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要補鐵,才能有效補血,補鐵食譜請收下
1、鐵質的作用
2、補鐵的禁忌
3、食物中鐵質的主要來源
4、補鐵食譜
很多孕媽媽都知道孕期要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經常聽到補鐵補血的說法,可見,鐵是造血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那麼鐵如何通過食物補充,又有什麼禁忌呢?
鐵質的作用
鐵質影響血紅素的形成及氧氣的供應,孕婦一旦缺乏容易產生頭暈、疲倦、食慾不佳、抵抗力減弱等情形。由於懷孕時必須供應寶寶足夠的營養及循環,媽媽的血流量會增加,因此需要補充大量鐵質,尤其是孕前本身有貧血的人在懷孕一開始就更要注意鐵質的攝取。
如果缺鐵情況較嚴重,容易發生流產、早產、胎兒出生體重過低的現象。有研究發現,寶寶若有缺鐵性貧血,心智發展會比較遲緩。即使有某些孕婦缺鐵後仍可產下健康的寶寶,但懷孕被消耗的鐵質卻會讓媽媽健康受損。
建議懷孕後期每天需要的鐵質攝取量為45mg(1/3塊手掌大小的鴨血或半個手掌大的豬肝都有約10mg含量,半碗皇帝豆則含有9mg)。它存在於動物性與植物性食物中,但其中以動物性食物中的血基質鐵進入人體後吸收較好。
鐵質的特性
1.適量的維生素C可促進鐵質的吸收,可隨餐飲用新鮮鮮榨果汁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番石榴、柑橘類)來增加鐵質,特別是吃素的媽媽。
2.未精製的穀類、咖啡、茶、乳製品等食物都會抑制鐵質的吸收,應避免與含鐵量高的食物一起進食或餐後馬上食用。
攝取鐵質的主要來源
動物內臟、海鮮(如文蛤、蚵仔及貝類)、肉類,紅肉是非常理想的鐵質來源,通常顏色越紅的食物,含鐵量也越高。其他如深綠色蔬菜、豆類、谷、類、海藻類也可攝取到。
鐵質含量最豐富的食物TOP10:紫菜、豬血、黑芝麻、紅皮花生、紅鳳菜、干猴頭菇、豬肝、牡蠣、文蛤、米豆。
建議媽媽在烹調動物肝、血及紅肉食物時盡量選擇水煮、清蒸、涼拌的烹煮方式,如此才能真正補到營養,又不會吸收到油炸、油煎過程中多餘的油脂。
補鐵食譜推薦
麻油紅菜麵條
材料(2人份):
紅鳳菜250克,姜4片,挂面2把,植物油、麻油各1/2大匙,鹽少許。
做法:
1、紅鳳菜去除老梗、摘下葉片,洗凈,放入滾水中汆燙,撈出、瀝干。姜切絲。
2、挂面放入滾水煮熟,撈起、以冷開水略沖一下、瀝干。
3、鍋中倒入植物油,炒香薑絲,加入麻油、紅鳳菜及調味料炒拌均勻,最後加入挂面拌勻即可。
福圓養生粥
材料:
糯米100克,桂圓50克,葡萄乾2小把,水1500cc,米酒3大匙,冰糖80克。
做法:
1、糯米洗凈,泡水2小時後瀝干。桂圓(或桂圓肉)和葡萄乾加入米酒,浸泡約1小時,備用。
2、取一湯鍋,加入1500cc的水煮滾,加入糯米,以小火煮約45分鐘,再加入桂圓、葡萄乾米酒,續煮約15分鐘,加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豬排壽司便當
材料(1人份):
捲心菜30克,豬裡脊肉60克,壽司用海苔2片,白飯1碗,調味料A料(味淋1/2小匙,糖、糯米醋各1小匙)、B料(醬油、糖、鹽、蒜泥少許)。
做法:
1、捲心菜葉片剝開、洗凈,切絲,泡入冰水,瀝干。白飯趁熱加入A料拌勻,待涼,即成壽司飯。
2、裡脊肉洗凈、均勻抹上B料腌漬20分鐘,煎熟,撈起、切成條狀。海苔片均勻鋪上壽司飯,放入捲心菜絲、黃瓜及切好的豬排捲起,切小塊即可。
豬肝粉絲
材料:
豬肝60克,小白菜1株,粉絲1把,姜2片,蔥1棵,鹽、雞粉少許,米酒1大匙,香油數滴。
做法:
1、粉絲以冷水浸泡至軟,撈起、瀝干水分。姜與蔥均切絲。小白菜洗凈,切小段。
2、豬肝洗凈,切成05厘米片狀,泡30分鐘,瀝干,表面蘸裹少許澱粉,
入滾水汆燙、撈起。
3、鍋中倒適量水煮滾,放入粉絲、薑絲及香油之外的調味料煮滾,加入小白菜及豬肝再次煮滾,起鍋前撒蔥末、淋入香油即可。
芝麻飯
材料(2人份):
白米、糙米各1/2杯,海苔粉1小匙,黑芝麻1大匙。
做法:
1、糙米洗凈,浸泡4小時,白米淘洗乾淨。兩種米都分別瀝干水分,入鍋加12倍水量煮至開關跳起,再燜10分鐘。
2、黑芝麻放入干鍋中略炒出香味,盛起,磨成粉狀,與海苔粉均勻撒在白飯上即可。


TAG:淺嘗何能輒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