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國漫能夠配得起崛起二字,就只有畫風,國漫現狀令人堪憂

國漫能夠配得起崛起二字,就只有畫風,國漫現狀令人堪憂

國漫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孕量,製作形式由2D走向3D,劇情由低年化走成大眾化,可以說國漫在不斷地改進形式來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生存的道路。雖然一路看著到國漫的進步,不過現在說國漫已經崛起未免說得過早了看到了《大魚海棠》融入了很多中國元素和神話故事,取得了成功,就說國漫崛起;看到了《少年歌行》以幀幀可以當作壁紙的精良製作,就說國漫崛起。

怎麼可以單純地以一兩部作品,就可以代替國漫說事?國漫真的崛起了嗎?其實唯一配得起國漫「崛起」二字,恐怕就只有畫風二次,在整個國漫製作水平唯一上升就只有製作畫面了。

無論在《大魚海棠》還是《少年歌行》等代表作品,畫風的細膩程度已經可以將很多的日漫比下來,但是對於「崛起」兩字是不夠的,國漫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到底國漫現狀處於怎樣的階段?其實實際的情況非常令人堪憂。

經費不足,戰鬥畫面沒特色。一部作品的成型,需要很多環節層層相扣,除了有一個非常好的故事,還有人物設計,當然少不了就是觀眾喜歡的「熱血經典的戰鬥」,但實際上,國漫由於經費不足,大部分的經費都用在特效,畫面細膩上,但是戰鬥畫面的設計並沒有過多的特色,很多都是戰鬥場面時間不足,最後看完整個故事,都記不起那一場戰鬥有經典之處。

國語配音,人物內心世界塑造不足。配音明顯是國漫進步的最大障礙,聲優沒有像日漫一樣成為一個產業,最重要是我國語言的多樣化,普通話配音其實很難滿足國人多語言的要求,同樣的普通話,就會讓人聽起來很彆扭,所以就有現在的國語版,粵語版,四川版之類,單一的國語配音的確很難塑造出人物精彩的內心世界。發音以及語氣,台詞內容,有些比較「二」的人物讓不同地域的觀眾聽起來的確讓人尷尬。

3D風格是現在國漫的主流,但不是人人能接受。雖然國漫已經把3D形式作為動漫的主體形式,但是還有部分觀眾對3D動漫無感,例如生硬的表情等等。

現在「消費」國漫的主力依然是年輕一代人,甚至國漫編輯導演以及編劇年輕化,雖然年輕的編劇能有無窮的想像力,用自己的知識去打造自己一個天馬行空的動漫故事。但年輕化也有一個缺點,就是作品深度低,沒有濃厚的歷史的底蘊和人文認識,是不可能創造出一個令人深思,甚至經久不衰的作品。

日本的動漫很多都是根據中國的歷史文化創造出來的,例如三國和神話題材,然而國漫就缺少這些方面的題材加工而成的作品,這和一個人對歷史研究,文化的研究有很大關係。

當然國漫的發展其實是受到「本土的限制」,很多優秀的動漫被強行貼上幼稚,暴力的標籤,最後逃過不被家長舉報一波。國漫始終沒有擺脫「動漫是給小朋友看」的禁錮圈,本來動漫是給所有人看的作品。

如果沒有改變國漫的這些令人堪憂現狀,國漫要真正崛起的確很難,當然崛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靠短時間裡就能夠進步改變。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國漫的畫風的確可以,也是唯一配得起「崛起」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漫漫的水瓶座 的精彩文章:

移動城堡:蘇菲的魔咒解除了沒有,為什麼蘇菲的頭髮依然是蒼白色
一拳超人:King實力被腦補成神級,餓狼成就最經典的CH姿勢

TAG:動漫漫的水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