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從仿製到獨立研發,我國的運載火箭技術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從仿製到獨立研發,我國的運載火箭技術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一、背景

1953年,我國人民開始執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56年,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工業部門。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指出:「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長遠的規劃,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與科學文化上的落後狀況,迅速達到世界的先進水平。」因此,國務院成立了科學規劃委員會,然後組織了數百名科學技術專家,經過反覆的討論與研究,最後確立了以原子能,火箭和噴氣技術,電子計算機,半導體,自動化,精密機械,儀器儀錶等新興技術為主的多項重點任務。

錢學森

由於當時的新中國是一窮二白,要錢沒錢,要技術沒技術。因此為了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使用到最重要,最急需,最能影響全局的方面,當時的領導層在聽取了錢學森提出的關於我國發展導彈技術的規劃設想之後,決定有優先發展導彈與原子能技術。

二、仿製P-2導彈

我國的航天技術是從仿製蘇聯的P-2導彈開始的。技術轉移是技術發展的重要形式,只要條件成熟,先進的技術就可以通過某些途徑向相對落後的區域轉移,從而提高接收方的發展起點。蘇聯的航天工業就是從仿製德國的V-2導彈起步的。然後在那基礎上研製出了蘇聯自己的P-2導彈。20實際五十年代末,那時我國與蘇聯的關係還不錯,經過一番努力,最終與蘇聯方面簽訂了火箭與航空方面的援助協定。蘇聯向中國提供P-2導彈的實物與相關資料。並派遣一批專家來中國幫助開展仿製工作。

雖說有蘇聯提供了一些幫助,但是仿製工作還是異常的困難。首先是人才的問題,當時的中國並沒有什麼科班出身的導彈研製人員。參與研製的人員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中學畢業生。他們很多人多學專業與導彈設計有很大差距,與其說是設計,倒不如說是在學習。另外,蘇聯在援助上還是有所保留,所提供的資料並不完整,大多數是設計的終端結果,至於導彈設計方面的內容,並沒有多少。不過雖然什麼都不會,但研製工作也並沒有單純的依靠蘇聯的外援,而是確立了自力更生的精神來學習,消化蘇聯的導彈技術,努力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也正是這種精神,在後來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半路撤走外援,召回專家的時候,研製人員仍然能堅持的將仿製工作進行下去,並最終獲得了成功。

東風1號導彈

第二個難題就是沒有電子計算機。我們知道像導彈這種複雜的工程,下研製中是需要很多複雜的計算的。但當時這些計算全靠手搖計算機來完成。這種計算機計算時先按數字撥動齒輪,每搖一次可完成一次加法,乘法需搖動多次才能完成。而三角函數和對數函數需要查像「辭海」一樣厚的數表。以彈道計算為例,從導彈起飛積分到關機點,人工手搖計算一次彈道需費時兩個月左右。直到1960年才終於有了一台電子計算機,可運算速度只有每秒30次。不過有勝於無,總比手搖的快多了,還是為仿製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960 年 11 月 5 日,仿製導彈進行了飛行試驗並取得圓滿成功。12 月,又接連進行了兩次飛行試驗,都取得了成功。由此,我國的導彈的仿製設計、製造工藝和原材料全部符合導彈技術條件要求,仿製工作取得成功。仿製工作也使得我國,從火箭製造技術、設計技術、人才隊伍、研製體系的建設等各方面,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初步建立了獨立自主的火箭研製體系,為轉入自行設計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自主設計「東風二號」導彈

1960年8月,中國進入了導彈自行設計階段。自行設計與仿製有著質的區別。自行設計需要大量的參考資料.設計資料.試驗資料,而國內當時僅有為數不多的情報資料,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另外,有關設計參數無法直接借用,必須依賴必要的地面試驗予以檢驗,而地面試驗設施的建立對60年代初期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屬苛求。中國航天開拓者們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堅定地邁出了自行設計的第一步。

東風2號導彈

1964年6月29日,我國自行研製的「東風二號」導彈在酒泉發射場上點火升空,並獲成功。它標誌著中國的航天事業從此走上了獨立研製的道路。1966 年10月27日,在中國本土內又進行了導彈核武器試驗並取得圓滿成功。同年12月,導彈武器系統通過了國家特種武器定型委員會的定型鑒定,而後投入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

四、遠程火箭

東風5導彈全程試驗

1965年,根據我國火箭技術發展規劃,運載火箭研究院在各有關部門的協同和支援下,開始研製中遠程、遠程和洲際多級火箭。我國火箭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第-枚洲際火箭的試製生產、地面試驗和總裝測試工作。1971年9月,在我國酒泉發射場進行了第一次洲際火箭的飛行試驗,獲得了基本成功。它表明我國液體火箭技術又登上了一個新高峰,並為發射重型衛星創造了物質技術條件。

根據火箭試驗的需要,我國決定於1980年向太平洋海域發射遠程運載火箭。向太平洋發射火箭,要求火箭回收艙落點精確,試驗區封鎖時間短,發射時間準確無誤。在國防科工委的統一組織下,終於在1979年底,完成了遠程火箭海上試驗前的一切準備工作。1980年5月9日,新華社受權向全世界發出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由中國本土向太平洋南緯700、東經171*33為中心,半徑70海里圓形海域內發射運載火箭。1980年5月18日,我國向南太平洋發射的遠程火箭,準確地落入預定海域。

五、「長征」運載火箭形成系列

從仿製到獨立研製,從單級到多級,從近程到遠程,從小到大,我國的運載火箭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研製導彈的技術基礎上,我國逐漸發展出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長征一號」是我國在東風四號的基礎上研製的第一種三級運載火箭。其第一二子級即為「東風四號」火箭,第三子級為固體火箭。發射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4月24日首次發射,一舉成功,從此揭開我國航天活動的序幕,它作為我國發射第一顆衛星的運載工具而載入史冊。

我國在研製遠程火箭的初期,就把發射低軌道重型衛星的任務列入了計劃。為此,1970年開始了「長征二號」代號兩級運載火箭的研製。經過五年緊張的工作,1975年1月26日22成功地發射了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此後,又連續發射了六顆返回式衛星,均獲得了成功。

長征三號是為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研製的。它是上面級採用液氫/液氧發動機的三級火箭。該火箭具備了可將1400公斤的衛星送入遠地點為36000公里的轉移軌道。使我國成 為第五個具有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能力的國家。

1988年和1990年,「長征」家族中又增加了兩個新的成員:「長征四號」和「長征二號E"。「長征四號」也是三級運載火箭,1988年9月7日首發成功, 將一顆實驗型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長征二號E」是在「長征二號」基礎上捆綁了四個助推器而組成的火箭。它是我國第一枚集串聯、並聯技術於一體的大型運載火箭。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長征系列的運載火箭已經經歷了四代的發展,具體型號已經有十多種,承擔起了我國各種航天活動的發射任務。航天技術的成就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對於提高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安全上來說其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布武 的精彩文章:

去掉鴨翼就能更加隱身?殲-20戰機的鴨翼真能取消嗎?
殲20列裝已有1年多,為何一直沒有大規模生產?這一點很重要!

TAG:天下布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