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否對事實有基本尊重是能否被稱為媒體的關鍵︱致讀者信

是否對事實有基本尊重是能否被稱為媒體的關鍵︱致讀者信

一家資訊傳播機構是否值得信賴,不在於你被貼了標籤是「彭博社」,還是「自媒體」,而在於你是否對事實有基本的尊重,在於當流量獲得與事實基本面有衝突時選擇尊重事實,還是吸引眼球。

文︱王樹一

圖︱網路

近日,探索科技(techsugar)地方產業盤點系列文章之一《無錫集成電路的今天,離不開棉花巷的奇蹟》(以下簡稱「無錫奇蹟」)引發較多關注,很多在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奮鬥過或奮鬥著的讀者在文末留言,有的回憶當年崢嶸歲月,有的指出我們描述不當的地方。

而先後擔任過華晶電子、華潤微電子總工程師的滕敬信先生還專門給我打了一個電話,並發給我們一個完整的文檔,指出「無錫奇蹟」一文存在的錯誤,以及他的修改建議。

讀者的反饋,特別是滕敬信先生的諄諄教誨,讓探索科技(techsugar)編輯團隊既感動又愧疚。我們感謝每一位讀者的認真反饋,並將諸位的意見紀錄下來,作為我們內容工作的參考案例,時常回顧,以免再次辜負讀者的信任。

在此,我也對滕敬信先生,以及其他關心探索科技(techsugar)的讀者,做一個統一的答覆。既向讀者表明我們規範內容產出流程的決心,也歡迎讀者對我們繼續監督,以共同將探索科技(techsugar)打造成為值得信賴的科技諮詢傳播平台。

是否對事實有基本尊重是能否被稱為媒體的關鍵

在探索科技(techsugar)剛成立時,我每次都和別人解釋,探索科技不是自媒體,我們要做一家「正經的機構媒體」。但是到現在我反而不再解釋,一家資訊傳播機構是否值得信賴,不在於你被貼了標籤是「彭博社」,還是「自媒體」,而在於你是否對事實有基本的尊重,在於當流量獲得與事實基本面有衝突時選擇尊重事實,還是吸引眼球。

探索科技(techsugar)編輯部有一個信源黑名單。由於行業及職業原因,對於黑名單中信源發出的資訊,我們也一樣會關注,但幾乎都不採信。探索科技(techsugar)的基本目標是希望能讓讀者將探索科技與黑名單信源機構作出明確區分,能夠為讀者提供可供參考的行業資訊。

但是很遺憾,在地方產業盤點系列及龍頭公司盤點系列內容產出流程上,我們存在嚴重缺失。

主要問題暫列如下:

第一,所有內容均來自於現成材料,未對當事各方做採訪。

第二,對於採信材料的研究不夠深入,在關鍵時間點及事件描述上與實際狀況有出入。例如,原文描述1977年初742廠從「日本東芝」引進彩色顯像管生產線,但騰先生指出,742廠並未引入顯像管生產線,引入的是彩色電視機用雙極型集成電路產線。另一個例子,「無錫奇蹟」一文原描述:「1985年,第一塊64K DRAM在「742」廠試製成功」,滕先生指出,此時742廠已經改製成為無錫微電子聯合公司。

第三,在對歷史背景知識不夠清楚的情況下,擅自推論。「無錫奇蹟」一文有描述742廠在60年代剛被四機部接管時,為了發展半導體,「到處學...到處拉攏人才」。滕先生指出,當時處於計劃經濟時代,有嚴格的戶口限制,人才是國家調配,所以拉攏一詞顯然不妥。我查了一下,這一段在《篳路藍縷 不忘初「芯」----寫在王洪金先生「終身成就獎」頒獎慶典活動》一文中也有描述,其描述無疑更為準確:「四機部接管以後,國家每年都有一定的投資,也逐步配備、增添了一些設備,但是按照四機部的要求:停止小商品生產,進行半導體管的專業生產。對此,企業的技術能力還是薄弱的,因此工廠通過採用學習兄弟單位技術、引進技術人員、自己動手搞革新等手段,逐步使企業產品品種得到擴大。」

上述問題暴露出我們在內容產出流程上的不嚴謹、不認真、不負責,偏離了幫助讀者接近事實真相的路線。作者亞亞君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作為探索科技(techsugar)編輯團隊總負責人,我未做認真審稿就核准發布,應承擔由於該文不嚴謹而對讀者產生誤導的全部責任。

網路流行語和行文風格

除上述問題,滕先生也對「無錫奇蹟」一文的文風及用詞習慣給出了他的看法與建議。他表示:「寫產業發展史要力求嚴謹、求實,不能像寫武俠小說一樣,否則就有戲說感。」

對於滕先生這句話我完全贊同,但對亞亞君的行文風格與用詞習慣,我與滕先生有不同的看法。

有趣的表述不代表戲說,《明朝那些事兒》雖然行文跳脫,喜歡灑狗血,有時候形勢大於內容,不是典型寫史方式,但在基本史實描述上,並未有太多硬傷。

以我有限的媒體資歷來觀察,有趣化表達--或者說去枯燥化表達--的趨勢持續受到歡迎。這一方面是市場的需求,用戶自然喜歡看更流暢、更生動的文章;另外一方面也是內容產出者的努力,對於職業內容產出者,經常面臨所需要描述的內容與過去的產出大同小異的情況,而如果去努力嘗試更豐富的表達方式,顯然是為讀者和自己更負責的做法。

對於非新聞報道類原創,探索科技也鼓勵在不違背事實的基礎上,去做合理地優化與演繹,以實現更生動、更有趣的表達。

當然,作為一名內容產出者來講,我的文風偏於保守,也在正式發布的文章中竭力避免「網紅詞」。

之所以減少使用網路流行語,我主要出於以下三點考慮:

流行意味著有時效。很多流行語時過境遷之後再讀,會顯得突兀與不合時宜,有時候甚至自己都不清楚想表達的什麼意思。

網路流行語使用常見的一個弊病是語義擴大化,什麼事情都用那最火的幾個詞來描述,如果慣於這樣的表達方式,最終可能會降低精確表述的能力。

雖然藉助網路力量,網路流行語傳播範圍極大,但我仍將之視為亞文化。多數網路流行語並不能成為通用表達,只存在於對該流行語背景、應用場合了解的圈子裡面,濫用網路流行語容易自設傳播障礙。

當然,我不強制探索科技(techsugar)編輯團隊按照我的行文風格與用語習慣來統一化,內容產出需要多樣化才有生命力,而且語言本身一直在進化,完全杜絕網路流行語,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通常意味著死氣沉沉。

我寫的大部分東西嚴肅多於有趣(換個詞或許就是「枯燥」),所以「無錫奇蹟」這篇如果我來寫,有可能更符合滕先生的口味,但傳播度與影響力或許差很多。

探索科技(techsugar)的改進方向

在這裡,我重申,探索科技(techsugar)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科技資訊傳播平台。

在地方產業發展史及企業發展史系列原創文章中,以及以後,我們將做如下改進:

確保觸及獨立信源,避免單純資料堆砌;

對於基本事實及重要數字,進行雙重確認,以減少錯誤描述狀況的出現幾率;

嘗試建立探索科技(techsugar)專家諮詢委員會,邀請行業內專家對探索科技內容團隊在專業、常識等各方面進行定期指導。

我們將以更認真負責的態度來對待內容產出,以不辜負讀者的期待,並希望讀者繼續鞭策與鼓勵探索科技(techsugar),讓我們能夠持續向大家提供最接近事實真相的新聞報道,以及最可信的資訊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Sugar 的精彩文章:

從三極體製作到標準定製,清華周祖成教授詳解為何EDA如此重要
華為事件持續可能促進非美系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建立

TAG:TechSug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