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食更易升糖,糖友應只吃大米,不吃麵食,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糖尿病,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我國的第一大代謝性疾病。我們都知道,糖尿病的發生和控制,均與飲食有著密切的聯繫。飲食控制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控制一天的總熱量。
而主食時提供熱量的主要食物,因此,我們很多糖友在面對主食的選擇上有些犯難。就比如最常見的兩類主食:大米和麵食。
有的糖友認為,麵食比大米更容易升糖,因此,糖友應該只吃大米,而不吃麵食,那這有沒有道理呢?
一、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
控制飲食是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預中最重要的一環,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經胃腸道消化、吸收以後,是導致血糖升高的直接原因。
在飲食控制上,糖尿病患者應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在能耐受的情況下,盡量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同時盡量少吃升糖速度快、升糖作用強的食物。
在升糖速度與升糖強度方面,米飯與麵條二者相當,均為高血糖指數食物,但作為我國傳統的主食,又不得不吃,因此,糖尿病患者均應嚴格限制米飯與麵條的入量;在碳水化合物含量方面,麵條遠高於米飯,幾乎是米飯的兩倍還多,以致在對血糖的整體影響方面,麵條要高於米飯。
二、雖然麵條對血糖的整體影響較大,但有必要只吃米,不吃面嗎?
沒有必要。無論是米飯還是麵條,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吃,但需根據自己的飲食計劃合理安排。相比較而言,同質量的食物,麵條所產生的熱量幾乎是米飯的兩倍還多。
那麼,在某一餐需要進食麵條時應注意,麵條的入量盡量控制為米飯的一半,在滿足基本熱量需求的同時,盡量減少麵條的入量,畢竟麵條屬於高熱量食物,以減少對血糖的影響。無論是麵條還是米飯,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餐後1小時左右適當運動一段時間,該時間點是血糖高峰期,運動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以減少血糖的上升幅度。
綜上,同質量的食物,麵條的熱量、對血糖的整體影響均高於米飯。但糖尿病患者沒有必要只吃米,不吃面,也可以適當吃一些麵條,但應嚴格限制入量,以減少對血糖的影響。


※蘆筍有些啥營養?它可以抗癌嗎?看看醫生怎麼說
※長期飲酒的人,戒酒後身體會有些啥改善?
TAG:養生P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