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胤禩為什麼會受到康熙和雍正的打壓,是因為太優秀嗎?

胤禩為什麼會受到康熙和雍正的打壓,是因為太優秀嗎?

在清代宮廷中,門第關係影響至深,同為皇子,卻分三六九等,八阿哥胤禩就是子以母賤的實例。

一、出生寒微的孝子

康熙後宮妃嬪中,有一位衛氏。她貌美卻門第寒微,為內管領包衣奴僕出身。入宮後,她謹慎而奉承,終於在康熙二十年生下皇八子胤禩。八阿哥相貌英俊,康熙很疼愛。由於衛氏地位較低,沒有撫養皇子的資格,康熙為了抬高八阿哥的地位,將她交給惠妃撫養。

至於衛氏本人,也感覺自己對不住胤禩。她病重期間,拒絕服用藥物:「我早點死了更好,不然連累我兒子啊」。這些話,說出來都讓人感覺心酸。相反,胤禩卻沒有抱怨母親的出生,他特別孝順,衛氏去世後,胤禩還守喪三年,以盡孝心。

胤禩雖出身卑微,但他自幼聰敏好學還精於算計,期待著將來克成大統。於是,他加倍努力,長大後品學兼優,18歲時就晉封貝勒。康熙離京時,多次指定胤禩留守,處理政務,他在得到鍛煉的同時也贏得「八賢王」的美譽。

二、才能出眾,威望甚高

胤禩的「賢」就如同一柄雙刃劍,為他吸引了相當多的支持者,如裕親王福全、大阿哥胤禔等人,多次在康熙面前讚美胤禩。胤礽被廢后,胤禩署理內務府總管事,積極行動,妄圖奪取太子之位,這時的「賢」也引起了康熙的警惕:

「八阿哥到處博虛名。凡朕所寬宥,及所施恩澤處,俱歸功於己,人皆稱之。朕何為者,又出一皇太子矣——《清聖祖實錄》」

在康熙看來,只要是籠絡人心,名聲大的皇子,都不懷好意。可胤禩的才能過於突出,在眾阿哥以及大臣中有很高的聲望,在公開推舉新太子中脫穎而出。康熙知道結果後,無法接受:「立皇太子之事,關係甚大,你們應盡心詳議。八阿哥未嘗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輕賤。你們再慎重考慮。」

公議前,康熙已經公開承諾,除了大阿哥,「眾議誰屬,朕亦從之」。他反對胤禩的理由,明顯是強詞奪理。

康熙的門第觀念根深蒂固,從沒想過將大位傳給一個包衣奴僕所生的孩子,多次挖苦胤禩出身寒微。胤禩再怎麼努力,似乎也彌補不了出生決定的天花板。

三、二廢太子後,胤禩依舊是皇位熱門人選,然而「獻鷹事件」讓他栽了跟頭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到塞外巡遊。年長的皇子並未隨行,僅有十阿哥以下的五位皇子陪同。

胤禩在為母親去世二周年祭後,想對父親盡孝。想到康熙喜歡在外打獵,胤禩給康熙準備的禮物,是打獵時用到的鷹。他派人帶著禮物給康熙請安,並說他在湯泉恭候父皇回京。但不知為何,等康熙收到禮物時,鷹已經奄奄一息。

康熙晚年對年齡、身體比較敏感,看到死鷹與自己的衰老又聯想到一起,認為這是在嘲諷他大限將近,因此氣得生病。康熙對隨行皇子們說:

「朕前患病,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無奈,將不可冊立之胤礽放出。數載之內,極其鬱悶。胤禩仍望遂其初念,謂朕年已老邁,歲月無多,及至不諱,伊曾為人所保,誰敢爭執?遂自謂可保無虞矣。」

康熙還聲稱與胤禩父子關係恩斷義絕,這是對胤禩極為嚴厲的打壓。

「獻鷹事件」有很大疑點,一向精明的胤禩不太可能凡如此低級的錯誤,更沒可能存心傷害父皇,做出如此不孝的行為。很有可能是胤禩的政敵存心陷害他。經此一事,胤禩自知奪嫡無望,轉而支持十四阿哥。

四、希望落空,等著被擒

胤禩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聯合胤禟、胤?、胤禵,兄弟四人結成「八爺黨」。他們四人堅信,將來上位的人必是其中之一。然而,胤禛卻成了突出重圍的黑馬,八爺黨大失所望。

等到雍正繼位,胤禩這位曾經的大熱門,自然就成了新君最大的眼中釘

雍正先是明升暗降,將僅有貝勒爵位的胤禩,升為廉親王和總理王大臣,但又不給他相應的許可權,還對他進行挖苦、嘲諷。為了測試胤禩以及朝臣的忠誠度,雍正還故意作出「退位讓賢」的姿態,將胤禩置於爐火之上。

接著,雍正開始打擊胤禩的支持者,胤禟被發配,不明不白地死了;胤?被圈禁;胤禵被解除兵權,罰去守皇陵;其他支持八爺的宗室、大臣,也被一併清理。

等到外圍勢力被清理完後,胤禩也走到了盡頭。雍正四年,胤禩被宗人府圈禁,隨即改名阿其那,還被按上四十款罪狀。

胤禩是被「起跑線」耽擱的皇子,也是一位有才能的人,連雍正也認可其才華「胤禩為人聰明強幹,才具優裕,朕深知其能辦大事」。他被打壓,並不是因為才能出眾,而是威望過高,讓天子不得不防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秋媚 的精彩文章:

古代龍袍為什麼不能清洗?
古代科舉的另一種考試形式——武舉

TAG:陳秋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