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拉屎即拉筋?排便養腸真的是個技術活!你做對了嗎?

拉屎即拉筋?排便養腸真的是個技術活!你做對了嗎?

「第二大腦」是21世紀醫學一個新的前沿領域。腸道和大腦之間的神奇聯繫正在被迅速發現,大家如何通過保養腸道實現健康長壽的願望呢?

拉屎即拉筋?排便養腸真的是個技術活!你做對了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腸是第二「大腦」 與神奇的「第六感」密切相連

體內三大屏障只有腸道最易保養

我們腸道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主要負責我們下意識的活動。

控制人類以及某些哺乳動物情感的五羥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種讓人情緒愉快的激素,95%是在腸道裡面合成的。

情緒的很大一部分受腸道神經系統影響,甚至,人類幸福感的體驗也依賴於從腸道這個第二「大腦」向上傳至大腦的信息。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和大腦之間存在一條以前未知的直接通路,可以實現快速的感覺官能通信,不依靠耗時費力的激素信號來傳遞信息。這項新研究首次發現,腸道和大腦之間存在直接的、近乎即時的通信。腸內分泌細胞不僅通過激素觸發器向大腦發送信號,而且通過神經突觸與大腦直接通信。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我們人體的機體有三大抵禦疫病的屏障,即胎盤屏障、血腦屏障和腸道屏障。胎盤屏障自我們出生之後已經失去作用,血腦屏障由於其構成的複雜性與精密性,保養起來也相對複雜。因此,腸道成為三大屏障中最容易保養的,由於其還兼職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所以常健康必須腸健康!

拉屎即拉筋?排便養腸真的是個技術活!你做對了嗎?


養腸飯後便前也要洗手

「飯醉」、「飯怒」皆傷腸

我們童年時期便受到老師家長「飯前便後要洗手」的教育,但是,對於保養我們的腸道而言,這些還遠遠不夠,飯後、便前大家也要洗手,以免有害細菌有機可乘。

保護腸道還要預防「飯醉」,這個名詞你也許陌生,但是提到下面這些癥狀你也許便會很熟悉了:如果你吃過飯以後,有想睡覺的衝動也就是所謂的「飯醉」。這是由於剛剛吃過飯,全身血液集中供向消化系統,腦血流量就減少,從而導致大腦活動興奮性降低,因此就想睡覺。這個時候如果吃了便睡對我們的腸道也不好,會影響腸道消化。於是,「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又成了很多讀者朋友的養生名言,但是走路的時間、方式有講究,一般要飯後20分鐘左右散步最好,邊走的時候邊要摩腹,對大家的腸道消化很有好處。

此外,大家吃飯也不要把壞情緒帶進來,因為食後發怒則食積,怒後即食則不化。西醫認為,發怒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作用於心臟和血管上,使胃腸中的血流量減少,蠕動減慢,食慾變差,嚴重時,還會引起胃腸潰瘍。所以,吃飯的時候無論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都不要動怒,以免影響消化,傷及腸道。

拉屎即拉筋?排便養腸真的是個技術活!你做對了嗎?

排便是個技術活

超過5分鐘無便意應結束

長這麼大,說你連拉屎都不會,你還真別急,排便真的是個技術活!

大家如有排便感覺明顯時要立即大便,入廁後專門排便,不要做其他事,尤其是不要玩手機,以免分散精力。要記住按照排便動作的規律性、科學性進行排便,在第一個排便動作完成後,應安靜等糞便從直腸上部下移,產生第二次排便感時,再做第二個排便動作。排便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對肛門造成損傷,應慢慢增加力量,順勢用力排糞塊。

上廁所時間不宜過長,如果蹲廁時間已超過5分鐘仍無便意感時就應結束。如果發生便秘、排便困難,用蠻力不僅不利於排便,反而可能給你的心腦血管增加壓力,許多心臟病患者都是在廁所突然發作的,就是因為用力不當,便便沒排下來,血管先爆了。在排便不暢的時候,適當提肛更有效。如果便秘癥狀比較嚴重應及時就診。

拉屎即拉筋?排便養腸真的是個技術活!你做對了嗎?


坐著與蹲著排便各有利弊

蹲著如廁比坐著如廁更有保健效果

馬桶如廁的優勢就是身體放鬆,容易防止意外,尤其是對於便秘的患者,如廁時間比較長,坐式如廁比較好。

蹲廁超過3分鐘即可直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易引發痔瘡,且病情的輕重與時間長短有關,時間越長發病幾率越高。

血壓高的患者坐著如廁也比蹲著如廁安全。但是對於正常的人而言,蹲著如廁比坐著如廁更有保健效果,也就是民間常說的「拉屎即拉筋」。

蹲著如廁,能拉伸人體的很多經絡,比如膽經、腎經和胃經等。如果採取蹲便的姿勢,肛門周圍肌肉會更放鬆,可以緩解大便梗阻的現象,而且下蹲的姿勢可以使腹壓增大,有助於順暢排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內參 的精彩文章:

37歲郎朗抱得美人歸,他如何減肥成功變成俊美男?

TAG:養生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