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國民飲料跌落神壇:曾拿下7成市場,現門可羅雀份額僅存0.3%

國民飲料跌落神壇:曾拿下7成市場,現門可羅雀份額僅存0.3%

提起國內乳製品行業,相信伊利、蒙牛兩大巨頭可謂是家喻戶曉。然而,對於很多80後、90後而言,還有一個乳製品飲料品牌可能被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之中,它就是「紅極一時」的太子奶。

提起太子奶,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創始人李途純,作為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李途純曾演繹過一段「涅槃重生」的創業奇蹟。從株洲師範學院畢業後,李途純被分配到一家國有飲食服務公司工作。提起飲食行業,很容易給人一種入行門檻低、技術含量不高的印象。但是,這絲毫沒能夠掩蓋住李途純的商業才能。

例如,李途純曾僅僅利用2個月的時間就將一家虧損嚴重的飲食店扭虧為盈。具備卓越才能的人總是「不安分」的,李途純也不例外,下海創業成為他不讓自己碌碌無為的選擇。在經歷過多種風風雨雨後,李途純在1996年創建了「日出牌」太子奶。創建初期的太子奶,的確像清晨的太陽般「冉冉升起」。僅僅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太子奶的銷售額就突破了3000萬。

隨後,李途純投入8888萬元在央視黃金廣告時段插播廣告,這筆超過當年太子奶總產值的廣告投資,為太子奶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強有力的推進劑。據悉,在2001至2007年,太子奶的銷售額從5000萬衝到數十億元,創下了連續6年業績翻番的奇蹟。在其巔峰之時,太子奶曾拿下7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行業龍頭的位置似乎遙不可破。

然而,太子奶在龍頭老大的位置上並沒有坐穩。為了解決太子奶資金鏈陷入危機的難題,李途純通過簽署對賭協議,拿到了摩根士丹利、高盛和英聯等投行的73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其實,這個對賭協議也成為此後幾年李途純被踢出局,將太子奶拱手讓人的關鍵所在。而太子奶這一國民飲料,也逐漸走下神壇,變得無人問津、門可羅雀。

發展至2017年,太子奶的營收也只剩下7800萬,相比於當時270億的龐大市場規模來看,它的市場份額僅存0.3%。從絕對的行業霸主,到份額不足1%的行業小弟,太子奶的衰落似乎也有理可循。在太子奶的發展歷程中,廣告營銷是其快速壯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科技創新、關鍵技術突破似乎並沒有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們知道,強勁的科技創新能力以及掌握核心技術,是企業保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如果科技創新缺失,那麼企業發展的根基很可能就會不穩,這可能也是很多企業在市場的潮河中曇花一現、迅速隕落的重要原因。倘若企業擁有著強勁的科技競爭力,那麼往往會在市場競爭中有著不俗的表現,華為、阿里巴巴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普及,電子商務在國內蓬勃發展。2019年,太子奶也順應時代潮流,在阿里巴巴天貓平台開闢新零售市場。利用太子食品旗艦店,整合多方優質資源,太子奶正不斷推進其品牌的公眾傳播。互聯網帶給我們一個神奇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下,太子奶能否藉助電商的東風,再次快速崛起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跑的小羅子 的精彩文章:

中國速食麵之王:一年生產100億包,從虧損小廠逆襲到行業第二

TAG:奔跑的小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