷解讀到:「高評分的片子口碑傳播係數很大,但是,如果在營銷環節做的不好,票房也許只能乘以1倍,也就是剛剛達到你的目標票房。但如果營銷做的非常到位,那麼,無論是海報、片名、預告片、彩蛋都做了一個精心的設計,傳播係數就會放得非常大,這是高口碑的特點。」

以《何以為家》為例,該片在中國達到了豆瓣9.0評分和3.73億票房,是全世界所有票房加起來的5倍左右,為什麼一個黎巴嫩的片子在中國獲得了成功了呢?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首先,《何以為家》敢於去找到一個對自己有力的檔期。該片中國發行方負責人告訴公號君:「根據阿里影業燈塔數字化宣發平台的數據顯示,想看《何以為家》的女性是73%,男性觀眾是27%,而同檔期的《復聯4》恰好顯示的是相反的數據--男性觀眾為60%,女觀眾為40%,說明兩部影片形成了鮮明的互補性,在很多電影都躲《復聯4》的情況下,《何以為家》通過數據找到了這樣的『市場空白』,果斷地在4月29日上映,利用五一檔和《復聯4》的高人氣成就了自己。」

讓《何以為家》有底氣上映的另一個數據支撐與文藝片觀眾有關,燈塔數據一年來跟蹤了3.2億用戶的觀影決策路徑後顯示,文藝片觀眾更活躍,而且有很強的購買慾,蔡公明說:「實際上,它比普通電影的觀眾更年輕,25歲以下的購票用戶比商業點映受眾高8%。」

中國觀眾能夠靜下心來能夠沉下心來看一部文藝作品是一個了不起的變化,這一點在業內人士不敢斷言的時候,數據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何以為家》和《復聯4》「想看」畫像對比——來自燈塔數據

《何以為家》原名《迦百農》,在戛納電影節上展露頭角後逐步打動了全球觀眾。但是該片來到中國則有必要進行本土化的包裝。這一點,《迦百農》從電影名稱、海報到片尾彩蛋,都根據「大數據」進行了一系列的「微整形」,由此更加貼近中國觀眾。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迦百農》法國版正式海報

由於《何以為家》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在點映之後,發行方拿到的數據就已經有譜了,覺得影片的共性和觀眾的共鳴基礎很好,有可能「破圈」,於是,在髮型策略上大膽地向三四線城市下沉,通過多個平台來推廣,轉化率達到了一天四五萬的「想看」的增長,說明行銷策略成功到達了目標人群。

如今的大數據也在逐步進化,有了更多的「預測」功能,如果一部電影希望在6月的第三周上映,可以在大數據平台上輸入時間,看到該片與同期競爭作品之間的重合度,如果超過了閾值範圍,平台就會提醒你的影片並不適合在6月的第三周上映。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大數據平檯燈塔

以往,電影總是在熱門檔期中一窩蜂地扎堆上映,命運如何完全靠「賭」,但是,大數據則可以高效地幫助片方估算出在不同區域能夠拿到的場次以及競爭影片的排片情況。讓片方能夠對於排片能夠真正地心中有數,而不是盲目沖入市場,成為「炮灰」。

雖然「大數據」已經如此神奇,已經成為了電影制勝的秘密武器,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

業內人士表示,尤其在「大數據」時代,一個內容不好的電影不可能獲得好的票房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幾年前的電影市場,一部電影的票房走向,除了片子本體的內容之外,跟排片關係很大,作為觀眾就會被動選擇高排片的電影、高播放量的電影。

但是,今天不一樣了,「大數據」會消除信息的不對稱,幫助院線和觀眾去選擇高評分、高口碑的電影,有的時候,即使一部平庸的電影就算做了非常細緻的營銷手段,但是內容跟不上的話,兩三天後就是斷崖式的下跌。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業內人士表示,大數據並不是要越俎代庖地取代創作者,而是想幫助好的作品被更多人知道,「內容的本質是創意和直覺,如果導演對於一部電影的題材和創意很自信的話,這個『相信』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創作者在製作、宣發階段用數據作為輔助,加上自己的判斷力和經驗,它的宣發成功率和電影的成功率更高,而在整個的過程中,『內容為王』永遠不會改變。」



中國電影導演中心

我們不止提供場地,也提供態度

誰決定電影票房?究竟是「數據為王」還是「內容為王」?

微信公眾號:電影導演中心;喜馬拉雅:影享·電影大師課;愛奇藝:影享電影藝術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