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比關羽還厲害的斜杠青年,不但助魏晉滅掉東吳還能注釋《左傳》

比關羽還厲害的斜杠青年,不但助魏晉滅掉東吳還能注釋《左傳》

「孔夫子關夫子萬世兩夫子,修春秋讀春鞦韆古一春秋」,這副對聯可謂絕妙,說的是孔子作春秋,關羽讀春秋的事。在三國時代,關羽由於武藝高強,義薄雲天,故而被人們尊為「武聖人」。關羽有一個特點,就是愛讀《春秋》。那麼《春秋》究竟是一本什麼書呢?

一般認為《春秋》為孔子所作,我們常說「春秋筆法」,就是形容其用筆曲折而內含褒貶之事。總之按照漢代經師的理解,《春秋》是孔子通過對歷代君王以及時君進行褒貶來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描繪的一部革命書籍。關於《春秋》,我們是直接讀不懂的,必須藉助《公羊傳》、《谷粱傳》和《左傳》來理解。而《左傳》在歷史上流傳最廣。說起《左傳》,還和三國時期的一位將領有關,經過他注釋的《左傳》成為經典文本,對後世影響深遠。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一位武將注釋《左傳》,這畫風怎麼也不搭。關羽我們還能接受,人家也不過就是讀讀《春秋》嘛?這就不得不讓我們好奇,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圖1 杜預(222年-285年),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人

說起這位將領,名聲自然是比不了關羽。但他文武雙全,多才多藝,是一位典型的斜杠青年。就這點來說,比關羽還牛。這位青年不是別人,就是那位滅掉東吳的晉朝大將—杜預。

杜預,生於222年,卒於285年,活了63歲。雖說短點吧,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杜預就屬於這樣的人。他的祖上也是非常之牛,祖父杜畿是曹魏名臣,曹丕時做到尚書僕射,被封為亭侯。而杜預的父親杜恕則比較耿直,由於彈劾曹真弟弟曹璠,故而被迫辭職隱居。後來又遭到曹爽等人的加害,但由於與司馬懿的姻親關係,故而在「高平陵之變」後獲免於難,最後老死在章武郡。

圖2 曹爽(?-249年)

杜預雖然生在這樣的顯宦世家,但並非紈絝子弟,反而是一個勤奮上進的「四有青年」。他從小就博覽群書,對經濟、政治、曆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多種學科都有研究,所以人們稱他為「杜武庫」。即是誇他肚子里貨多,像武器庫一樣陳列著各種兵器。但他最喜歡的還是讀《左傳》,自稱有《左傳》癖。在曹魏時期,由於父親被打壓,所以一直未被重用。

直到司馬昭當政時,為鞏固勢力,決定啟用一批世家大族。於是,杜預和羊祜、山濤等人被司馬昭重用。由於他的出色表現,很快就受到司馬昭青睞,於是把他妹妹嫁給杜預。這下子,杜預成為了司馬氏集團的核心成員,此後平步青雲是早晚的事。不久後,魏軍伐蜀,杜預作為鍾會手下在軍中效力。後來由於鍾會被亂兵殺死,他憑藉自己的機智躲過一劫。

圖3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

咸熙元年(264)7月,司馬昭令荀勖、鄭沖、裴秀等人改制禮儀、刑律、曆法,杜預也參與其中。這部律法即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晉律》,上承《漢律》,下啟《唐律》,對後世影響極大。而杜預便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其中的註解都是由他完成的。唐人對之評價甚高,認為「實曰輕平,稱為簡易」。之後,他屢次向朝廷諫言,幫助朝廷改革多項措施。他對科學研究也非常感興趣,竟然複製出失傳已久的欹器,還設計橋樑。發現當時曆法有誤差,於是自己修訂了《二元乾度歷》,經過驗證,準確無誤,所以通行於世。

其實這些都是小兒科,最重要的還是他注釋《左傳》。他所撰寫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共三十卷,被收錄於《十三經註疏》中,成為後世閱讀《左傳》的權威注本。

圖4 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當然以上說的是他的多才多藝,其實他的武略也是非常厲害的,單舉一個例子就夠了。咸寧五年(279),晉武帝發動20多萬大軍,兵分六路,大舉伐吳。當然這一次,杜預沒有當主帥,只是西線指揮,主要任務就是取江陵、占荊州。尤其是江陵,他採取圍而不攻的戰術,切斷江陵與外部的聯繫,並派遣一部分兵力佔領沿江城池。最後,又巧使計謀,混入江陵城中,活捉都督孫歆。之後,又很快拿下荊州,配合大軍向吳都建鄴逼近。但是當時天氣逐漸轉熱,大部分將士都是北方人,水土不服,染上了疾疫,想要等到冬季進軍。這時候杜預覺得機不可失,於是力排眾議,向大家說道,打仗不能畏難,就像劈竹子一樣只要劈開上面幾節,下面自可迎刃而解。經過他的苦口婆心,眾人被他說服,一鼓作氣向建鄴進軍。果然如他所料,戰爭勢如破竹,建鄴很快被拿下。在此次滅吳戰役中,杜預居功至偉,發揮了重要作用。

說來也弔詭,據《晉書》記載,杜預不會武功,甚至騎馬也不行、射箭更是糟糕。但朝廷每有軍事活動都要他參謀規劃。每次伐吳,只要有杜預,就必勝。所以吳人對之恨之入骨,知道他有大脖子病,於是便給狗戴上一個水瓢,上書「杜預頸」三字,然後砍掉泄憤。

圖5 晉滅吳之戰示意圖

滅吳之後,朝廷派杜預治理荊州。由於他功勛卓著,受到當地人民的擁戴,尊為「杜父」,並歌頌道「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但這也遭到了朝廷權貴們的妒忌與陷害,於是他不得不自黑,貪一些財物來賄賂他們。公元285年,杜預被調到中央政府擔任司隸校尉,到達鄧縣時,突然病故,年僅63歲。聽到噩耗後,司馬炎甚為傷心,追贈他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為其謚號成侯。

後人對於杜預評價甚高,庾信說他「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生平,並有著書,咸能自序。」姚思廉也評價他「昔鄧禹基於文學,杜預出自儒雅,卒致軍功,名著前代。」

圖6 杜預墓

總之,後人對於杜預的認可度極高。我們將其放在整個三國歷史上,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牛人。他多才多藝,文韜武略無所不備,可謂是地地道道的斜杠青年。從杜預的身上,我們也能夠看出一個時代的縮影。我們之所以喜歡三國,是因為這是一個群英薈萃,一個牛人云集,一個滿是巨人的時代。在他們之間,展開鬥智斗勇,顯示著智力與武功的精彩角逐,一幕幕皆是高潮。當謝幕之後,再不曾出現如此令人心潮澎湃的一個時代。

文:甪里先生

參考文獻:《晉書》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雍正兩次對陣西北叛亂,為何敢重用年羹堯而避忌同為漢將的岳鍾琪
所向披靡的奧斯曼帝國,為什麼會在勒班陀遭遇慘重失敗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