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青石板下351件金銀器,國寶超過100件,南宋脫逃統兵官所埋

青石板下351件金銀器,國寶超過100件,南宋脫逃統兵官所埋

青石板下351件金銀器,國寶超過100件,南宋臨陣脫逃的統兵官所埋 | 文 三隻眼文齋

在我國古代,人們篤信儒家關於勤儉持家的思想,所謂「奢則不遜,儉則固」,因此,與花錢相對比,古人更樂意存錢。然而,大多數古人沒有保險的存錢途徑,即使後來又了「錢莊」,大家仍然覺得把錢帶在身邊最安全。因此,古人通常採用的存錢手段都比較單一,就是「貯藏」。把家裡的金銀珠寶裝在罐子里,到後院悄悄地挖個深坑,罐子埋在坑中。特別當遇到戰亂或者瘟疫流行時,大家都要外逃避難,富貴的大戶人家就會挖坑埋金。

這些金銀珠寶的主人挖坑埋金後,遠遁他鄉,往往生死不明再也沒有回來。於是,便給後世留下了這些寶貴的文物,以昭示過往的歲月時光。1993年秋,四川彭州市天彭鎮進行商業街改造,在掏溝築基的過程中,一個施工員突然發現地下兩米左右出現一個整整齊齊的青石板,他感到有些奇怪,估計青石板是用來掩蓋下面地窖之類的東西。施工員叫來人,大家合力撬起青石板,發現石板下有一個青磚砌成的方形地窖,在陽光照射下,窖中的泥土縫隙間閃著金光。

發現文物的消息很快上報到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們緊急趕赴現場。考古隊從地窖中取出許多金銀質地的鍋碗瓢盆、杯盞執壺,以及金釵、金簪等二十多種器物。這些金銀器大多造型獨特,紋飾精美,工藝精湛。經過清點,這次一共發現金銀器351見,其中有8見因腐蝕和擠壓已經看不出原本的形狀。經考證,這是一批南宋時期埋下的金銀器,器物主人姓董,因為在一部分器物身上出現了「董」、「董宅」的銘記。專家說:從它的數量上和種類上來說,這是目前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金銀器窖藏。

在這351見金銀器中,可以評定為國寶級文物的超過100件,包括有:「紹熙」銘文菊花金碗、龍紋夾層銀杯、瓜形金盞、五曲金盞、如意雲頭紋梅瓶、樹葉形銀托盤、弦紋銀瓶、十曲銀盤等。所有的金銀器都具有造型玲瓏奇巧,新穎雅緻的特點,採用錘揲和鏨刻的技術製作。從金銀器的鎏金紋飾判斷,它們絕非出自民間工匠之手,因該是在專供皇家的金銀作坊打造,代表著宋代金銀器製造的最高水平。所以,這個青石板下的金銀器地窖,又被專家譽為「天下金銀第一窖」。

那麼,這批皇家御制的金銀器為何會集中出現在這裡呢?如果是為躲避戰亂埋金外逃,盛裝金銀器的通常都應該是缸、罐、瓮等容器,因為匆匆外逃的人不會還有心思和時間,去精心地砌出一個青磚地窖,然後從容地把金銀器一件件地放在地窖里。儘管宋代時一個奢華之分盛行的年代,即使南宋偏安後,權貴階層在享樂方面依舊我行我素,然而,如此多的國寶級金銀器也不是一個普通的大戶人家所能擁有的。器物上的「董」字銘記是指哪個董姓人家呢?

而且,這批金銀器包括了從北宋初年到南宋末年的不同器型與紋飾,因該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或者是來自不同的皇室宗親。同時,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四川區域內,無論地官方和民間都沒有如此高水平、大規模的金銀作坊出現。南宋末年,在四川任職的朝廷官僚中,姓「董」的只有四川制置使董居誼。宋代的制置使是對一方統兵官的稱呼,戰時權利極大,可以統帥文武官員,執掌本路諸州軍事。那麼,金銀器上的「董」是否就是「董居誼」呢?

專家們經過查閱《宋史》和《太平廣記》,發現兩書中均有記載,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秦州人唐進等帶領10萬民眾,以及從金兵手中搶來的南宋朝廷進貢給金國的歲幣和金銀器物,來歸附四川統兵官董居誼,打算聯合抗金。但董居誼只接受了財寶,並沒有抗金的具體措施。1217年,金兵攻打四川,董居誼臨陣脫逃。後來,朝廷在收復四川後處死了董居誼,於是那些珍貴的財寶也就再也無人知曉。那麼,彭州發現的這批金銀器十有八九就是唐進等獻給董居誼的,為私自侵佔財寶,董居誼在一部分金銀器上刻下了「董」字的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隻眼文齋 的精彩文章:

海外貢品,皇帝用來給出征將士送行,專家:僅此一件,再難重現
盜墓賊洗劫墓室,卻不知夾壁內暗藏奇珍,其中一件被稱為曠世之寶

TAG:三隻眼文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