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中最牛的二位奇才,只要有一人能長壽,三國的歷史將會被改寫

三國中最牛的二位奇才,只要有一人能長壽,三國的歷史將會被改寫

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三國中無論文官還是武將,可謂是人才濟濟,魏、蜀、吳分別有自己的強幹人馬,攻城略地離不開威猛的將領,但更需要出謀劃策的文官奇才。在三國中有最牛的二位奇才,只要有一人能長壽,三國的歷史將會被改寫,這兩位奇人是誰呢?

第一位奇才:與卧龍齊名的鳳雛龐統

龐統是一個其貌不揚之人,只看其外表根本看不出他有任何才能,簡直可以用平庸之輩來形容。因此,當他剛投奔劉備的時候,即使劉備之前聽徐庶說過「得卧龍、鳳雛者得天下」的說法,但劉備對龐統也沒有重用,只讓他做了一個小縣令,可見其外表有多麼的不出眾。

之後經過諸葛亮的再次推薦,龐統才被劉備引起重視,後來官拜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同一級別的存在。而這時的龐統才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奇才之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獻計征蜀」,他為劉備獻上了上、中、下三條計策,而劉備三思後選擇了中計,也就是以退為進的迂迴戰術,得取了益州要地,成功地佔據成都。

當劉備舉辦慶功宴時,龐統卻對劉備冷嘲熱諷,說他假仁假義,劉備氣得讓他出去,之後劉備又反悔,緊忙又把龐統請回來,問剛才是誰的過錯,結果龐統一點都不饒人,說都有過錯,而劉備卻不計較,二人言歸於好。

《三國志》: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先主尋悔,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先主謂曰:「向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可以看出龐統是從不按套路出牌的奇才,正所謂恃才放獷他也是非常有資格的,也正因為他出其不意的奇才,才讓劉備輕而易舉地佔領了蜀地,龐統功不可沒。只可惜在三十六歲時被亂箭射死於落鳳坡,如果他不死得那麼早,蜀漢則會是另一番局勢。

第二位奇才:尚書令、護軍將軍法正

法正最初是劉璋的手下,後來感覺跟著劉璋沒前途,才轉投了劉備,說明這個人是非常有眼光的。在跟劉備輾轉征戰過程中,除了龐統就是法正為劉備出謀劃策,而諸葛亮只是做後勤工作,所以我們看到的劉備的戰績,基本都是龐統與法正的傑作,而龐統死的早,法正幾乎參與了大大小小的戰役,他曾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

但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眥必報,掌握大權後,曾經對他有過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顧,他有過小矛盾的人都加以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有人向諸葛亮告發,希望他能夠稟報劉備,不要讓法正作威作福。而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寵信的肱股之臣,勞苦功高,因此不加過問。

《三國志》中有說明法正的「惡行」: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可見法正性格乖張,根本不是走尋常路之人,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有高超的計謀。只可惜法正去世得也較早,死的時候才45歲。後來劉備為關羽報仇引發夷陵之戰而戰敗,讓蜀國大傷元氣,諸葛亮曾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意思就是說,如果法正在劉備就不會引發夷陵之戰,即使有此戰,也不會戰敗。可見法正是多麼善於奇謀的人才。

其實三國中,魏、蜀、吳都有自己的奇才謀士,但今天我們只說蜀國的兩位奇才,大概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對蜀漢有著格外的眷戀情節吧!如果龐統和法正這兩位奇才能夠長壽,那三國的歷史必將會改寫,有可能就是蜀漢的天下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吐槽 的精彩文章:

韓信作為一代兵仙,為何會被一個人女人殺了?
歷史上最慘的千古一帝,生前重視人才不殺賢臣,死後子女全部被殺

TAG:歷史大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