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北京四中校長: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是因為無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

北京四中校長: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是因為無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

北京第四中學的校長劉長銘,長期任職班主任的他,曾經培養過許多獲得競賽金牌的中學生。在教育這一方面,身為校長的他有許多話要說。

雖然他曾經培養過數以萬計的尖子生,但是這些尖子生卻並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成為科學領域中的佼佼者,這是為什麼呢?

之所以造成這種差異的,不是學校,而是孩子的家庭。

劉長銘校長認為:大多數家庭都存在著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家長把自己沒有達成的夢想,強加給了自己的下一代,並覺得孩子有義務去幫自己完成未盡的夢想。

中國社會發展這麼多年以來,現在的家長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這是一件好事。但也正因為如此,父母過度地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由此引發了一系列之前從未遇到過的分歧,其中之一就是孩子的夢想和父母的夢想。

每個家長都希望將來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科學家、企業家、醫學家等等,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這個可能性其實是非常小的,也就是說,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家長們之所以會覺得他們的孩子能夠達成目標,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普通人的事實。

人生是一場長跑,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最終能夠突出重圍,笑到最後。但是,在這場長跑中,你得了第一還是第二其實並不重要,因為無論你再怎麼儘力跑,你的前面總是有你超越不了的人,很有可能你終其一生想要到達的重點,不過是別人的起點罷了。

家長們要意識到這一點,並接受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可能成為一個普通人的事實。

鼓勵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並不意味著鼓勵孩子變得平庸。

每個人心裡對成功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可能覺得名留青史才算是成功,有的人覺得只要能夠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就是成功。

就像這幾年興起的「大國工匠」,雖然他們的職業不盡相同,但是他們卻在自己的領域做到了極致,這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

當然,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家長學會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也是一個大問題。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只要把學習搞好了,那麼其餘的一切都不用管。

但家長們往往忘記了,一個人的優良品質,往往比成績更重要。跟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無疑也是在塑造孩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個過程,選擇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場景跟孩子進行溝通,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事實證明,家庭環境的確會影響孩子的品德性情。而在各種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往往是排在第一位的,家庭和睦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正面影響,不把孩子放第一位,是為了避免將來會不由自主地溺愛驕縱孩子。一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成長的孩子,那麼 他的未來,一定會是美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寶寶未滿1周歲,建議不要吃這5類食物,不利於生長發育
孩子長大孝不孝順,從他說的話就能看出,父母一看便知!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