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兩位副總理密集考察4所大學: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要靠基礎研究

兩位副總理密集考察4所大學: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要靠基礎研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6月17至18日在上海調研。

孫春蘭來到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實地調研,並在上海主持召開座談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6月13日至14日在浙江杭州調研,其中包括加強基礎研究工作。

兩位副總理調研中先後強調「當前我國發展的國內國際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調研的共同主題都是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可謂意味深長。

為何是這4所大學

兩位副總理考察了哪幾所大學?

孫春蘭來到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實地調研集成電路、腦科學、深海裝備、新型光通信、人工智慧等科研攻關,了解高校吸引和培養人才情況。劉鶴實地考察了西湖大學雲棲校區,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專家對加強基礎研究的意見和建議。

這是4所以基礎科研見長的名牌大學。其中,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是兩所老牌名校,辦學歷史悠久、學科門類齊全。上海科技大學和西湖大學則是兩所「小而美」的新設立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2013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建設,目標是建設一所小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的研究型、創新型大學。截至2019年3月底,學校已選聘489位教授,其中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3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9位、美國人文和科學院院士5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3位、「傑青」97位。

西湖大學2018年獲批,是我國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目標是經過10-15年的發展,力爭部分學科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在基礎科學研究、技術原始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貢獻。

復旦大學官方微信6月19日文章介紹,孫春蘭來到復旦大學張江校區,實地調研人類表型組、集成電路、類腦智能等科研攻關平台。

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向孫春蘭副總理彙報了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建設情況和遠景規劃。他介紹說,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要著力提升集中度和顯示度的重要指示,聚焦腦與類腦智能、精準醫學、集成電路與微納電子量子、生物醫藥等領域進行布局建設,在未來5-8年將有超過六千位研究人員開展重點領域科學創新和核心關鍵技術突破。現有校區將建設成為科學城區,近五年將完成超過五十萬平方米基本建設,今年開工。

兩位副總理密集考察4所大學: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要靠基礎研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效果圖 來源:復旦大學官微)

在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許寧生詳細彙報了學校積極承擔國家使命,突破集成電路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的相關情況。他表示,學校正在整合力量,籌建代表國家的集成電路「基礎源頭創新」「前瞻性技術攻關」「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綜合性平台,力爭建成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的創新機構。

上海交通大學官網6月18日消息稱,在交大閔行校區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孫春蘭聽取了學校總體情況及特色科研工作的簡要彙報,調研了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學校深海重載作業裝備集成攻關大平台,參觀了上海交大研製的系列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模型。

兩位副總理密集考察4所大學: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要靠基礎研究

(上海交大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來源:上交大官網)

在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孫春蘭調研了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聽取了科研人員圍繞人才引進和培養,以及高密度集成硅基光晶元、全光網核心演算法、光電異質集成處理系統等的詳細彙報。

哪些科學家參加了兩位副總理的調研行程?

據報道,劉鶴實地考察了西湖大學雲棲校區,主持召開座談會。西湖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浙江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吳朝暉,中科院動物所所長、中科院院士周琪,西湖大學遺傳學講席教授、副校長許田,西湖大學光學工程講席教授、副校長仇旻,西湖大學講席教授、理學院執行院長鄧力,西湖大學理學院特聘研究員李牮應邀參加會議並發言。

復旦大學官方微信6月19日文章則介紹,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副院長昌軍、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衛參加了調研彙報。

張衛在彙報中表示:「領導的鼓勵讓我們深受鼓舞!我們將牢記科學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繼續努力攻關,爭取早日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科研報國!」

突破卡脖子技術離不開開放合作

兩位副總理在調研中說了什麼?

首先是複雜國際國內形勢下加強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重大意義。

孫春蘭指出,高校是我國原始創新的主渠道和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越是在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時刻,越要發揚自立自強的精神,以壓力促變革,激發自主創新的骨氣和志氣,加強關鍵核心技術集中攻關,儘快實現重大突破,主動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出力爭光。

劉鶴強調,當前我國發展的國內國際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基礎研究在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其次是如何加強基礎研究原始創新。

劉鶴強調,要打造創新文化,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鼓勵大膽討論、專心研究。

他還強調,要創造制度環境,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推進科研體制改革。要重視組織形態,以人為本、以團隊為基礎,推動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

孫春蘭指出,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整合部門、高校、企業的創新資源,組建集中攻關平台,完善機制、協同聯動,把高校的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優勢。

她指出,加強數學等基礎學科建設,在教學科研的強度、深度和難度上下功夫,把更多資源向優勢基礎學科集中,明確主攻方向,完善評價體系,鼓勵教師和科研人員潛心研究,敢於給青年人才壓擔子,創造更加寬鬆的科研環境。

她還指出,堅持以本為本,重視本科教育的基礎作用,加強通識教育,使學生博學與精專統一,增加發展後勁,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兩位副總理在談到如何加強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時都強調要加強開放合作。

劉鶴強調,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堅持在開放中創新發展。

孫春蘭強調,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的若干意見》,對高校提出明確要求。這種開放合作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國際間合作,其次是部門間合作。

孫春蘭強調,高校要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提升使用全球創新資源能力,推動高等教育實現跨越。

她還強調,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整合部門、高校、企業的創新資源,組建集中攻關平台,完善機制、協同聯動,把高校的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優勢。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