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探測器發現「第二地球」,適合移民卻被科學家制止,它將變成死星

探測器發現「第二地球」,適合移民卻被科學家制止,它將變成死星

人類一直在尋找宇宙中孕育生命的其他可能,除了地球之外,目前並沒有發現任何文明的存在。科學家們也試圖摒棄固有觀點,不再以陽光、空氣、水為重要的判斷標準,有了這樣的思路,人們或許會有更多的收穫。

與此同時,人們也沒有放棄尋找類地行星的存在,終於在最近找到了一顆與地球相似度極高的行星,科學家們將其稱為地球的「表哥」,學名為開普勒-452b。

據悉,開普勒-452b是位於天鵝座的一顆類地行星,它擁有385天的公轉周期,自轉周期也只比地球多了一點點。由於同樣與所處星系的恆星距離適當,開普勒-452b有適宜的溫度,水資源也因此得以保存。

這顆行星同樣圍繞著一顆恆星旋轉,並且處於宜居帶內,科學家們暫時無法確認這裡是否有較厚的大氣層存在。但該星球已經擁有60億年的歷史,很有可能已經孕育出了高等文明。

很多人對此抱有希望,認為我們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移居此地,但是科學家們卻打破了人們的幻想。

一方面,天鵝座距離地球1400光年,即便開普勒-452b與地球有極高的相似度,人們在沒有擁有光速飛行技術之前也無法輕易到達。以我們目前的速度,到達太陽系內的冥王星尚且需要9年,想要去遙遠的1400光年之外大約需要9億年,恐怕人類文明都不一定能夠突破這個極限。

另一方面,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開普勒-452b的重力大約是地球的兩倍。這一點看似比其他星球要好,但是也意味著人類在此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才能夠更好地活動,我們甚至需要改造自身的肌肉和骨骼,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星球特殊的環境。

由此可見,開普勒-452b即便是地球的「表哥」,也未必能夠在與火星的較量中勝出,畢竟「遠親不如近鄰」,更何況人類到達此地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開普勒-452b所處的星系內部很有可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恆星正在向紅巨星轉變,所釋放的輻射也許已經將開普勒-452b變為一顆死星,人類的探索也就失去了意義。

的確,1400光年的距離讓人類的探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宇宙正是如此奇妙,在更加遙遠的星際空間,或許還存在與地球一模一樣的行星,只是由於我們能力有限,至今沒有發現罷了。

筆者:三體-小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人類信息成功被接收,若無意外,2042年將收到地外文明的回復
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炸出」所有物質,那原材料來自哪裡?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