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彭小蓮小傳:獲金雞獎的女導演,一個理想主義者不屈的一生

彭小蓮小傳:獲金雞獎的女導演,一個理想主義者不屈的一生

彭小蓮小傳:獲金雞獎的女導演,一個理想主義者不屈的一生

2019年6月19日,導演、編劇彭小蓮在上海病逝,享年66歲。

當這個消息出現在微信群時,我沒有在意,只是隨手點開。沒想到,竟然是我老鄉,湖南茶陵人!

翻一翻她的資料,說與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是同學,屬於「第五代」導演。拍的《美麗上海》還獲得了金雞獎。看樣子,應該是個很不錯的導演。

但另一條隱隱顯露的線索,更加令我動容。她的父親叫彭柏山,在當年轟動全國的「胡風案」中,是欽點的「胡風分子」,並在文革中遇害。彭小蓮歷時6年,訪談了幾乎所有倖存的「胡風分子」,製作出紀錄片,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於是,我決定寫一篇她的人物小傳。

(《美麗上海》劇照,王祖賢、馮遠征主演)

【翻天覆地的黑暗】

1953年6月26日,彭小蓮出生於上海,祖籍湖南茶陵縣秩堂鎮彭家祠。父親彭柏山是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母親在上海電影譯制廠翻譯蘇聯電影,上面有四個哥哥姐姐,一家人其樂融融。

1955年(2歲),父親彭柏山被誣陷為「胡風反革命集團分子」,是官職最高的「胡風分子」,從此他的後半生,就在審查、監禁、批鬥中度過。彭小蓮的一家,也頓時翻天覆地,陷入到黑暗之中。

每一次,父親都是匆匆回家,又匆匆離去。她驚慌地發現:「人世間好像什麼都長不了,沒有不死的東西,沒有永恆!」

(彭小蓮(右一)一家人合影)

【寫不了的歲月】

母親曾帶彭小蓮回到茶陵秩堂,讀了兩年書,又回到上海。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對父親的批鬥更加激烈。1968年4月(15歲),父親被人殘忍打死。3個月後,彭小蓮只能從福爾馬林藥水中,看到死去的父親。

30年後,當彭小蓮為父母寫《他們的歲月》。她痛苦地寫了幾天,最後還是給了出版社一張紙條:「我從來沒有在文章里、在朋友面前描述過這個場面。現在,我還是寫不了這些。」

【瞎混掉的青春】

1969年(16歲),母親還被關在隔離室。家裡的五個孩子,知青下鄉,陸續被發往江蘇南京、甘肅天水、上海奉賢、雲南和江西。一家人,就這樣散了。

彭小蓮到了江西插隊,一待便是9年。提起這段「青春」的日子,她「什麼都不記得了」,只有潮濕天氣留下的關節炎,還有夜裡偷南瓜,掉進糞池的尷尬事迹。

終於等到了知青返城的消息。彭小蓮望著湛藍的天空、河邊用棒槌敲打著衣服的農婦,忽然淚流滿面:「9年,就這麼過去了?我在這裡瞎混了些什麼?」

【不合群的導演同學】

1978年(25歲),恢復高考,彭小蓮竟神奇地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導演系78級只有29個人,其中有:陳凱歌、田壯壯、吳子牛、張建亞、李少紅、胡玫……還有張藝謀,是攝影系的同學。這些導演每一個都大名鼎鼎,被稱為「第五代」導演。

彭小蓮畢業後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也從事導演工作。但她直言不諱:「我只是和他們是同班同學,我拍攝的題材也從來和他們不一樣。我沒有真正地進入過這個群體,從來也沒有意識到,我是其中一員。」

【孩子和女人的故事】

1986年(33歲),彭小蓮導演兒童題材影片《我和我的同學們》,講述中學生團結奮鬥,終於取得學校籃球賽冠軍的故事。該片獲第二屆「童牛獎」優秀導演獎,第七屆「金雞獎」最佳兒童故事片獎。

1987年,彭小蓮導演劇情影片《女人的故事》,講述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下,三個從來未出過門的農村婦女毅然出門掙錢的故事。

彭小蓮開始在電影界展露頭角。

(1988年,彭小蓮和謝晉)

【理想主義的困惑】

1989年(36歲),動蕩之下,彭小蓮應邀到紐約大學當訪問學者,讀了電影研究院的碩士學位,一待便是7年。

為了完成她的論文,講述赴日留學生的紀錄片《我的日本夢》。她到日本跟隨紀錄片大師小川紳介學習。小川大名鼎鼎,卻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他的團隊瀕臨解散,卻仍然堅持去最窮苦的地方,只為底層人民拍攝。

彭小蓮深受影響,吃著只有一片薄鰻魚的工作餐,再次明白:「為了理想,確實有人會選擇極度貧困。」後來,她寫了一本回憶小川的書,叫《理想主義的困惑》。

(小川紳介)

【50周年的《上海紀事》】

1996年(43歲),母親病重,彭小蓮回國,並留了下來。她成了獨立製片人,改編了電影《我也有爸爸》,執導了《犬殺》,講述一起狗咬死主人的離奇謀殺案。

1998年(45歲),為紀念上海解放50周年,彭小蓮執導了影片《上海紀事》,講述在中國共產黨接管上海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愛恨情仇。該片獲得了1998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

【十佳的《滿山紅柿》】

1999年(46歲),小川紳介的遺孀找到彭小蓮,請求她幫忙完成丈夫的遺作《滿山紅柿》。彭小蓮窮得叮噹響,卻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

她回到窮得叮噹響的日本山形牧野村,在極度貧困的條件下,歷時1年多,完成了這部作品。作品上映引發轟動,獲得日本十佳紀錄片。

2002年,她自編自導的劇情片《假裝沒感覺》上映。國內反響平平,在日本卻連續放映了90天。2018年,該片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老片重映,觀眾大呼感動。

【自己的《美麗上海》】

2003年(50歲),彭小蓮編導了電影《美麗上海》,講述文革中父親蒙冤而死,家裡的四個孩子上山下鄉,從此走上了完全不同人生的故事。很顯然,這就是她自己的故事。

電影由王祖賢、馮遠征、顧美華等人主演,大獲成功。影片成為第24屆金雞獎中的大贏家,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多項大獎。彭小蓮成為國內著名導演之一。

2005年,她執導愛情電影《上海倫巴》,合稱為「上海三部曲」。2008年,她執導了勵志電影《我堅強的小船》,獲好萊塢AOF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

(《美麗上海》劇照)

【絕響的《紅日風暴》】

早在1986年,胡風去世,彭小蓮代表父親參加了追悼會。蒙冤的「胡風分子」們,就希望彭小蓮拍一部電影,記錄「胡風事件」。當時的彭小蓮感到恐懼,沒有答應。

1996年,母親病重時,她在病床前,第一次聽母親完整講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彭小蓮和母親)

2003年(50歲),「非典」之後,她終於決定開拍紀錄片《紅日風暴》。她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談了26個在世「胡風分子」、10多個已逝「胡風分子」的親友,拍了300多小時素材,記錄了100多萬字的材料,聽了一個個痛徹心扉的故事。

2009年,歷時整整6年,化光了自己的積蓄,這部幾乎是用父親的生命和信譽換來的《紅日風暴》終於完成。拍攝過程中,一個一個「胡風分子」先後去世,這部紀錄片就成了歷史的絕響!

【不設計的人生】

彭小蓮說:「我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人,我不善於掩飾,情商比較低。我就是非常喜歡拍電影。我會成為什麼樣的導演,我的路到底怎麼走?我對自己沒有任何設計。因為投資困難,我走不出上海,但是拍著拍著,我就再也不想走出上海了。」

在片場工作的彭小蓮,簡直是咆哮,還有國罵。她說自己散漫、沒有教養、坐立不安、肆無忌憚,骨子裡有一種不安的東西在蕩來蕩去。她從來不沖著錢去拍片子,「去做所有不快樂但可以很快來錢的事情,我會比沒錢更難過!」

在她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個「茶陵牛」理想主義者不屈的精神。

【《請你記住我》的電影人】

2018年(65歲),彭小蓮導演了電影《請你記住我》,講述了新中國老電影人黃宗英和趙丹的故事。

2019年6月19日,彭小蓮去世。

你記住她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象歷史 的精彩文章:

馮雪峰小傳:魯迅一生的「好朋友」,與毛澤東神交的「中間人」
盧德銘小傳:他一句話保存了革命的火種,毛澤東說給三個師都不換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