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安戰國古墓出土神秘骨頭湯,這次專家們為何沒親口品嘗呢?

六安戰國古墓出土神秘骨頭湯,這次專家們為何沒親口品嘗呢?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位「大膽」的專家在安陽市的一座商代古墓中,發現保存千年的美酒,並喝了一口,此事成功地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2011年,安徽六安戰國古墓中出一個青銅鼎,裡面竟裝滿神秘的骨頭湯。但專家看到三千年的古湯後,為何沒有親自品嘗一下呢?今天,小編便給大家揭秘一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11年4月9日,安徽文物專家接到消息,在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施工的過程中工人發現墓葬。專家趕到現場時,周圍已經圍滿了想要看熱鬧的群眾。專家為了儘快進行保護性發掘,他們首先將墓葬中的水抽干。

隨著保護性發掘的開始,墓中出現很多陪葬品,比如:玉器、青銅器、陶器等等。在清理的過程中,專家們發現兩個帶蓋的青銅鼎,但這兩個鼎相貌比較普通,並未引起大家過多的關注,可是一位專家將青銅鼎的蓋子打開了,當看到鼎中的東西後,不由得「啊」的一聲愣住了。鼎中竟存有多半下的水,水裡竟裝有一百多塊骨頭——這真的是一鍋千年前的「骨頭老湯」,因為密封程度比較好,所以內部的液體才會被保留下來。專家為分析千年老湯是用什麼骨頭熬制而成的,他們決定取出部分骨頭,以及湯水進行化驗。但在提取物品的過程中,卻遇到大麻煩。

因長期浸泡,骨頭變得異常酥鬆,輕輕一碰便會碎掉,提取非常困難,也就是文物界常提到的 「纖維崩解」。在清理馬王堆時,專家也曾遇到類似的問題。清理文物時,專家將漆器的蓋子打開後,裡面竟是藕片湯,湯水非常清澈。當他們正準備對藕片湯拍照後,發現一件詭異的事情——湯水中的藕片竟逐漸消失了。

漆器中的藕片纖維老化到一定程度,只要發生輕微的震動,立即會發生崩解。而青銅器中的骨頭,雖然密封性較好,但卻不能輕易觸碰,否則一旦發生崩解,那就將失去研究的價值。專家經過一番商議後,他們請來畜牧專家,通過觀察骨頭的外形,專業人士認為骨頭湯中的主要成分是雞或小羊的足骨,肋骨和脊椎骨。

很多讀者比較好奇,出土千年美酒,專家忍不住喝了一口。那麼,專家們為何不嘗一嘗骨頭湯呢?這道理很簡單,因為長時間密封,骨頭和湯早已被染成青綠的銹色,湯裡面一定生有可怕的細菌,故此,誰也不敢輕易嘗試,因為那是有生命危險的。而古酒卻不同,因為它裡面含有酒精,酒精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故此,冒險嘗試一口,問題不會太大。

我們都知道,古人在進行喪葬禮儀時,會將一些食物放進古墓。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食物並不能被保存太久,甚至有些食物還未來得及被發現,便已經自動消失了。而六安戰國古墓中的骨頭湯,卻保存得十分完好,這也為後人研究戰國飲食提供重要依據。但青銅器中的骨頭湯,是否包括什麼未知動物的骨頭,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文物專家們一定會將謎底揭開,還歷史一個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蟲 的精彩文章:

霓裳羽衣曲失傳後,為何後世無法復現,原由很簡單
霍去病曾被「封狼居胥」,這份軍功桂冠,後世至少有五個人可獲得

TAG:歷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