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北極熊出走、雪橇犬划水,全球變暖危害加劇

北極熊出走、雪橇犬划水,全球變暖危害加劇

當地時間18日,一隻北極熊千里迢迢來到俄羅斯覓食的照片引發了人們的關注,氣候變化一直在破壞北極熊的棲息地,迫使它們在陸地上尋找食物。當然,全球變暖不僅僅影響到了北極熊,格陵蘭島西北部的生態也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同時,由於溫度上升,融化的冰川釋放出的汞物質、病毒、核廢料正在影響著全世界。

離家出走的北極熊引發對全球變暖的擔憂

俄羅斯有關部門18日表示,一隻飢餓的北極熊被發現在俄羅斯工業城市諾里爾斯克郊區遊盪,這個地方距離其自然棲息地數百英里。諾里爾斯克距離開闊的海岸約500公里,但當地人表示,這隻熊走得很遠,穿過了廣闊的泰梅爾半島,才到達這座城市。

俄羅斯社交媒體上廣泛分享了這隻顯然筋疲力盡的動物在這座北極城市的道路上尋找食物的照片。

環境保護署官員亞歷山大·科羅普金(Alexander Korobkin)告訴法新社記者:「它仍在一家工廠附近活動,警方和緊急服務部門正在對它進行觀察,以確保它和當地居民的安全。」

科羅普金說,這頭熊於16日晚間在諾里爾斯克東北部的一個工業區首次被發現。一組專家於19日抵達現場,對這隻動物進行檢查,並決定是否應該麻醉他,帶他回到北極海岸,或者送到動物園。

隨著氣候變化和地區發展影響到北極熊的棲息地和食物供應,北極熊越來越多地進入俄羅斯北部的人類居住區。

2016年,5名俄羅斯科學家在北極特羅伊諾伊島的一個偏遠氣象站被北極熊圍困了近兩周,不得不申請救援物資。

今年2月,在數十隻北極熊進入俄羅斯北極地區的幾個城鎮和村莊後,俄羅斯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新地島的錄像顯示,這些動物在建築物中漫步,探索人口稠密的地區。

北極熊以北極海冰為食,最近人們發現海冰中含有一種重要的藻類,這種藻類構成了北極熊70%的食物。但近幾十年來,海冰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縮小,這讓北極熊感到飢餓——尤其是在夏季的幾個月里,它們幾乎沒有什麼可吃的。

格陵蘭島氣溫飆升,雪橇犬無雪可劃

受到氣溫升高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氣候科學家斯蒂芬·奧爾森(Steffen Olsen)在14日格陵蘭島西北部穿越融化的海冰時,拍下一群狗拖著雪橇艱難地向格陵蘭島西北部的一座遠山走去的照片。

拍下照片的時候,奧爾森和他的團隊正打算去英格菲爾德峽灣地區的一個氣象站取回設備。當他們走過1.2米厚的海冰時,冰面上聚集了大量的水。他的同事後來在推特上分享了這張照片,並告訴粉絲們「快速融化」已經發生了。

該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馬丁·斯坦德爾(Martin Stendel)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由於海冰非常緊密,幾乎沒有裂縫,融化的水無法從裂縫中流到冰下,所以這張照片給人的印象是,這些狗狗是在水上行走。

自那以後,奧爾森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被廣泛分享,引發了人們對融化事件的程度及其原因的擔憂。格陵蘭島的冰蓋每年都在融化,這個季節通常從6月持續到8月。夏季的幾個月——通常是在7月——是它達到高峰的時候。然而,氣候專家表示,今年提早了。

歐洲氣象模型顯示,格陵蘭島部分地區12日的最高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40華氏度。當天在格陵蘭島45%的冰蓋上觀測到融化,這很可能是融冰季節開始的最早記錄。

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高級研究員威廉·科爾根(William Colgan)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這麼早就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融化是非常不尋常的。」

科爾根將這次融化與2012年格陵蘭島創紀錄的冰蓋融化進行了比較。他說,這次的冰川融化和2012年的歷史性事件被認為是由同樣的兩個因素造成的。一個是格陵蘭島上空的高壓,創造了溫暖和陽光充足的條件。另一個是低雲層和降雪,這意味著太陽輻射可以襲擊冰蓋表面。

林肯大學氣候科學家愛德華?漢納(Edward Hanna)教授表示,如果這些趨勢繼續下去,格陵蘭島今年可能會經歷創紀錄的融化。他說,其後果不僅會影響到當地,也會影響到全球。

隨著海冰的消失,依賴海冰進行運輸、狩獵和捕魚的當地社區預計將受到影響。漢納教授表示,在全球層面上,「海平面上升是一個大問題」。

污染、炭疽熱,甚至核廢料——都可能因全球變暖而釋放

冰川融化帶來的不僅僅是上述的問題,污染、炭疽熱,甚至核廢料在融化過程中都有可能釋放出來,給地球上所有生物帶來災難。

到目前為止,永久凍土——永久凍結的土地和土壤——正在解凍,並揭示其隱藏的秘密。除了更新世化石,還有大量的碳和甲烷排放,有毒的汞和古老的疾病。在2100年前,30%到70%的永久凍土可能會融化,約有10%的解凍碳可能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出來,總計1300 億~1500億噸。這相當於美國2100年前每年的總排放量。

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並不是唯一從曾經的凍土中釋放出來的東西。2016年夏天,一群馴鹿牧民開始患上一種神秘的疾病。當一個小男孩和2500頭馴鹿死亡時,這種疾病被確認為炭疽熱。它的起源是一具解凍的馴鹿屍體,這頭鹿是75年前炭疽熱爆發的受害者。2018年北極報告推測,「像西班牙流感、天花或鼠疫等已經被消滅的疾病可能會被凍結在永久凍土中。」

人類考古學同樣可能很快就消失了。格陵蘭島的一個保存了大約4000年冰凍的古愛斯基摩人遺址正面臨著被沖走的危險。這只是永久凍土中保存的18萬處考古遺址之一,這些遺址的軟組織和衣物通常保存完好,但一旦暴露,它們很快就會腐爛。

由於永久凍土的融化,汞也進入了食物鏈。北極是地球上水銀最多的地方。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估計,極地冰和永久凍土中總共含有165.6萬噸汞:大約是全球其他所有土壤、海洋和大氣中汞含量的兩倍。在有機物質含量高的地方,汞通常與有機物質結合在一起……有機體的身體不會將其去除,所以它會在食物網中進行生物積累,然後它就進入了食物鏈。這是野生動物、人類和商業捕魚業的災難。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名副其實的「超越范」,就該這樣!
爸爸的青春「白背心」如何與今夏最IN潮流對話?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