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玩具總動員4》和《千與千尋》6月21日國內上映,兩部影片同時對打,你更pick哪一部?美國,日本無疑是世界上動畫最成功的兩個國家,中國動畫想要做出更優秀的作品只能重新出發,重拾原來的本土傳統優勢,重新學習和創新。

6月21日將有兩部備受期待的動畫電影上映。

一部是經過九年雕琢,由迪士尼影業出品,皮克斯動畫製作的《玩具總動員4》,這部續作也延續了前作的高口碑,爛番茄指數100%開局,MTC評分83,北美口碑已爆,真的十分期待了!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另外一部《千與千尋》在國內的上映堪稱「有生之年」系列。這部動畫片相信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此前《千與千尋》中國版海報剛被發出就被刷屏,網友們對此海報紛紛表示:美到讓人落淚。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一封「潦草」的宮崎駿給中國觀眾的手寫信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引髮網友熱議。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2001年,宮崎駿一部《千與千尋》把宮崎駿推上了巔峰,這部電影的想像力絕對是顛覆性的,影片在日本上映後就獲得了超過300億日元的成績,一度進入日本影史冠軍寶座。同時,這部作品還是日本唯一一部拿下奧斯卡最佳長動畫的作品!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本片引進中國後,在上映前也官宣有一波強大的配音卡司陣容為電影助陣,周冬雨配千尋,井柏然配白龍,彭昱暢配無臉男,王琳配湯婆婆,田壯壯配鍋爐爺爺。

美國出品的《玩具總動員4》和日本出品的《千與千尋》此次在中國同一天上映勢必會引起東西方人氣動畫電影的強勢PK,你會pick哪一部呢?

不可否認美日兩國的動畫產業分別是3D和2D動畫作品的領軍者,但發展至今的中國動畫企業和動畫從業者們也一直在努力推動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

相比較美國和日本的動畫,中國的動畫也有著自己的藝術特徵。


中國動畫的藝術特徵

中國動畫的文化淵源頗深,民族特色的動畫是中國動畫的精神和個性,無論是畫風還是音效,中國元素是中國動畫的一大特點。此外,其內容大多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突出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

受眾群體

中國動畫的發展,觀看對象絕大多數都是孩子,受眾群體偏低齡化,對青年吸引力較弱。經歷了風風雨雨的中國動畫,近年來才被成年人喜愛,《大聖歸來》這部動畫票房破十億,是中國動畫新紀錄,這部動畫不僅受到青少年的喜歡,也受到成年人的好評。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美國動畫的藝術特徵

美國動畫的人物具有歐美風格,人物劇情豐滿,音樂背景流暢,視覺效果絢麗,技術先進,效果風格獨特。

受眾群體

美國動畫多數都是合家歡動畫,受眾群體不分年齡層,老少皆宜。孩子會被簡單的故事吸引,大人會通過現象看本質。


日本動畫藝術特徵

日本動畫的一大特點是畫面唯美,而唯美的畫面感下重在對人的表現,處處圍繞著人物的內心世界。此外,從人物塑造,情節編織,甚至是配音配樂等方面,日本動漫都是重細節的,人物和場景逼真到讓人覺得貼近現實,畫面極其精緻,在情節編製上做到跌宕起伏,精彩紛呈。

受眾群體

在日本,動畫的受眾群體大多是青少年,正是初高中的年紀,還是懵懂少年,對未來充滿嚮往,而那種熱血的,浪漫的故事正符合青少年的口味。

對比之下,我們國家的動畫產業和動畫創作能力的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我國是較早拍攝動畫片的國家之一,曾以「水墨動畫」享譽國際。

取得許多輝煌的藝術成就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大量優秀的經典動畫作品影響了一代另一代人,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縱觀中國動畫發展史,1956年,《神筆》獲得第八屆義大利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的一等獎,這是國產動畫第一次獲得國際獎項,然而,這只是中國動畫,走出國門,驚艷世界的開始。

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打算把《西遊記》,以動畫電影的形式搬上熒幕,在眾多回故事裡,他們選擇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段落,因此,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大鬧天宮》。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當時,《大鬧天宮》花費約100萬人民幣,在60年代,可以說是斥巨資了。電影分為上下兩集,1961年播出上集後,因為某些神秘的原因,下集延遲到1978年才得以播出,當時,《大鬧天宮》除了在國內多次放映之外,還在多個國家的電視台放映,其中就有英國的BBC。

美聯社評論道:惟妙惟肖,比迪士尼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毋庸置疑,《大鬧天宮》是一部開創先河的偉大作品。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在《大鬧天宮》之後,中國動畫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1979年,另一部偉大的作品橫空出世——《哪吒鬧海》。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這部《哪吒鬧海》集合了中國最頂尖的動畫人,他們繪製了58000多幅圖片,才造就了這部60分鐘電影,它與《大鬧天宮》,並稱為:中國手繪動畫電影雙壁。

在這部電影里,出現了中國動畫史上最悲愴的一幕,那也是幾代中國人的童年噩夢:哪吒憤而舉劍,割喉自殺。這種深沉的悲壯意境,此後的中國動畫片里,再也沒有出現過。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1983年,動畫長片《天書奇譚》是中國第三部動畫長片,是迄今為止美影廠六部經典動畫長片中唯一一部具有原創情節的動畫。是中國動畫第二個繁榮階段里民族特色鮮明的代表性影片。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作為一部長篇動畫,《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充滿懸念。眾多人物的刻劃無不栩栩如生,整個故事精彩流暢,更難得的是,它具有國產動畫片甚至整個中國電影中難得的幽默感。

無論在故事的原創,人物造型,動作設計,人物對白方面無不創下了一個中國動畫的高峰。其美術風格在經歷了《大鬧天宮》《哪吒鬧海》裝飾味道極濃的美術風格之後,《天書奇譚》則採用了更為細膩的工筆重彩的藝術風格,創造出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古代江南景象。中國味十足的美術設計在這部影片里也達到了頂峰。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但是《天書奇譚》之後,中國的動畫一下子就沒了蹤影?

曾做客中國電影導演中心主辦的「影?享」電影藝術沙龍,著名動畫導演、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教授、中國動畫研究院副院長陳廖宇在影享的演講中曾回答道:

因為從80年代中期開始,也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國外的外資的大型動畫加工企業進入了中國,所有的中國積累的動畫人才,除了老先生們已經畫不動了的,跑不動了的,不能從上海去深圳、去廣州、去珠海的,但凡能動換的,這個行業里的所有人幾乎在一夜之間,全部跑到了外資公司、加工公司。中國新的動畫人是在加工業里成長起來的。整整一代人都在做動畫加工。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中國動畫在上世紀80年代出現「斷代」,對此陳導遺憾地說道:「之前的國產經典動畫被定格在了歷史,而其他多數國家的動畫都從過去一直活到了現在。」要重拾原來的本土傳統優勢,現在的中國動畫只能重新出發,重新學習和創新。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身為觀眾的我們要給中國動畫一點耐心。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而重新出發的中國動畫想獨樹一幟,一定要形成中國獨有的風格。陳導認為,中國風格不是穿件旗袍、掛個紅燈籠或者多使用中國元素就能形成,應該是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導演和中國藝術家,創作出越來越多的中國作品,這些作品作為一個整體,外人在這個整體中能夠看出的某種共性,才是真正的中國風格。

陳廖宇導演做客影享的所演講的內容十分精彩,不僅講述了中國動畫的發展史,也談論了他對國產動漫的看法:「中國動畫目前可以排到全球第三,雖然目前還趕不上美國和日本等動畫大國,但絲毫也不比其他國家差,就算加上英國和法國,保底也能排到全球第五。」

想獲取更多陳廖宇導演的演講內容戳下方鏈接查看完整版內容:

北電動畫副教授陳廖宇:關於中國動畫,這幾個誤區需要糾正下

-End



中國電影導演中心

我們不止提供場地,也提供態度

迪士尼遇上宮崎駿,看《玩具總動員》和《千與千尋》神仙打架

微信公眾號:電影導演中心;喜馬拉雅:影享·電影大師課;愛奇藝:影享電影藝術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