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快樂教育」是一碗毒雞湯?90%的父母都誤解了

「快樂教育」是一碗毒雞湯?90%的父母都誤解了

作者丨小樹媽媽

長久以來,「快樂教育」這個詞一直爭議不斷。

很多人覺得「快樂教育」就是把快樂的童年還給孩子,不逼迫不管束,讓孩子快樂成長。

也有人批判「快樂教育」會讓孩子錯失學習最好的黃金時間,是毒雞湯、是騙局。

其實,這些都是對「快樂教育」的誤解。

今天呢,我想跟朋友們好好聊聊快樂教育的真相。

快樂教育這個理念,是英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斯賓塞博士提出的。

快樂教育理念中,有很多觀點都非常科學和實用,很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快樂教育觀點一

教育的最終目的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應該是快樂的。

跟很多人認為的快樂教育是讓孩子開心的玩兒,什麼都不學不同。

實際上斯賓塞博士非常主張重視早期教育

他在撫養自己遠房侄子小斯賓塞的過程中,也嘗試用很多方法教他閱讀、認字,鼓勵他接觸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

而侄子小斯賓塞,在14歲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被劍橋大學破格錄取,後來成為著名的植物學家。

在斯賓塞博士看來,快樂的方法和氣氛,比其他教育方法更有效。

他曾提起為了讓小侄子接受音樂熏陶,攢錢給小侄子買了一架腳踏風琴。

最開始孩子圖新鮮,迫不及待的亂按一氣,很開心很快樂。

但是很快就經常跟一位教他彈琴的親戚發生矛盾。

小侄子彈奏得很不協調,這位親戚就總是大聲的指責,並且氣得尖叫。

又過了一個月,親戚乾脆抱怨說這孩子沒有一點兒天賦,一支簡單的曲子,學了100遍都學不會……

斯賓塞博士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對親戚說:

如果彈琴變成了一件痛苦而有壓力的事情,那是學不好音樂的,也不會受到音樂的熏陶。

更重要的是,不恰當的教育方法,很可能會扼殺孩子在某方面的天賦。

圖片來源:電影《非常主播》

親戚也不高興,反唇相譏:「您要是覺得我的方法不恰當,您自己試試吧,看能不能把他教好」。

斯賓塞博士親自上陣,在晚飯後對小侄子說:

「親愛的,我特別喜歡你彈奏的那首曲子,它叫什麼來著?」

小侄子急忙說:

「是《林中仙子》嗎?」

「沒錯,就是這首,你現在能彈給我聽聽嗎?」

圖片來源:電影《亨利之書》

小侄子沒說什麼,只是搖了搖頭。

斯賓塞博士嘆氣道:

「真是太遺憾了,可惜我不會彈風琴,要是我會彈就好了,哪怕只是一小段也行啊。」

小侄子一聽,就答應試著彈彈看,結果真的彈得流暢了起來。

親戚聽完演奏,也覺得非常驚訝,不再像之前那樣嚴厲逼迫小斯賓塞學琴。

之後每天下班回家,斯賓塞博士都邀請小侄子為他彈奏一曲。每當小侄子彈奏的時候,他都坐在一旁專註的聽,還會時不時的配合著打節拍。

這種歡快的氣氛,是對小侄子最有吸引力的獎賞。

久而久之,小侄子愛上了音樂,還能嘗試自己譜曲……

斯賓塞總結說,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必須做到幾個方面:

當自己情緒低落的時候,不要去教育孩子,因為這時很容易把這種不良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

當孩子情緒低落或剛剛哭鬧之後,不要立即開始教育他或者強迫他學習什麼,否則不僅沒有好的教育效果,也容易讓自己誤以為孩子天賦太差。

在家庭教育中,要努力營造快樂、輕鬆的氣氛,要時常鼓勵孩子,讓孩子產生成功的慾望和成就感。

努力做一個快樂的人、樂觀的人。一個快樂的人面對孩子,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優點;一個悲觀的人面對孩子,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點。

快樂教育觀點二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應該盡量採取自然懲罰的方式,讓他從錯誤的行為中,獲得正確的經驗。

人們對「快樂教育」另外一個經常性的誤解就是,既然提倡快樂,那就不應該對孩子進行管束和懲罰。

但實際上,斯賓塞博士是完全不認同對孩子放任自流的。

他只是不主張採取強制性的懲罰措施,而是主張自然懲罰:也就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誤行為產生的自然後果,從而吸取這方面的經驗教訓,並下決心不再犯。

比如孩子因為發脾氣,故意把衣服弄髒弄破,很多父母可能會吼他一頓,甚至可能著急的打孩子幾下。然後一邊抱怨,一邊把爛攤子收拾好,給他洗乾淨或者找新衣服。

但斯賓塞認為,這種父母打罵式的懲罰,並不能讓孩子明白他的問題所在。而且容易讓孩子感到憤怒和挫敗,影響親子關係。

圖片來源:電影《凱文怎麼了》

同樣是這件事,快樂教育推崇的自然懲罰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自己來把衣服清洗或縫補好。

並且告訴他,如果不這樣做,就會因為衣服臟破,而不能出去跟小朋友遊戲或去同學家做客。

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意識到,清洗和縫補衣服這種懲罰,是自己弄髒衣服產生的自然後果,心裡的委屈和怨恨會少很多。

同理,很多事情都可以用這種方式處理。

孩子把鋼筆書包等文具丟了,自然懲罰就是讓孩子感到不方便,或者讓他用自己的零用錢再買一個。

孩子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自然懲罰就是讓孩子自己把屋子收拾乾淨。

孩子把妹妹弄傷了,自然懲罰就是讓他承擔妹妹的藥費。

如果他沒有錢,就沒收他的零用錢或賣掉他的幾個玩具……

這些都是有利於孩子從切身體會中產生正確的因果觀念。

日積月累下來,他就會判斷,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做了之後會產生哪些後果。

這些經驗和判斷,會比打罵更有效,也會更容易讓孩子改變掉壞的習慣,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快樂教育觀點三

如果我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麼就培養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增加他對生活的信心。

人們對快樂教育還有一個誤解,就是只要孩子眼前快樂了,那麼父母做出的犧牲和讓步就都值得了。

很多父母會為了讓孩子快樂,去給孩子提供超出自己經濟承受範圍的物品。去跟老師、學校要求不做作業的特殊對待。乃至容忍孩子在道德、規則等很多方面的出格行為。

但是這些做法,恰恰違背了快樂教育的本意。

在斯賓塞博士看來,「快樂教育」是為了培養出一個能夠快樂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

父母不是說完全不讓孩子面對困境和挫折,只是需要給孩子鼓勵和幫助,讓孩子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獨立理性的生活能力。

前段時間在央視新聞看到一則關於盲童女孩的報道,其中媽媽的做法,就跟快樂教育提倡的觀點是暗暗相合的。

盲童女孩的新聞報道

盲童女孩今年11歲,患有先天視神經發育不良,現在就讀於特殊教育學校四年級。

媽媽為了陪伴她,特地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

從學校到家並不算遠,總共有386米的的路程,和96級的台階。但對盲童來說,這段距離每次至少要走15分鐘才能走完。

多年來,小姑娘一直以為自己是「獨自」上下學的,也一直為這件事情感到驕傲。

但她不知道的是,每一次上學放學媽媽都小心翼翼的陪在她身邊。

當她過馬路時,媽媽用身體幫她擋著車流。

當她偏離路線遇到困難的時候,媽媽在一旁忍著心疼「冷眼旁觀」,卻偷偷找好心路人給女兒幫忙帶路。

在女兒迷路回家之後,她還要裝作若無其事的跟女兒談心,問女兒:

「今天走得不太順,是不是?但是我們掌握了很多經驗,是不是?今天只是個意外唄?」

女兒在媽媽耐心的引導下,也覺得只是小事一樁,開心的回答:

「對!」

媽媽的做法,實際上是在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女兒不怕獨立行走,也在培養女兒戰勝挫折的勇氣。

其實「快樂教育」的理念就是這樣,父母並不是要讓孩子順風順水,得到最簡單易得的那種快樂。而是一步步引導孩子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讓孩子得到更深層次的快樂。

比如戰勝困難的勇氣、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和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沒有人能夠保證孩子會永遠生活在沒有傷害的環境,但是樂觀的心態和對生活的信心,會幫助孩子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者。

斯賓塞博士說:「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不教。」

「快樂教育」從來不是「快樂」和「教育」的對立,而是「快樂」和「教育」的結合和統一。

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成長的孩子,終有一天,會成為善良、淵博、樂觀的成年人。

我也曾經寫過好幾篇文章,反對所謂的「快樂教育」的觀點。但是對於真正意義上的「快樂教育」,是舉雙手支持和贊同的。

也希望越來越多的朋友,能夠認同這種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孩子的天生權利的教育理念。

一起為真正的快樂教育點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E知識分享 的精彩文章:

「龍門才藝爭霸賽?六一專場」才藝大賽完美落幕!
把這150條英文名言警句背熟,讓你英語寫作直衝滿分!

TAG:EME知識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