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性實驗:沒大人管的孩子住在一起,男孩破壞,女孩宮斗

人性實驗:沒大人管的孩子住在一起,男孩破壞,女孩宮斗

沒有大人管,一群孩子獨自生活,組成自己的社會,這個社會會成什麼樣子?孩子們能生存下來嗎?

1954年的經典長篇小說《蠅王》就是來回答這個構想的。威廉·高丁所寫的這個寓言,講述了一群被困在荒島上的兒童,在完全沒有成人的引導下,建立自己的社會,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都墮落成了原始野蠻人。《蠅王》的主題是備受爭議的人性,個體權益與集體利益的衝突,威廉·高丁也為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故事和構想讓人唏噓不已,而人們也會爭論不休:在現實世界中,如果孩子們獨立生活,人性真的會像《蠅王》那樣發展嗎?

好事的英國人還真的做了這個實驗。「Nurture紀錄片頻道」 把10個11-12歲的英國孩子邀請到一棟房子里住5天,沒有大人的管束和照顧,把他們的生活拍攝成紀錄片,還分別拍了男孩版和女孩版。

還別說,「男孩社會」和「女孩社會」的情況,果真是大大的不一樣!

男孩社會

十個英國男孩,來自不同背景的家庭背景,身高體格也都各不相同,他們相互都不認識。共同點是,男孩們都同齡,要一起在這個房子里生活五天。

房子里準備了各種玩具、紙筆和顏料,廚房裡有充足的食物,還有一個大花園。白天,有攝影師在房子里拍攝,但是不能與男孩們交談,除危險的緊急情況以外不得干預孩子們的行為。哪個男孩如果在這個房子待夠了,也可以隨時離開。

沒有大人的管控,他們能自理自立及和平相處嗎?這個房子里都會發生什麼事?

1、玩、挑戰底線!

沒大人管,十個男孩在一個房子里能幹點什麼?當然首先就是玩!

周一早上,男孩們到達了。他們各自選了自己的床鋪之後,就開始撒了歡兒地玩。

把水槍充滿了水,打水仗!一邊打水仗,一邊相互自我介紹。然後男孩們開始研究房子里所有的玩具和花園裡的各種遊戲,同時相互問問都在哪個學校上學。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房子里的自由!不消一個小時,就把房子里的物品都研究了個遍,孩子們高興得滿地打滾。

玩的下一步是什麼呢?是想知道「玩的底線」在哪裡!他們開始完全脫離規則地玩,腦洞大開地去嘗試那些家裡絕對不能做的事。他們想知道,玩到什麼程度大人才會來阻止?

於是,男孩們想方設法地打破規則:在牆上畫滿塗鴉、把爆米花扔滿地毯、用水槍在沙發上眥水、互相在臉上畫畫......沒人管實在太爽了!

能夠玩得不拘一格也是一件需要創意的事。塗完了牆壁,就開打枕頭仗。他們在房間里騎自行車、在花園裡用龍頭噴水。

男孩們玩了一整天,到凌晨3點才睡,有兩個孩子乾脆睡在花園的帳篷里。他們都心情好極了,沒有人管的日子就像天上掉餡餅。

2、分工、協商!

胡鬧也是有代價的。無政府地發泄了精力之後,孩子們意識到自己要承受混亂的結果。

很快,房子就髒亂得無處下腳了,男孩們意識到不能再無限地霍霍了,便自發地坐下來討論分工。

這時,有的男孩天生的「領袖性格」開始顯露,比如喬治自告奮勇當起了「管家」的角色。他拿了寫字板,寫下了每個人的抱怨,想要形成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小集體。

結果所有人的抱怨都指向邁克:他太淘氣了,他往人身上潑水、用球砸人家的頭、把爆米花都粘在了地毯上,他讓所有人不爽。

大家也開始討論分工。於是,男孩們嘗試把牆擦乾淨、把地上的爆米花撿起來,但清理的效果並不理想。

清潔仍然是大家最不愛乾的重任。即使有了「領袖」,集體分工還是難以順利實現,男孩們不斷爭吵「你應該洗盤子!你應該擦地!你應該整理!」,可誰都不樂意去收拾。

3、生理需要,逼出「自理」

十個半大不小的男孩,他們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嗎?能夠懂得好好吃飯、刷牙和睡覺嗎?他們的自理能力,不到極限狀況不輕易顯露。

比如「吃」這件事,連續一天半,孩子們都在吃糖!他們早上醒來餓的不行了,就躺在床上吃巧克力。中午吃麥圈,晚上喝可樂。

事實上,他們在這之前都特別接受了烹飪訓練,但不到萬不得已,沒人打算使用這個技能。

一天多了,沒人樂意做飯,全體就一直在吃甜食和零食。冰淇淋用盤子來盛!

到了第二天中午,有的男孩終於吃糖吃膩了,想要發揮創意下廚做點什麼。有人煎了培根,撒點乳酪和醬,吃起了漢堡。

還有人用雞蛋牛奶和麵粉,嘗試做個餅。廚房裡一片混亂。

到了第三天,男孩們因為吃的不夠好,無政府的自由也沒那麼吸引人了。大家的情緒都有點低落。

這時,就需要更刺激的遊戲才能讓情緒再度高漲。於是他們架起充氣游泳池,一個個都跳進了水裡!

事實上,他們也一連三天沒洗澡換衣服了,在戲水池裡的時候,也是他們最接近清潔自己的時刻......

終於,吃得太差讓所有人都無法再忍受,再好玩的遊戲也只能高興片刻。兩個男孩盧克和丹尼爾,決定讓全體吃上大餐!他倆下了軍令狀,揮圓了臂膀開始做飯!

兩個男孩手忙腳亂地想要努力做點能吃的東西,結果是一場與食物的肉搏戰。烤肉餅、炸薯條、煮玉米粒同時進行,油煙讓警鈴大響、抹布被燒糊、食物也翻滾在地。

花園裡一群飢腸轆轆的小野獸們急得直敲桌子。

但「大餐」終於做好了,好幾天沒正式進食的男孩們都興奮壞了,這是他們幾天里情緒最好的時候,也是全體最和平的時刻......兩個廚師是功臣,自理能力也被生理需要逼出來了。

在大餐之後,戴眼鏡的西姆承擔了洗碗的任務。這也是幾天來大家爭端最多的工作,誰都不愛干。但是西姆認認真真地洗個十個人的餐具,忙了一個多小時,因此受到了組織的尊重......

4、衝突、排擠與友誼

十個男孩一起住,衝突會少嗎?

從第二天開始,各自矛盾和衝突就不斷發生了。邁克認為西姆不收拾房子,用球打了他的頭。西姆自己坐著,很生氣地掉眼淚。他有點想離開這個房子,但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

在「衝突」中,作為「領袖」的喬治起到了重要的調解作用。這個大度、正直的男孩在西姆低落的時候過來安慰他,陪他玩拼圖,還邀請他晚上到帳篷里一起睡。

邁克因為第一天把爆米花都粘在了地毯上,受到了所有男孩的排擠,一直被當作攻擊目標。他決定在帳篷里睡,卻也躲不開男孩們的圍攻,他們輪流往邁克的帳篷上踢球。邁克傷到了臉,他氣急了。

邁克還損壞了足球機和吉他,房子里沒啥可以玩的了。大家很生氣,把邁克鎖在門外,甚至討論是否要一起把他揍一頓。

這時還是「領袖」喬治站出來干預,讓男孩們給邁克開了門。男孩們不甘心,象徵性地把邁克捆綁在椅子上教訓他,不過邁克很快就掙脫了。

被所有人這樣攻擊和排擠,邁克開始傷心了,躺在床上不肯起來。這時,仍然是喬治過去安慰他,陪他恢復心情,然後一起玩桌游。

具有同情心的喬治,想讓所有人都感受到集體的友情。但一群焦躁不安的男孩,仍然像一團散沙一樣很難找到凝聚力。

5、幫派、戰爭

三天以來,除了一頓像樣的正餐,大家都在吃甜食和零食。男孩們每天都是接近凌晨才入睡,白天又因為房子很吵誰也沒法睡,結果是人人都缺覺。再加上房子里幾乎所有的玩具都被損壞了,這時,每個人都變得煩躁易怒。

房子里一片惡臭,到處都是垃圾。

到了第三天晚上,五個男孩就分成了兩個陣營。吵鬧的男孩搬入了大房間,安靜的男孩進入了小房間。

他們分成兩個陣營比賽下棋。可競爭的成敗逐漸演變成情緒發泄的理由。輸了的一方拚命在花園裡吼叫。紀錄片開始有了「動物世界」的畫風!

男孩們都跟困獸一樣,這時,暴力本能也開始復甦。大家把焦灼的情緒釋放在花園裡「捉刺蝟」的遊戲上,男孩們竟然拿起了棍棒和物品砸向小刺蝟,最後攝影師不得不出面制止。

大家都無聊低落得不行,經常相互扔東西來打發時間,房子里一片狼籍。

小房間的四個男孩比較安靜和理性,他們對這種「無聊發泄」也是受夠了,決定早點睡覺。

但是大房間的男孩們想要吵鬧到底,不斷來騷擾小房間。小房間的羅伯特決定捍衛四個男孩睡覺的權利,禁止對方進來,把騷擾者一個個推出門。

男孩們爭得情緒激動起來,各種推搡、射門、踹門、拽被子,兩個陣營的對抗逐步升級!大房間的男孩們死也要製造噪音,一直鬧到凌晨3點。

到了早上,小房間的男孩們先醒了,輪到他們來複仇了。他們溜進大房間,猛烈製造噪音,在床上蹦來蹦去,把大房間的男孩們全都吵醒。

這下,戰爭正式開始了!兩個房間的男孩都怒了。他們開始陣營鮮明地互扔東西!扔的物品越來越重,把牆都給砸了。

然後雙方開始想盡各種方法互相攻擊,門一打開,彈珠直接打到臉上。

全都急了眼。他們把食物也都扔到對方床上,爆米花跟下雨一樣在卧室里飛,手裡能抓到什麼都往對方陣營的房間里扔,甚至廚房裡的西紅柿醬也拿來打仗了!

進攻一波接一波,卧室到處都是垃圾,飛竄的物品越來越危險。終於,小房間的兩個男孩投降了,投靠了大房間軍隊,「忠誠」在瓦解。

為了「正義」而戰的小房間男孩輸了,他們非常不甘心,猛哭了一鼻子。誰也受不了這裡了,都想儘快走人。

到了第四天下午,房子已經變成了一團破爛。

小房間的男孩們很咽不下這口氣。

讓人欣慰的是,對比小說《蠅王》里殘忍的戰爭升級,現實中的這幾個男孩顯現出了善良和理性。大房間的男孩們來講和了,一遍遍地說:「我們還是朋友。」

既然已經停戰,男孩們不再互相攻擊。那麼極度的無聊如何化解呢?他們只好再次把精力轉向這個房子,開始了一場「拆房子運動」......

他們比賽扔橘子,把窗戶玻璃也給砸了。所有的紙片和泡沫塑料都撕成雪花滿屋紛飛。

男孩們發泄著最後的精力,把房子里能拆的都給拆了......一直狂躁到凌晨3點。

6、自立,還是破壞?

第五天早上,實驗終於到了尾聲。父母們站在外面的草地上,焦灼地等待著孩子們從房子里出來。這還是男孩們第一次離開家這麼長時間。

孩子們迫不及待撲進家人的懷抱里。父母們淚眼婆娑,不敢相信孩子們居然能夠自己做飯、刷牙、睡覺,感嘆他們的「成長」不只一點半點。

直到有父母們問:「你們都做什麼事了沒?畫畫、或者創造了什麼東西么?」

「沒有。」

「那你們幹嘛了?」

「我們把房子里的一切都弄壞了......」

家長們這才傻眼。

當父母們從窗戶看進房子里的地震般的慘狀,全都大驚失色。他們無法相信也不能理解,這些男孩如何製造了這樣一場「海嘯」......

當然,和《蠅王》的故事不同,這個實驗僅僅是不到五天的時間,還難以測試出「人性本能」在極端環境中的發展走向。比起《蠅王》的黑暗結局,這裡的孩子們努力展現善良和友誼,成熟孩子的領導力也在萌芽。但也有人說,再把這些孩子多關幾個星期的話,就很可能會發生可怕的暴力事件。

另一方面,與其期待11歲男孩們的「自理自立能力」,可能還是「破壞力」來的更符合預期。也有人評論,看了這房子的下場,還是不要孩子了吧......

女孩社會

沒大人管,十個女孩住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會比男孩社會更文明嗎?

十個10~11歲的女孩與父母告別,她們要在這棟房子里生活五天。房子里只有攝影師,但不能與女孩們交談或者干預她們的行為。緊急情況下,她們可以要求成人出面,也隨時可以退出實驗。

每個女孩都帶了一大箱行李,超大的泰迪熊也有好幾隻,她們費了好大力把行李拉到樓上的卧室里。

卧室分兩間,大房間六個人,小房間四個人。房間很漂亮,每個床鋪都有獨特的顏色,女孩們興奮極了。

1、和男孩一樣,愛吃甜食

選好了床鋪以後,大家開始搜尋房子里的好東西,首先獲取注意力的就是各種甜食!女孩們開搶!撒歡兒地猛吃糖果和巧克力。這個行為,和男孩們做的「第一件事」一模一樣。

奶油,直接往嘴裡擠就好!

糖果撒了滿地,在家限量的美食,現在敞開了享用。女孩們都是零食大王,一直吃個不停。

廚房裡應有盡有,食物塞滿了冰箱和柜子。房子里也有各種遊戲和玩具,花園裡還有一個超大蹦床。

好日子開始了!

2、與其破壞,女孩更想創造

男孩媽媽們,看到這裡你們得揪心了!

「女孩社會」和「男孩社會」形成了強烈對比。男孩們一進房子,就用油彩把牆面塗了個臟,爆米花也扔了一地,第一天下來,房子就已經一片狼籍。

男孩想要挑戰規則,想要知道「破壞」的底線在哪裡。但女孩更樂意「創造」。她們本能地進行合作,想要創造「美好」的東西。女孩們拿起顏料,在牆面開畫......

到了晚上,女孩們還一起舉辦了T台走秀!大家把箱子里最好看的衣服翻出來,在排列好的椅子上走貓步,其樂融融。

創意層出不窮,女孩薩利還裝飾起了「驚喜派對」,帳篷隧道里滿是氣球。

她們還一起把充氣沙發推下樓梯當滑梯!

之後的幾天,女孩不斷創造著有趣的集體遊戲:比如「美容院」的化妝遊戲、表演動作猜謎、盲人摸象、全體蹦床、跳舞唱歌的才藝秀、輪流講鬼故事等等。

比較起來,男孩們的遊戲更依賴道具,自己爽了就好;而女孩們通過想像就能玩出各種花樣,也非常善於通過集體而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

3、女孩更擅於自理和分工

男孩女孩,都在實驗開始前接受了烹飪訓練。但是男孩們不到極限不樂意使用這個技能,全都熬到了第二天下午,餓的不行了,才終於開火下廚,五天來只集體做了一頓飯。

女孩們,在廚房看到食材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想要做點什麼了。

女孩薩利挽起袖子,給全體做一頓正餐,牛肉就立刻下鍋炒起來了!有菜有肉有醬,有模有樣。

女孩沙黛給大家做杯子蛋糕。

牛肉義大利面,加杯子蛋糕,大家到這個房子的第一天中午,就全體吃上了大餐!而男孩們是到第三天中午,才開始集體共餐的。

第二天早上,沙黛還給全體女孩烤了香腸吃。之後,只要女孩們還和睦,吃飯就會集體進行......

分工方面,女孩社會也比男孩社會有效太多。男孩的房子,從第一天起就沒人收拾,之後為清潔問題吵了好幾天,誰也不肯幹活,有「領袖」開會分工也效果不佳。

而女孩們,沒有人吩咐,自發地就開始分工幹活了

晚餐之後,有人擦牆、有人洗碗、有人吸地板......

薩莉還把大家不玩的桌游都收拾了起來。牆上的畫也擦乾淨了。

之後,女孩「查理」顯現出了領導力。她組織全體開會,分配好了一周的烹飪和清洗任務,井井有條。

而在同一時期,男孩的房子是這樣的畫風......

4、女孩更善於合作、交朋友

男孩們剛一開始的時候,都在顧著自己玩,友誼是慢慢形成的。但女孩們一見面就開始交朋友了,她們善於交流和溝通,凡事都喜歡一起做,很快就很親密了。

其中有幾對好朋友從始至終相互扶持,她們一起洗碗幹活、相互梳頭打扮。

每次有人不開心了,朋友們都會主動陪伴談心,女孩們是情感支持的專家

女孩們玩起來也互相愛護,十個人一起在蹦床上跳都沒關係。

5、女孩,很容易成為「塑料姐妹花」

女孩社會在和諧的時候非常完美,大家一起遊戲、聊天、做飯、整理。然而,這種平衡很脆弱,瞬間就能被打破!

不知從哪裡來了一隻貓鑽進房子,女孩們都瘋狂了,全都去追。賈斯汀先追到,她把貓佔為己有。女孩們爭執起來,有人開始批評賈斯汀,大家還進行了一場舉手投票,給賈斯汀施加壓力要求她把貓放走。

這時,女孩們好攻擊的本性也開始顯露,大家都開始陰陽怪氣地說賈斯汀的壞話。最後,貓也受不了被一群女孩圍著爭吵,飛竄著溜走了。

6、女孩對負面評價非常敏感

在男孩社會中,男孩們不太在乎相互的評價,只在有身體衝撞時,才會把對方當作敵人。甚至被大家當作大麻煩的邁克也一直不在乎別人怎麼說,直到被全體男孩圍攻,他才有危機感。

但作為「群體動物」的女孩們就敏感多了,她們「合群」的願望更強烈,非常在乎同胞的評價。一旦有被批評和排擠,女孩就會很受傷,並亮出刺來自我防衛。

霸佔貓的事件中,賈斯汀被沙黛批評,她因此感到很氣惱。為了報復,她端了一盆水偷偷潑到了沙黛的床上。

沙黛一看怒了,她以為是蓋比乾的,就拿了噴水槍,朝著蓋比的床眥水。

於是,男孩社會第四天才上演的「戰爭」,女孩社會在第一天就開始了!兩個房間的女孩們開始不分青紅皂白地互噴水槍,每個人的睡衣和床都濕了。

有的女孩受不了這樣的爭鬥。薩莉濕透了,她躺在床上哭了起來。這時,女孩們才都放下水槍,過去安慰薩莉。

事實上,薩莉哭泣不光是因為衣服濕了,而是因為蓋比之前說她「很沒用」,她受不了負面評價,很委屈。

到了這個時刻,女孩們的友好和諧已經全面瓦解。之後,她們不再集體吃飯,而是各自做起自己的食物了。

7、女孩的戰爭沒完沒了

從第一個晚上開始,女孩們就開始爭鬥了。夜裡1點半,大房間的女孩們開始騷擾小房間的女孩,吵醒她們,並把被子搶走。

小房間的女孩們不能容忍,於是凌晨時分,戰爭的號角又一次打響,女孩們都舉起了水槍,開始射門踹門。

小房間的女孩們還用繩子拉住了大房間的門把手,結果大房間女孩打開門時,立刻夾傷了手,尖叫哭泣不止。

誰能想到,女孩社會的身體傷害,比男孩社會裡更早地發生了!

第二天早上,爭吵又升級,凱利把水和顏料活在一起,要教訓沙黛。「領袖」查理及時出面,才阻止了新一輪戰爭的發生。

8、女孩是情緒動物

女孩薩莉因為被評價「沒用」,一直感到無法再合群。她寧願自己待著也不想為集體賣力了。

晚上,她也自己一個人在室外的蹦床上躺著。

到了第三天,薩莉就有點情緒崩潰了,幾個女孩來安慰她也沒有好轉。她決定提前離開。

因為薩莉的離開,妮可和凱利都消沉起來,大白天地都躺床上去了。

這時,情緒問題就跟傳染病一樣,人際關係也變得錯綜複雜,大家都敏感起來,小心翼翼地相處,誰都不想聽到有人不喜歡自己。

而不斷有人因為別人說了什麼,而開始情緒失控。

比如沙黛也開始崩潰,把自己關在廁所里不肯出來。她覺得傑西卡討厭她,沙黛甚至開始絕食。

幾個女孩蹲在廁所門口求沙黛出來,於是她通過門縫寫長信,來解釋自己為何不高興......

最終沙黛從廁所出來,並且與傑西卡和解。

幾個女孩與沙黛談話,認為她總是口出不遜,讓別的女孩傷心流淚。沙黛一生氣,又二度進廁所里關自閉去了。自己關了2個小時,才被朋友們勸出來。

和諧很快又被打破,「戲精」沙黛又一次不高興了,作秀一樣打算收拾行李走人。大家不理解她為何要走,沙黛就第三次把自己關在了廁所。

這次,朋友們也受夠了,沒有人再耐心哄她出來。沙黛自己在廁所待了一個小時,沒人理,她就只好自己出來了。

每個晚上,沙黛都很晚不睡,吵的讓別人也沒法睡。大家一連幾天都睡的很差,女孩們的情緒都很低落。好幾個女孩都因為累得不行而哭泣。又有一個女孩妮可提前離開了。

男孩社會,在實驗的後幾天傾向於「動物世界」的畫風。而女孩社會,更像「宮斗劇」,風吹草動就會失衡。女孩們的關係,不斷地重複「和好——破裂——和好——破裂」的循環,每個人都累得不行。這到底是更高級,還是更棘手呢?

9、女孩也會很容易「原諒」

到了第四天,女孩們已然經歷了各種衝突、爭吵、情緒起伏、和朋友的離開。終於,女孩們整理好了情緒,她們忽然像是一下子成長了很多,又能冰釋前嫌、和睦相處了。小房間的女孩也都搬入了大房間,現在幾個女孩反爾相處得更好了,又回到了同桌吃飯的好時光。

「戲精」沙黛也收斂了不少,振作起精神給大家做飯來表示友好。賈斯汀還做了一個蛋糕。女孩社會終於又有集體互助的氣氛了。

到了最後一天的下午,女孩們知道實驗快要結束了,就一起製作告別卡片,和給爸媽的問候卡片。

到了晚上,她們開了化妝派對作為告別儀式,還進行了一場非常正規的才藝表演比賽,各種演唱和舞蹈輪番上場,還有一本正經的評分,氣氛又融洽和歡樂起來。

實驗結束了,女孩們回到了父母的身邊。在短暫但波瀾起伏的一周里,2個女孩提前離開,8個留了下來,女孩們有爭吵有打鬥,有諒解有安慰,有破裂也有重圓,最終她們結成了相互珍視的親密友情。

人性實驗:男孩和女孩的不同

比起男孩,女孩在生活上更能夠自理、更成熟,在社交情感上,更懂得合作分工和相互支持。但同時,女孩們也更加敏感、需要夥伴的肯定,容易因人際關係而影響情緒,對負面情緒的承受能力更弱。

兩個實驗中形成的小小的「男孩社會」和「女孩社會」,也許像一面鏡子的碎片,讓我們窺到男孩與女孩各自的優勢與弱點,了解到一絲他們內心的強烈需要 。

男孩需要精神上和行為上的意義感;女孩需要群體關係中的安全感。

當然這不是全部,但這很重要,你說我總結得對嗎?

《蠅王》(Lord of the Flies)是英國作家威廉·高丁-William Golding 發表於1954年的寓言體長篇小說,並於198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小說講述了一群被困在荒島上的兒童,在完全沒有成人的引導下,如何建立起一個脆弱的文明體系。最終由於人類內心的黑暗面導致這個文明體系無可避免地被野蠻與暴力所代替。

這部一半是探險故事,一半是極富哲學意義,探索人性黑暗衝動的小說,在1954年發表時震驚了世界。現在70年以後,蠅王書中對於野蠻與文明,強與弱,領導者和服從者的分析和探討仍然引人入勝。是美國學生高中10年級左右的精讀書,還要寫文學分析。

《蠅王》媽媽圈原版高清視頻課

美國本土資深老師講授,6次共9小時。五折309元特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連總統孩子都去的私校,裡面的精英父母居然這麼缺德
一位中文系教授的深度分析:焦慮時代,怎樣做一個「恰到好處」的母親?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