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唐詩三百首》中許渾三首傳世之作,開篇兩句就足夠出奇

《唐詩三百首》中許渾三首傳世之作,開篇兩句就足夠出奇

許渾,字用晦,丹陽人。唐文宗大和六年(832)進士。曾任監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等職。後因病辭官,居丹陽丁卯澗橋村舍。他目睹當時朝政腐敗,曾作詩寄慨。他寫的許多懷古詩,其中有的是因感於唐王朝衰敗將終而發的,所以《唐才子傳》說他是「慷慨悲歌之士」。他的詩全部是近體,以律詩居多。在藝術形式上他能大致達到用詞圓妥,對仗工整。內容多是敘寫個人生活經歷,多消極退隱之思,很少有高遠而能驚動讀者的作品。《唐詩三百首》中許渾三首傳世之作,開篇兩句就足夠出奇。

1、《咸陽城東樓》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這首詩當是作者在唐宣宗大中年間任監察御史時寫的。這時朝政更加腐敗,農民大起義即將發生。作者在這首詩中抒發了他預感到李唐王朝將要滅亡時的隱憂。首聯寫一登上咸陽古城城樓眺望,有感於秦、漢之滅亡,即覺愁緒滿懷,眼前所見景物也是一片荒涼。

頷聯著重寫自然界即將發生急劇變化,用以象徵唐王朝處於大變動前夕的政治形勢,進一步說明了首聯所示「愁」的由來。頸聯就描繪眼前景物,隱寓著對曾在此建都的秦、漢王朝的憑弔之意。末聯對唐王朝日薄西山,表示惋惜而又感到無可奈何。全詩在寫景中敘事抒情,形象鮮明生動,寓意深遠。而「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尤為歷代所傳頌的名句。

2、《汴河亭》

許渾

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崑崙一派流。

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

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

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

這首詩當是作者在南遊中經過汴河時寫的。詩的首聯點明隋煬帝為了東遊廣陵而鑿開汴河。二、三兩聯極寫煬帝遊樂隊伍聲勢之大。末聯指出楊廣不恤民力荒淫奢侈的下場,深含諷刺。在詩里,作者對隋煬帝的荒淫腐朽和亡國下場的諷刺性描寫,實際上是有感於晚唐政治腐敗、統治者生活奢靡的現實而發的,感慨中隱含勸戒之意。

3、《漢水傷稼》

許渾

西北樓開四望通,殘霞成綺月懸弓。

江村夜漲浮天水,澤國秋生動地風。

高下綠苗千頃盡,新陳紅粟萬廒空。

才微分薄憂何益,卻欲回心學釣翁。

郢州地處漢水北岸,作者在這裡任刺史。《漢水傷稼》所寫的就是郢州某年秋八月的一次嚴重水災,它反映了封建社會水利失修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和作者雖然對人民有所同情,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論語》10句講透為人處世,經典現實,道盡人性
《道德經》中的十句千古名句,品讀經典,學習智慧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