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清開國頭號美男子,三次不當皇帝志向高遠,卻輸給了無常的命運

滿清開國頭號美男子,三次不當皇帝志向高遠,卻輸給了無常的命運

清朝是中國歷史無比特殊的一個朝代,由東北關外的滿族人建立,憑藉著高超的權謀手段、超凡的軍事戰略和實用的治國理念成功入主中原,並且坐穩天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出自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標註的一本史書《左傳》中的一句話。全國總人口占絕對優勢的漢人不信任滿人,本部人口不過百萬的滿人同樣不信漢人,正因為在如此的現實情況,滿清入關鞏固好統治是難度極高的一件事。因而這一過程中滿清的領頭人物至關重要,發揮著舵手作用——操縱小船在狂風巨浪中安全行駛通過。

公元1643年到公元1650年,一人成功帶領滿人度過極度危險、一個不慎就將萬劫不復,會被敵人撕成碎片的困難時期。多爾袞,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個兒子,清太宗皇太極的幼弟,八旗入關第一大功臣,清初攝政王,一生征戰,麾下雄師所向披靡,權謀無雙,把吳三桂等降清之人變成一把快刀,剪除所有不服大清統治的所有人,一統天下。

滿族和蒙古族是從血脈、習俗、信仰等方面皆分不開的兄弟部族,蒙古大漢,相信很多人都有點印象,腦海中浮現「高近兩米,全身腱子肉」的彪形大漢的形象。滿人大致也是如此,五大三粗,彪悍勇武。但多爾袞不是如此,從小愛讀書,書香氣熏染出他一身「英武不凡」,個子很高,身體較瘦,打起架殺起人卻是一點不含糊,不遜色其他八旗悍將,甚至高出一籌。因而多爾袞是滿清開國頭號美男子。由於多爾袞的政治複雜性,關於他容貌的描寫史書並未濃墨重彩多說幾句。

相比較哥哥皇太極,多爾袞始終屬於失敗一方,屬於弱者。皇太極的身份有:後金大汗、蒙古大汗、清朝開國皇帝。然而這些本該都是屬於多爾袞的。多爾袞是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小兒子,母親阿巴亥是第四任大妃,手段算計不遜呂雉,乃是努爾哈赤的賢內助。

哪有母親不給自己孩子謀福利的,後金大汗兼蒙古大汗,以及未來的滿清皇帝之位,都是阿巴亥為多爾袞安排布局的。但天有不測風雲,努爾哈赤沒安排好後事便駕鶴西去。通過一代雄主的種種安排措施,不難看出他的汗位想留給多爾袞。比如努爾哈赤臨死前將自己的根基勢力交給多爾袞和他的兩位同父同母的兄弟。

努爾哈赤是這樣評價自己這個兒子的:吾家良駒,可征戰千里。多爾袞有三次當皇帝的機會,第一次是父親努爾哈赤去世,多爾袞十五歲,朝中軍中勢力雄厚、精通權謀人性的兄長皇太極先逼殺其母阿巴亥殉葬,再輕鬆解決年輕的多爾袞,成功奪得汗位。

第二次是皇太極去世後,沒來得及明確指定誰是皇位繼承人,所以各方勢力都有資格和大義爭奪皇位。而當時的多爾袞已是31歲步入中年,大清實權派,深得軍心臣心。多爾袞擔心強行上位容易內訌,不利於滿清統治,便主動退讓,但耍了個小心眼:擁立六歲的福臨(即後世順治帝),自己順理成章當上了攝政王。

第三次是多爾袞聲威權力達到最高點,滿朝文武、軍隊地方都以他馬首是瞻,小皇帝順治對他是言聽計從,一點不樂意都沒有。各方面向皇帝看齊,下達命令一律稱詔下旨。這時多爾袞想自己當皇帝是探囊取物、輕而易舉的小事,主要看他願不願意。多爾袞又放棄了,他認為自己還年輕,時候未到,再等等。為什麼時候未到呢,因為他沒兒子,另外貿然奪位會引起滿清天下動蕩,有心人會渾水摸魚,趁機生事,打著恢復漢人江山的旗號造反起義。

時候未到,這個稱帝的好時候,多爾袞是等不到了。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爾袞打獵墜馬受傷,薨於古北口外喀喇城,年僅三十九歲。命運面前,多爾袞輸了,輸得很徹底,一輩子的追求,輸在了這無常之中。

後話:據說多爾袞特別崇拜明太祖朱元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漢末第一毒舌狂士:罵遍曹魏滿朝文武,裸衣擊鼓罵曹操,無人不諷
此皇帝得江山最易,失天下也最快最易,朱元璋建看不起他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