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先行,韓國推製造業復興計劃,欲躋身「製造業全球四強」

人工智慧先行,韓國推製造業復興計劃,欲躋身「製造業全球四強」

韓國政府希望通過製造業的全方位升級,實現產業改造的終極目標。

19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訪問位於韓國京畿道安山的「智能製造創新中心」時宣布將2019年定為「韓國製造業復興」元年,並將推出製造業復興願景計劃,幫助韓國政府及產業界積極應對外部變化,力爭使韓國躋身全球製造業四大強國之一。目前,以出口規模來計算,韓國製造業排名全球第六。

許多韓國專家認為,韓國製造業正面臨「無改革、毋寧死」的重要時刻,這些措施也成為韓國製造業近年來最重要的「自我救贖」。

人工智慧先行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文在寅演講中共提及「創新」32次,其次是「人工智慧」(AI)、「先導」及「研發」。

文在寅提到,在過去的數十年間,製造業一直是韓國經濟的根基,並貢獻了近九成的出口額和近八成的創新成果,同時也作為韓國就業市場的中堅力量,支撐起每一個韓國民眾及家庭的生活。但目前隨著全球經貿環境的變化,挑戰正在不斷加大,這也導致韓國製造業無法再以「追隨者」的心態發展。

文在寅表示,目前韓國製造業已經處在「或繼續前進,或被時代淘汰」的重要臨界點。他強調,即便是在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時代,製造業仍然將是經濟的重中之重,因此韓國政府將從製造業入手,為處在停滯狀態的韓國經濟注入活力。

為此,文在寅宣布,韓國政府將推出製造業復興願景,這將意味著韓國製造業將迎來巨變。文在寅提出,截至2030年,韓國製造業的平均附加價值將從目前的25%提高至30%,新興產業所佔據的比重從16%提高至30%,並將韓國擁有的核心競爭力的全球頂尖企業數量在目前的基礎上再翻一倍。

具體而言,韓國政府決定重點實施四大戰略:以智能化、生態友好型和融合方式創新產業結構;以創新產業取代傳統產業;以挑戰為中心重組產業生態系統;強化政府在支持投資和創新方面的作用。

文在寅提出,目前存儲類半導體產品是韓國製造業的「王牌產品」,但自此韓國製造業就未能再推出領先於全球的產品,由此導致全國產業鏈的脆弱性。在面臨價格變化及市場變動時無法及時應對,為此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將投資8.4萬億韓元(495億元人民幣),用於非存儲類晶元、未來移動交通和生物技術的研發,而韓國政府預計,該投資計劃也將帶動企業層面總計180萬億韓元的投資。

此外,文在寅表示,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中國、美國、日本等主要國家的「必爭之地」,並將成為引領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重要利器,由此韓國將在今年年內推出首份國家級人工智慧發展戰略。截至2030年,韓國還將推出2000家基於人工智慧的工廠,為此韓國政府將積極開放政府數據,由此建立數據中心,以支持基於人工智慧的服務,並促進關鍵軟體、機器人、感測器和設備等智能製造設施的發展。

另外,韓國還將進一步向「環保型國家」靠攏,政府計劃從2020年到2025年投入3850億韓元的研發資金用於製造業的革新。韓國政府計划到2030年銷售85萬輛氫汽車。

同時,文在寅表示,韓國政府還將打破政策壁壘,增加優惠條件以吸引優秀外資,鼓勵本土企業在韓國國內投資。

結構性危機

在韓國提出製造業復興的背後,是製造業的結構性危機正在外溢到韓國經濟的各個鄰域。

韓國銀行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韓國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4%,低於此前預期,且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5月韓國出口額重挫9.4%,已經連續6個月下跌,其中佔據韓國製造業出口「半壁江山」的半導體出口額同比跌幅更是接近20%。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院長李載榮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韓國經濟正在面臨結構性的挑戰,其中很大因素是韓國製造業未能夠在存儲類晶元以後,發掘出更多具有可增長性的新興產業,且原有的優勢產業也正面臨來自全球的挑戰,因此在某一個產業面臨結構性調整後,很難尋找到替代的產業。

同時,根據經合組織(OECD)的數據,2017年,韓國企業在技術研發層面所投入的金額為56萬億韓元,位列全球第五,國內生產總值(GDP佔比更是達到全球第一。但投資的效率僅為全球第28名,且有近八成的研發資金投入到電子、半導體及汽車三個行業。同時,政府研發項目的成功比為98%,這也就意味著韓國政府所履行的研發項目大多數為短期性,且風險較低的產業。

褒貶不一

製造業復興願景發布以後,多家韓國行業協會及企業發表聲明,表示歡迎。韓國大韓商工會議所、韓國貿易協會、韓國經濟人總聯合會等經濟界組織均表示,政府的規劃契合了時代的發展需求,並認為願景將成為推動韓國製造業新陳代謝,為韓國經濟提供新活力的重要措施。

不過,也有一些聲音對於韓國的「製造業復興願景」提出了質疑。

此前,作為主管部門的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成允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目前韓國製造業的地位在國際上並沒有被廣泛認可。不過,鑒於目前韓國製造業的出口額位居世界第六,他認為,通過改善製造業的附加價值、製造業中智能製造所佔據的比重,以及韓國製造業產品在全球的銷售情況,將成為判斷韓國是否能成為製造業四大強國的重要指標。

韓國經濟研究院整合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權威機構報告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目前韓國雖然在創新指數等部分指標上躋身全球前十,但是在外資投資、稅收及政策壁壘等層面則遠遠落後於中國、美國及歐洲等主要經濟體。

成允模表示,製造業復興願景並沒有就具體創造多少工作崗位制定具體的目標,這主要源於每個產業所面臨的現實狀況不同,應當對於不同的產業「對症下藥」,而不是盲目追求量級增長。

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比於韓國政府此前推出的多輪復興製造業的計劃,本輪計劃在具體的預算和投資方面披露的信息比較少,且許多措施與韓國政府此前提出的構想相重複,「例如,擴大貿易保險基金規模,幫助外向型中小企業應對國際市場的變化一事,在2018年12月提出的製造業振興戰略就有所提出。」

李國憲還認為,目前韓國十大企業的內部提留金規模已經達到近250萬億韓元,相較於去年同期增長一成,這也代表著韓國企業認為,並沒有更多值得投資的行業及相關產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模擬炒股平均月收益50%,怎麼在實盤中虧成了狗?
小米集團股價接近腰斬,公司回購1102.94萬股B類股份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