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淚目,這……都是我們的國產「青春」啊!

淚目,這……都是我們的國產「青春」啊!

攜手走過了路途上的艱難與坎坷

見證了中國動漫的滄桑與曙光

如今,中國動漫百年

而我們依舊年輕

這些陪伴你我童年的經典

也化作珍藏在時光膠囊里的成長印記

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

……

1

中國人向來都是幽默的。

從記錄魏晉人物風度的段子書《世說新語》,

到明代馮夢龍的《古今笑史》,

清代的《笑林廣記》,

有趣搞笑的人實在太多,

東方朔,蘇東坡,徐文長……

這些段子手們的故事,

也同時在滋養著中華文化。

而中國畫從工筆到寫意的轉變,

慢慢也在有趣好玩起來。

宋朝有個畫家叫梁楷,

是水墨大寫意的開創者,

他的畫風是這樣的:

仙人長得丑歸丑,

但莫名覺得好萌,

這明明就是一張漫畫好嘛。

在宋朝,

還有一個人被日本人奉為畫聖,

他叫牧溪,

是個畫畫的和尚。

這張《六柿圖》

現在是日本國寶,

日本美學的精神之源,

說實在的,

這樣的六個柿子,我也會畫……

到了明末,

真正的水墨藝術之父出現了,

他就是畫怪魚怪鳥的八大山人。

同時又很宅,

很想吐槽又不敢,

於是孵化出一個翻白眼鳥兒的IP,

並籍此影響中國畫壇數百年。

八大山人影響的人里,

有一個叫齊白石,

於是齊白石也開始了畫漫畫:

加上水墨大寫意的肆意,

讓齊白石在漫畫的道路上,

越走越遠。

要等到1925年,

有個帶著圓框眼鏡面容慈祥的大叔,

開始在報紙上發表小畫,

並命名為「子愷漫畫」,

他就是中國漫畫之父豐子愷。

豐子愷的漫畫介於「國畫」與「漫畫」之間,

既有人間的情味,

又有塵世的疾苦。

溫情與幽默共存。

豐子愷說過:「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沒想到豐先生也是寫心靈雞湯的大師呢。

豐子愷的老師是弘一法師,

但他畫漫畫的風格,

卻是啟發自日本的藝術家竹久夢二。

豐子愷先生的漫畫,

借鑒了竹久夢二的簡潔抒情溫暖,

又加入了更多水墨韻味,

以及人間情味世俗生活。

獨具風格,面目一新。

子愷漫畫一出,

風靡中國大地,

由此開啟中國動漫百年波瀾壯闊的發展史。

影響波及至今,

仍有許多喜愛子愷漫畫的粉絲。

幾乎與此同時,

大批的漫畫家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感召,

紛紛拿起畫筆,

以漫畫為武器,

針砭時弊,反映民生。

其中就有張樂平先生和他的《三毛流浪記》

既有日常生活的小趣味,

更有人間疾苦,悲歡離合。

成為那個時代顛沛流離最真實的記錄。

張樂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記》是如此深入人心。

以至於可以和蔣兆和先生的《流民圖》一起,

並稱「文藝為人民」現實主義創作的兩大巔峰。

而蔣兆和,

就是對著鏡子,

把自己畫成「杜甫很忙」的那位老先生:

建國後,

一大批從水墨中來的漫畫家,

如葉淺予、華君武、方成、丁聰等等,

繼續以漫畫針砭時弊,謳歌美好,

形成一個中國漫畫大發展的巔峰。

2

而連環漫畫的發展,

也是迎來了大發展時期,

在那個時代,

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

陪伴我們成長的,

是一本本連環畫小人書。

1962年,趙宏本、錢笑呆畫的這本《三打白骨精》小人書,

對後來的動漫和影視產業有著深遠影響,

無論後來的大鬧天宮,

還是1984版的《西遊記》,

人物形象基本都是參照著這本小人書來的。

說起《西遊記》,

我們不由想起了中日合作的《鐵扇公主》,

那是1940年代,

中國萬氏兄弟的動畫電影《鐵扇公主》,

曾走出國門,

成了日本大熒幕上的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

人擠人的放映室里,

有一位14歲的日本少年看得心潮起伏,

他叫手塚治虫,

看完了這部來自中國的黑白動畫片,

給了這位學醫少年的心猛烈一擊。

從此開始了漫畫之路。

後來,他有一個稱號,日本動漫之父。

製作《鐵扇公主》的萬氏兄弟,

有一個特別牛的,

叫萬籟鳴。

阿童木之父手塚治虫(右)終於見到了偶像,

《鐵扇公主》導演萬籟鳴(左)。

萬籟鳴之所以牛,

是因為《鐵扇公主》不是他的人生巔峰,

《大鬧天宮》才是。

是中國動畫片鼻祖萬籟鳴的夙願,

為此他還專門請來國畫大師張光宇,

來做造型設計。

從左到右,經過四輪設計,

才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

58年前的《大鬧天宮》,

依然獲得豆瓣9.2的高評,

超越99%的動畫片。

這實在是一個無法逾越的巔峰。

張光宇幾易其稿,反覆琢磨,

最後為觀眾們呈現了這樣一個美猴王形象:

臉型上大下小,白色做底,中間有個大紅雞心,上面配兩根較粗的綠色眉毛,好似一隻大桃子,十分醒目,旁邊兩腮長滿棕色猴毛,嘴角兩旁有湖藍色細彎線,以突出猴腮向內吸進。它身穿鵝黃色上衣,配黑色斜襟腰圍,橘黃色底上有幾個黑色圓點的豹皮短裙,紅褲子、黑靴子,脖子上圍一條灰綠色圍巾……

定稿後的孫悟空形象,

得到了萬籟鳴導演的「神采奕奕、勇猛矯健」的八個字的讚美。

還手繪了孫悟空和阿童木的「合影」,

祝願中日兩國永遠友好。

已經留在了一代代人的心中,

成為中國動畫史上的豐碑。

整部動畫,從人設到動作,從腳本到音樂,

都是世界頂級水準。

對於許多人來說,

《大鬧天宮》已經成為一種情結,

孫悟空也成了記憶里不可代替的角色。

因為它,

我們小時候想做一個英雄的夢想開始在心裡生根發芽。

看過一個回答說:

外國人問我為什麼喜歡孫悟空?

我回答:超人,鋼鐵俠,美國隊長為你們維護正義七八十年,而孫悟空為我們斬妖除魔五百年。你們有很多英雄,我們只有它一個。

可不僅僅只是一部《大鬧天宮》。

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正式成立,

中國動畫片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時代,

《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牧笛》《小鯉魚跳龍門》《驕傲的將軍》《漁童》《孔雀公主》

佳作層出不窮。

開始影響中國動漫

《蛙聲十里出山泉》的小蝌蚪,

動了起來。

《小蝌蚪找媽媽》

拿下了戛納的榮譽獎。

讓另一個日本少年看傻了眼,

此後,他迷上了「中國學派的動畫電影」,

開始畫自己的漫畫,

畢生都在追求,

這種充滿留白的飄逸空靈之美。

後來,還帶著《風之谷》的膠片作為禮物,

來中國「朝聖」,

他叫宮崎駿。

那個年代的中國動畫,

處於巔峰和鼎盛時期。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

滿滿的中國風,

敦煌舞蹈、壁畫、圖騰,

還有青銅器、金文,讓人目不暇接。

《三個和尚》

韓羽先生的極簡畫風,

至今無人能夠超越。

那時候的藝術家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才給我們呈現了這麼完美的動畫。

《山水情》

是了中國水墨動畫片的絕唱,巔峰的句號。

製作者用真實的攝影機在連續高速攝影下拍攝水墨渲染的過程,

再把它組建到鏡頭裡。

經過測試以後,就請畫家在玻璃上作畫,

而攝影師則把畫家的人影隱掉,

然後就能看到宣紙上水墨渲染的過程。

《山水情》里沒有對白,只有古琴聲,

其詩一樣的氣質、幽遠清淡的畫面,

讓觀眾們對《山水情》念念不忘、無法割捨的原因所在。

後來,

就是日本動畫影響中國的時代,

1990年代起,

一大批優秀的外國動畫片陸續強勢登陸中國。

《哆啦a夢》《聖鬥士星矢》《變形金剛》《七龍珠》《美少女戰士》《灌籃高手》《海賊王》等等,

讓那個年代的小孩子應接不暇。

中國年輕的動漫創作者們,

受到歐美和日韓漫畫的影響,

開始了模仿和追隨之路,

國風動漫,漸入困境。

3

然而,事情正在改變。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

國漫現在已經不再是「寂寞的園地」,

它早已成為文化場域里極重要的一股力量,

被世界刮目相看。

就在這個六月,由國務院新聞辦、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從水墨中來——中國動漫日本行」活動,將在日本大阪、神戶、奈良舉辦中國動漫百年藝術巡展,以及中日動漫文化的交流活動。

這是中國首次官方的動漫文化日本交流活動,帶去了不少中國新時代動漫的代表作。

今天,

無數的中國動畫人,

沒有放棄我們的夢想。

比如,《大聖歸來》

沒有宣發經費,全靠「自來水」,

這部燃爆的《大聖歸來》,

超越《功夫熊貓》票房紀錄,

成為內地影史上最賣座動畫電影。

前五年自費,後來靠眾籌才得以上映,

作為全球首部西遊題材3D動畫電影,

在戛納創下中國動畫電影海外最高銷售紀錄。

之後,是《大魚海棠》

把中國風體現的淋漓盡致,

是中國動漫里程碑式的突破,

受到一眾好評。

再比如,

今年,突然逆勢獲得好評的《白蛇緣起》

《白蛇:緣起》

是兼具票房與口碑的動漫電影,

「我們一開始在想,

這個題材在結合年輕化的定位時,

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用創新的方式

呈現傳統題材、傳統故事、傳統人物。」

《白蛇:緣起》製片人、追光動畫製片人崔迪表示,「在創作這部作品的過程中,團隊成員不斷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空間,用極致的東方美學和具有現代感的敘事方式,呈現出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敢於探索等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美好精神品德」。

《白蛇:緣起》也將作為此次「中國動漫日本行」的重點展播電影。

有更多優秀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滋養下,

開始創新和突破的國漫作品,

畢竟,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這次中國動漫日本行,

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優秀作品:

《飲湖上初晴後雨》

《斑羚飛渡》

《美麗的森林》,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衝破天際》

此次參展動畫片合計86部。

有探索性的獲獎無數的水墨動畫短片,

也有在網路上受到熱烈追捧的人氣作品。

除了動畫作品,

此次還有50部經典的漫畫參展,

說起來,

這些作品大家可能都相當熟悉了:

蔡志忠先生,

這次的參展作品,

是水墨味道極濃的《封神榜》

朱德庸先生,

參展作品是扎心的《大家都有病》

《人間四月天》

這張林徽因,

畫得實在不能太美,

金城先生是資深連環畫名宿,

後來創辦大家熟悉《漫友》雜誌,

還是「動漫」一詞的創造者。

老樹畫畫妙,

你若不知道,

快來瞧一瞧。

《老夫子》

三個男人的故事,

也是一代人的回憶。

長年腦洞大開,

長年思如潮湧,

絕妙佳作無數。

《鏢人》

燃爆的許先哲漫畫,

《鏢人》被NHK稱為「世界級的中國漫畫精品」。

《和女兒的日常》

充滿人間溫情,

讓帶娃不再苦惱。

《小林漫畫》

哭著哭著就笑了,

笑著笑著就哭了,

道盡人間喜樂哀愁,

以漫畫療愈人心。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擼貓必備,吾皇與巴扎黑。

《木蘭》

ICC國際漫畫家大會插畫金獎得主,

作品走向全球。

《老街的夏天》

瑣碎時光里的浪漫詩意。

《中國女孩》

中國風手繪動漫的先行者,

獲獎無數。

《松風》

早稻是《風語咒》《大聖歸來》海報的設計者,

傳說中的「野獸少女」,「天才少女畫師」。

《洛神賦》

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插畫獎金獎得主。

中國動漫百年

是傳統與現代的彙集

是開放與尋根的交融

一百年過去了

中國創作重新盎然屹立在

世界動畫和電影舞台上

我們依舊年輕

這是中國的

也是世界的

— THE END —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食器,心有靈犀
這才是有逼格的曬娃方式,攝影師媽媽用八年把全家拍成了「世界名畫」!暖哭億萬網友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