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二戰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在戰火燃燒中的蘇聯大地上,每當出現大隊蘇聯紅軍奔赴前線的場景,送別的蘇聯姑娘們總會唱起《喀秋莎》,這動人心弦的歌聲成為蘇軍官兵赴死之前最後的念想。慘烈的戰爭使溫柔的姑娘喀秋莎化身揮灑「鋼鐵彈雨」的憤怒女神——「喀秋莎」BM-13型多管火箭炮「壓軸」登場,那嗖嗖的一條條火龍,劃破長空,萬箭齊下,彈如雨下,大量摧毀了德軍陣地,破壞武器裝備,殺傷有生力量,並給德軍精神上以沉重打擊,成為戰爭中扭轉乾坤的「戰場利斧」。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技術含量不高的大殺器

在導彈問世前的熱兵器時代,炮兵被稱為「戰爭之神」,威力巨大的武器——火箭炮火箭炮則被譽為「炮兵之王」。BM-13型多管火箭炮口徑為132毫米,單發威力據說相當於六英寸榴彈,雖然裝填速度緩慢、射程也不算遠,但多發齊射時殺傷效力覆蓋面積很大。此外,蘇聯還研製了多種82毫米口徑的輕型火箭炮和300毫米口徑的重型火箭炮。這使得蘇聯的火箭炮顯得十分出眾,似乎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利器。但是,即使在二戰期間,火箭炮也不是蘇軍專利。差不多所有具有研發能力的參戰國,都有類似武器。比較而言,蘇聯的「喀秋莎」精度很差,甚至在紀錄片里就能看到「喀秋莎」飛行軌跡亂七八糟的影像。因此,在稍有軍事知識的人眼中 「喀秋莎」只能作為壓制性火力,用來打擊固定不動的防禦陣地。

但「喀秋莎」的殺傷覆蓋面積大,通常又搭載在ZIS-6型汽車等運載工具上(戰爭後期,有部分「喀秋莎」裝載在坦克底盤和裝甲車),擁有相當的機動性。在實戰中,蘇聯人更偏愛用它打擊暴露在野外、排列密集且行動緩慢的敵軍隊形。

戰爭中,排得密密麻麻等待挨打的敵人,當然是很難遇到的。所以這種戰術需要極好的偵察和戰機捕捉能力。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實際上,「喀秋莎」最初的實戰運用就是遵循上述戰術原則。按照蘇聯官方戰史的說法,蘇軍是在1941年的斯摩棱斯克會戰期間第一次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據說由於蘇軍高層的矛盾和爭吵,耽誤了「喀秋莎」部隊的組建工作。在戰爭爆發之初,蘇聯第一個獨立火箭炮兵連被配屬給紅軍第20集團軍。該連裝備7門當時嚴加保密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連幹部大都為炮兵學院指揮系第一屆畢業學員,連長是弗列羅夫大尉。

7月14日,獨立火箭炮兵連在奧爾沙附近投入戰鬥。他們在紅軍第5機械化軍作戰區域內,對正在奧爾沙鐵路樞紐站內的德國軍用列車齊射了112發火箭彈。據說這裡列集結著德軍步兵第5師,蘇聯官方資料宣稱轟擊造成「強烈爆炸和一片大火」。德國前線指揮官在給上級的報告中描繪道:紅軍火箭彈襲擊過的地方,「鋼鐵在融化,土地在燃燒」。

此後不久,德軍統帥部下令無論如何都必須俘獲「喀秋莎」。這個願望很快得到了滿足。1941年8月下旬,德軍在列寧格勒戰區第一次繳獲了蘇軍的火箭炮,感覺這種火箭炮也不是很有技術含量。但德國人就是未能研究出對付這種武器的有效戰術。結果在幾個月後,擁有高度機動性的德國裝甲部隊也成為「喀秋莎」的獵物。


窪地里的德國坦克吃了大虧

莫斯科戰役期間,大約在1941年10月初的姆岑斯克地區,德軍精銳的第4裝甲師遭遇了剛剛組建完畢的紅軍獨立坦克第4旅。這個旅擁有約40輛坦克,包括19輛來自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T-34型坦克,兵力約2000人左右。這個新組建的旅,戰鬥力有限,技術裝備更是缺斤短兩。旅長是米哈伊爾?葉菲莫維奇?卡圖科夫,是一位參加過彼得格勒十月武裝起義的老兵,後來成為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司令員和戰後的陸軍副部長。

他面前的德國第4裝甲師擁有上萬兵力和上百輛坦克,此前的作戰也是一帆風順。兩軍兵力對比眾寡懸殊。但卡圖科夫把手下的坦克精心埋伏了起來,還構築了很多假陣地迷惑對手。通過精確的射擊和巧妙靈活的機動,蘇聯人給予驕傲冒進的德國裝甲部隊以迎頭痛擊。幾次交鋒下來,吃了虧的德軍第4裝甲師產生錯覺,以為面前有一個坦克數量眾多的蘇聯重兵集團。德國人不敢怠慢,於是先後撤大約1公里,把坦克攻擊部隊集中在一塊窪地里,排成一個非常密集的戰鬥隊形,準備再次進攻。偏偏這個時候,一個「喀秋莎」火箭炮營趕到了卡圖科夫的陣地上。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當時,卡圖科夫本人根本就不知道有「喀秋莎」這種新武器。這批「好東西」是他的頂頭上司,近衛步兵第1軍軍長列柳申科親自向紅軍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央告來的,結果剛到陣地的「喀秋莎」就派上了大用場。

此時,斯大林還不知道德國人已繳獲了「喀秋莎」,他還警告說:「如果列柳申科丟了這些絕密武器,就要用腦袋來補償」,列柳申科擔了這樣巨大風險,也就不敢讓這些「喀秋莎」久留,命令它們對著當面的德國人齊射一次,然後就撤離。事實證明,這次齊射沒有白放。火箭彈尖叫著、拖著尾焰向窪地里隊形密集的德國坦克飛去。戰後卡圖科夫回憶了此後的情景:「大地隨著爆炸的轟鳴而震動。巨大的火焰從起火燃燒的車輛和引起自爆的彈藥處。向空中升起。老遠老遠就聽到了希特勒匪徒絕望的慘叫聲。」事後蘇聯人在窪地里沒有找到一個活人。對這場戰鬥,德國第2裝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雖然在回憶錄中語焉不詳,卻承認他的部隊在坦克損失上超過了紅軍。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排山倒海的「斯大林管風琴」

隨著戰爭進程的深入,「喀秋莎」的存在不再是秘密,數量也越來越多。1942年,蘇聯把「近衛火箭炮」建成為一個獨立兵種,建立了專門的司令部。這年1月1日,蘇聯全軍還只有400門BM-8火箭炮和600門BM-13火箭炮,大都屬於一些統帥部直屬的火箭炮團或獨立營。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到1942年11月,蘇軍開始建立專門的近衛火箭炮師,每個師有2個M-30式火箭炮旅和4個M-13火箭炮團。就在這個月,紅軍發起斯大林格勒大反攻,一次就投入了1400門「喀秋莎」,與眾多火炮一道以猛烈的轟擊突破德軍陣地。經過這場戰役,規模龐大的德國第6集團軍近30萬大軍被全殲,蘇德戰爭的戰局至此根本逆轉。

此時,德國人已經失去了戰略主動權,轉入防禦。他們不得不越來越多地蹲在戰壕里忍受「喀秋莎」飛來時尖利刺耳的聲音。也許正因為如此,「喀秋莎」在德軍中獲得了另一個外號:斯大林的手風琴。

為了奪回戰略主動權,希特勒在1943年7月發動了代號為「城堡」的庫爾斯克會戰。德國人不僅投入了兩千多輛戰車,包括大量「虎」式、「黑豹」式、「費迪南德」式重型戰車,還使用468門德國產火箭炮對蘇軍陣地實施兇猛的火力壓制。

與之相對,蘇聯防禦部隊也擁有518門火箭炮,在炮火反準備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德軍基於以往的作戰經驗,在此次戰役中特別重視殲滅蘇軍的火箭炮。德國空軍的俯衝轟炸機到處尋找「喀秋莎」的蹤跡,一經發現立即炸毀。蘇軍的火箭炮損失很大,但蘇聯人還是贏得了這場空前規模的坦克大會戰。

庫爾斯克會戰後,希特勒固守烏克蘭的構想被打破。1944年夏季,蘇軍又發動排山倒海的白俄羅斯攻勢,投入2306門火箭炮。德國中央集團軍群被擊潰,通向華沙―柏林軸線的大門洞開。柏林戰役時,蘇軍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增加到空前的3255門。戰爭結束尾聲,蘇軍共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獨立火箭炮旅、114個獨立火箭炮團、38個獨立火箭炮營。在這個階段,「喀秋莎」除了充當蘇軍突破時的火力支援,尋殲德軍密集集團的戰術運用也越發成熟。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虎落平陽」,虎式坦克的剋星

在蘇德戰爭後期,德國裝甲部隊大量裝備「虎王」式、「虎」式、「黑豹」式重型坦克,性能大大超過蘇軍的「斯大林」系列和T-34系列坦克,蘇軍也沒有足夠數量的大口徑反坦克火炮。因此,火箭炮反坦克的戰法依然很常見。

在最後的柏林戰役中,蘇聯近衛第28步兵軍和近衛第8機械化軍,遭到德國第303步兵師,「庫爾馬克」裝甲步兵師一部,以及黨衛軍第502重坦克營第1連的6輛「虎王」的5次反擊。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面對德軍的「虎王」坦克隊,蘇軍的打法就是先發射一頓火箭彈,然後步兵衝上去試圖靠近「虎王」,卻被伴隨的德軍高炮排4管20高炮的猛烈射擊所阻止,損失慘重。

同樣在柏林明赫貝格西北戰場,德國黨衛軍第503重坦克營的10輛「虎王」坦克也陷入了蘇軍密集火箭彈的轟炸,其中1輛「虎王」被直接命中而徹底炸毀。

當蘇軍迫近柏林前方的環城公路時,德國武裝黨衛軍第11師試圖反擊,也被蘇聯人密集的火箭彈轟炸所粉碎,很多裝甲車燃起大火甚至爆炸,剩餘車輛和人員倉皇而逃。這次戰鬥的德軍倖存者懷疑蘇聯人可能在火箭彈中摻入凝固汽油以增大威力。

蘇聯人終於沖入了柏林城,他們把2100門火箭炮也帶到了市內。大量火箭彈飛到了德軍防守主力部隊之一的「諾爾蘭德」師指揮所。

當德國殘存裝甲部隊為了反擊而集結時,總是遭到蘇聯火箭炮的「預防性」轟擊,往往行動還沒開始就宣告失敗。

在第三帝國的首都,防禦者們還是繼續依託著堅固的、有些甚至厚度達幾米的鋼筋混凝土建築負隅頑抗。為了摧毀這些幾乎堅不可摧的抗據點,蘇聯人發明了一種極為特殊的戰法:把火箭發射軌拆下來,搬到被佔領樓房的高層窗戶口,把重型火箭彈直接射到敵方盤踞的房屋牆壁上。

「魔鬼火炮」:喀秋莎萬箭齊發,德軍虎式坦克毫無招架之力

最後,正是在「斯大林手風琴」——「喀秋莎」的刺耳呼嘯聲中,躲在帝國總理府地下室里的希特勒自殺身死。

(歡迎關注【頭條號:軍史解密】,您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們創作的最大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