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神秘的「夾色傷寒」!七天即可病危,夏日必須預防

神秘的「夾色傷寒」!七天即可病危,夏日必須預防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黃帝內經素問譯釋》、《中醫大辭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這篇文說,咱們來和您聊一句農村俗語,這就是「大汗莫入房,入房莫受涼」。這十個字,在我國北方農村地區,尤其是東北一帶常能聽說。

它的意思是,成年男女入房之際,切莫渾身是汗。同時,也不要感受風涼。總地來說,就是在告誡人們,入房之際千萬不要大汗淋漓、感受風邪。兩件事如果疊加在一起,更加不好。

這樣說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有。它的原型,就出在《黃帝內經》中《素問》部分的「風論篇」。經文說:「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

你看,源頭就在這裡。古人說,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汗出,說的就是大汗淋漓。中風,說的就是被風吹到了。而內風,指的是什麼癥狀呢?考《中醫大辭典》,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解釋:指因房勞汗出,風邪乘襲的病症,表現為惡風,汗流黏衣被。什麼是惡風啊?就是患者受不得一點點風,就連旁邊有人走過去,都覺得不行。風為陽邪,開人的毛孔,故而汗液收攝不住,外流黏著衣被。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對於風邪襲擊人體的認識。

就像經文所說的,風邪可以循風府穴而上,這就導致了腦風。喝酒的時候被風吹到了,形成一個病,叫做漏風。還有「新沐中風,則為首風」,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剛剛洗頭,受風了,就會形成首風病。風邪如果滯留在腸胃,就會形成腹瀉。腸風。風邪如果停留在腠理肌膚之間,就形成了泄風病。

當然,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入房時多汗,腠理大開,「陰精竭於內,陽氣馳於外」,此時風邪襲擊人體,則會形成內風,即汗出不止、惡風、難以自持。這說明,一些農村的土諺語,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其實,這些癥狀,基本相當於中醫男科的一些急症,比如夾色傷寒。這種病,最初在南粵民間口口相傳,患者如果延遲七天得不到有效救治,往往就會預後不良。死後,長強穴附近會有青黑色圓斑。這類患者,大多有實證和虛證兩種表現。實證的患者,多頭部沉重、胸悶、腰部刺痛墜重、惡寒發熱、午後潮熱、咽干口渴、食入即吐,咳嗽、痰中帶血。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容易高熱、神志不清。所謂虛證,則低燒、頭暈目眩、盜汗、汗出不止、手心腳心熱、口燥咽乾等。這就更像前面所說的「內風」癥候了。

總而言之,我們在夏天的時候,於這方面務必當心,謹慎防範,切莫大汗淋漓而感受風涼之邪。後果,有可能是相當嚴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招癌舌」長什麼樣?記住三個字:紫、點、暗
這種樹枝,是頸椎病「死敵」!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