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聽文殊菩薩開示:那些生活中的修行小竅門!

聽文殊菩薩開示:那些生活中的修行小竅門!

學佛數年,聽過的「專業術語」越來越多,似乎偶爾也能解釋一二,但要落實到「生活中的修行」,你是否也和小白一樣一臉懵?

對於學佛者而言,如果只重理論而不實行,就像銀行的出納員每天為他人數錢,自己分毫也無,豈不可惜?

本期講堂讓我們向文殊菩薩學習「生活中的修行法門」,讓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得以真切受用。

生活中可以怎樣修行?

文殊菩薩的140種修行法門

華嚴會上,看著放光說法的佛陀,智首菩薩不免想到如此炫酷的講法形式,即使經過翻譯轉碼,但對一般人而言仍可能無法理解。

因此,他問了文殊菩薩二十個問題,層層遞進,直指核心:凡夫如何修行,才能證得超勝的佛果?

於是,文殊菩薩便根據菩薩從早到晚、衣食住行中所遇到的141件事,總結出140個修行法門,我們來看看其中的幾種方法。

01睡醒起床

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寤,就是睡醒了,每天早晨,當我們一覺醒來,便可以開始修行,怎麼修行呢?就是願眾生也能醒覺佛智,度一切眾生。

02洗手洗臉

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凈手,受持佛法

洗手的時候,我們可以願眾生都有一雙清凈手來翻閱經典,受持佛法;洗臉的時候,願眾生都能有一顆清凈的心,永無垢染。

03整衣束帶

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在出門前,我們還會整理一下衣服,這時候我們就要願一切眾生,也像整理衣冠一樣,檢點自己的善根,不讓它因為懶惰心,或者畏難心而散失退轉。

04出門上路

發趾向道,當願眾生,趣佛所行,入無依處

發趾,就是動身出門了,這時候我們當願眾生都能開始修行;當走在路上的時候,就要當願眾生能依照佛所修行的法門去修行佛道。

05夏天

盛暑炎毒,當願眾生,舍離眾惱,一切皆盡

夏天的時候,走在路上很熱,這時候我們也可以發願,願眾生能夠舍離熱惱。這裡的熱惱就是指貪嗔痴等等令身心焦熱苦惱的煩惱。

06地鐵里的眾生相

見歡樂人,當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

在路上,比如在地鐵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有人歡喜,有人憂苦,如果我們見到了前者,就可以發願,願眾生能夠知足常樂;

見到後者,就要發願眾生能夠得到根本的智慧,也就是本來覺悟的智慧,從而能看破無明煩惱,自在歡樂。

07修行功課

諷誦經時,當願眾生,順佛所說,總持不忘

有時候我們來寺院參加誦經、禪修活動的同時,也可以發願。比如當我們讀誦經典的時候,可以願所有眾生都能依佛教我們所修的法門來修行,並能融會貫通、憶持不忘;

當我們打坐累了,放下盤著的腿開始邁步行香的時候,就可以發願,願眾生都離開生死的苦海,具足一切眾善的法。

08臨睡

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

當我們結束一天的學習、工作,準備睡覺的時候就可以發願,願眾生能夠按時睡眠,而睡著之後,也能不起妄想。

註:篇幅有限,更多生活中的修行法門,可自行查閱《華嚴經 · 凈行品第十一》。

百種方法,無非凈行

身口意三業清凈

雖然文殊菩薩根據生活中的140餘種情景,教導了相應的修行方法,但實際情況可能遠不止這些,到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其實上述種種方法,概括起來無非「凈行」二字。凈就是身語意三業清凈從而不造作惡業。

經由「凈行」的修行,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了怎樣的情景,我們都能在內心發起「當願眾生」的悲願,從而漸漸放下「我執」,通達與眾生一體的大悲心,也即諸佛的心。

《華嚴經》相關回顧

《華嚴經》,一本從凡夫到佛陀的逆襲攻略

佛菩薩所用的迴向方法,你知道嗎?

部分內容摘自丨宣化上人、明海法師等開示

編輯 | 遠山

責編 | 慧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玉佛禪寺 的精彩文章:

人生當做「樂天派」!
佛弟子找機會多多親近他們

TAG:上海玉佛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