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英媒關注9大國際合作項目將入駐中國空間站

英媒關注9大國際合作項目將入駐中國空間站

英媒稱,中國選擇了9個科學實驗項目——包括一個探索DNA在太空中如何變異的項目——在定於2022年建成的該國首個大型空間站上實施。

據英國《自然》周刊網站6月17日報道,在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共同組織的選拔工作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從42項申請中選出了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

中國現有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於2016年發射,它也在進行一些科學實驗,但新的空間站將更大,壽命也將更長。這個名為中國空間站的太空前哨基地的重量不到國際空間站(ISS)的四分之一。

報道稱,入選科學項目所涉及的領域與國際空間站自1998年發射以來所進行的實驗類似,包括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生物學和天文學。

參與這些項目的科學家既有來自俄羅斯、日本和印度等航天國家的科學家,也有來自肯亞、墨西哥、秘魯等中低收入國家的科學家——這是一項鼓勵此類國家參與其中的特別努力的結果。中國官員表示,中國空間站合作充分關注發展中國家需要,鼓勵它們與發達國家提交聯合項目申請。

入選的實驗中包括由印度和俄羅斯共同執行的一個名為「星雲氣體的光譜研究」的項目。該項目將利用紫外線繪製太空中塵埃雲和恆星形成區域的分布圖。與此同時,一批歐洲科研機構將研究太空中的微重力和輻射如何影響「類器官」——類似器官的3D生物結構——中的DNA突變。一個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團隊將測試太陽能電池在空間站外面的表現。

其他入選項目包括一個名為「POLAR-2」的探測儀。「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就搭載了一台用於研究遙遠宇宙現象的伽瑪暴偏振探測儀,而POLAR-2則是更加先進的後續探測設備。它將以國際合作的方式打造,甚至能夠讓天文學家觀測到與引力波源相關的微弱輻射。

報道稱,不過這些項目中沒有一個來自美國。美國從2011年起禁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在未經國會批准的情況下與中國合作。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的一位發言人告訴《自然》周刊記者,美國科學家有資格參加而且確實參與了幾項申請,但那些項目最終都沒有入選。

報道表示,美國計劃從2024年起減少對國際空間站的資助,因為美國正集中精力從2022年開始在月球軌道上建立一個前哨基地。這可能意味著從2024年起,中國空間站將成為科學家在近地軌道上唯一的實驗室。(編譯/王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40萬億個腸道細菌會透露出早期大腸癌的發生信息
國際人類微生物組聯盟倡議發起「國際微生物組大科學計劃」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