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菜根譚》三句話,三種修身大境界

《菜根譚》三句話,三種修身大境界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菜根譚》是一本論述修身處世、做人、應事的格言集,它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把深刻的道理平易地闡述出來,對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著潛移默化的力量,尤其是其中的修身思想更是值得品味。讀《菜根譚》,可以從中悟出做人修身的大境界。

「修鍊」的境界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

思立掀天揭地的功事,須向薄冰上履過。

這就是說,要想具有純金美玉一樣的品德,一定要經歷烈火般的鍛煉;要想做出一番大事業,一定要經歷如履薄冰的艱難。

無論是「從烈火中煅來」還是「須向薄冰上履過」,都是修身需要而且必須經歷的過程,所謂「烈火煉真金」「不經風雨不見彩虹」說的也就是這個理。從另一方面講,「精金美玉的人品」和「掀天揭地的功事」是互為條件、互為動力的辯證關係,沒有「精金美玉的人品」就不可能成就「掀天揭地的功事」。

或許,有人不具「精金美玉的人品」,因為其他原因而一時成就「掀天揭地的功事」,但最終只是曇花一現。因此,人必須步入「修鍊」的境界,勇於經受烈火洗禮,敢於直面薄冰考驗,才能真正把自己修鍊成「精金美玉」的真身。

「清風」的境界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焰冰競;

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菜根譚》中的這段話告訴人們,將世間的凡俗紛擾放到一旁,心中就沒有各種慾望或是人情冷漠的煎熬折磨;消除心中的吝嗇醜陋,就好像置身於清風明月中。

縱觀當下一些事件不難看出,為什麼有的人在「溫水煮青蛙」中慢慢地失去了警惕,為什麼有的人在貪腐的泥潭裡不能自拔,為什麼有的人發展到喪心病狂的地步,關鍵是他們胸中有「火焰冰競」「鄙吝醜陋」,結果一步錯,步步錯。所以,修身是人們的「必修課」,只要具有「撥開世上塵氛」的胸襟和勇氣,就能夠做到「胸中自無火焰冰競」,就能「消卻心中鄙吝」,進而達到「清風明月伴君行」的高境界。

「溫暖」的境界

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

念頭忌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

《菜根譚》中這段話從自然現象引申到社會人間,意思是說,一個胸懷寬廣、仁厚的人,就如同溫暖和煦的春風孕育著萬物,萬物因為其關愛而充滿生機;一個心胸狹窄、刻薄的人,就像呼嘯的北風、陰冷的冰雪一樣使萬物凝凍,萬物因遭其摧殘而枯萎、死去。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告訴人們,修身如能達到「春風煦育」的理想佳境,那麼萬物便「遭之而生」;反之,如果不修身,那麼,人「念頭忌」,如同「朔雪陰凝」,導致萬物「遭之而死」。可見,修身和不修身,是兩個冰火境界,修身一旦「溫暖如春」,人便有了激情,有了狀態,有了向上的力量,這樣人間才能充滿愛,才能四季如春。

歷史和現實證明,唯有「修身」,方能正心、養性、育德;唯有修身,方能立志、明事、律己,既無他途可行,又無捷徑可言。有閑之時,讀一讀《菜根譚》,想必會大有裨益。

本文原載於《解放日報》(作者倪玥玥),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小時候郎朗上口的6首詩詞,你可還記得?
穿越到大宋做地方官,看看你能活到第幾集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