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道不爽,理當酬勤,他的工筆重彩國粹,美哉!

天道不爽,理當酬勤,他的工筆重彩國粹,美哉!

畫友文學天地

以藝術實踐展聰明才智,

不斷積蓄、不斷儲備,不斷探求、

不斷進步,山水、花鳥、人物

三大題材均有涉獵並各具特色。

兩大國粹加以融合,

創作出系列優秀作品,

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

張正君:1968年生於山東高唐,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曾長期從事京劇美術。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山東工筆畫學會理事。作品被李苦禪紀念館、中國美協培訓中心等官方機構及民間人士收藏。

他先後師從杜滋齡、唐秀玲、霍春陽、賈廣健等名家。2009年至今連續十三次在中國美協主辦的國展中獲獎;2012年一年,張正君更是連續七次在中國美協中國文聯舉辦的畫展中獲獎。

張正君:曾經的繪畫經歷像是一顆埋下的種子,一旦有合適的環境和機會便會發芽生長。在藝術學院我系統的畫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來忙於生計中斷了。當我又置身於家鄉濃厚的藝術氛圍中時,繪畫的願望和熱情越來越強烈,在老師和朋友的鼓勵下,我又重拾畫筆。

2009年我有幸認識了我的老師唐秀玲先生。我的老師唐秀玲先生是從中國工筆重彩畫的原理和創作規律入手教我畫畫的,我又是一個喜歡研究和理性思考的人,所以至今我已習慣踏踏實實、一步倆腳印的走著……

回憶這幾年跟唐秀玲先生的學畫經歷,為了創作方便,租住學校附近的第七層閣樓上,又是畫室又是宿舍。簡易的傢具、朋友給買的一張細木工板支就的畫案,還有兩塊同學借我的畫板。夏天,室內溫度四十多度,畫一會兒就大汗淋漓,實在受不了就用涼水沖一下。

而到了冬天室內很冷,用來涮筆的水凍成冰塊,儘管這樣心裡並沒感覺到有多苦,忘我的畫好每張作品處理好每個細節。每每接到中國美協的入選獲獎通知都是幸福得難以入眠。我懷著信徒般的虔誠之心對待藝術,戀愛般的熱情投入我的每幅作品,這個過程極端美妙。

我對繪畫創作題材的想法的產生,來自於過往和當下的不同記憶,也會有許多的記憶被我遺忘或遺棄,但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會以影像的方式被重新喚醒且揮之不去。這些記憶的碎片或許是支持我今後繪畫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工筆還是寫意。

對我而言,當年在京劇舞台上演出的記憶在農村田間勞動的場景,都是那麼的凝重、溫暖、真切和刻骨銘心,猶如昨日,並能讓我深深體味時間在人、事物以及這個世界間的流淌。

伴隨我20幾年舞台生涯的國粹京劇不時撥動著我的心弦,重置畫筆後才發現兩大國粹是驚人的相似,它都給我傳達著含蓄、優雅、和諧的美感。

中國戲曲服裝豐富的樣式和色彩以及中國戲曲特有的頭飾都包含著中國傳統美學文化,當年在京劇院管理戲裝的經歷使我想把這些元素融入我的畫面中,這是我多年以來的情結。

除了造型和技法外,挖掘畫面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畫面本身的文化內涵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必須準確到位,這過程雖艱難寂寞,最終能獲得相知者的肯定與同樂,便是我至高無上的幸福。

在今天紛繁的中國畫樣式中,我依舊執著於外寫實內意向表現手法,去探索中國畫藝術最本質的問題,把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呈現給我的觀眾。

他的導師唐秀玲說:

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我每每為他的獨到悟性而心下暗喜,也常常為他的與人為善而胸中首肯。人必自強而成其強,人必自善而成其善,天道不爽,理當酬勤,2010年,他連續三次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大展,成為同期學員中善之善者也,也成就了他個人一個小小的傳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友之家 的精彩文章:

水鄉倒影美如畫,太驚艷了!
蔡鶴汀破墨技法下的國畫分享,值得一看!

TAG:畫友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