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清皇陵選址全部依據此書,記住這兩句話,人人幾乎都會選

明清皇陵選址全部依據此書,記住這兩句話,人人幾乎都會選

明朝十三陵和清朝東西皇陵被後人認為是風水絕佳的寶地。這也是能理解的,作為皇帝百年後的萬年棲身地宮,肯定要選擇風水寶地。但這樣的風水寶地又是根據什麼判斷的呢?其實,明清皇陵的選址也只是根據古人的一本書而已,沒有什麼大的學問,甚至讀懂裡面的兩句話,人人都有能力做到。

清朝的東陵選址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為什麼要選擇在這裡呢?當然不只是這裡的風水好,更重要的是這裡據京師近,便於祭祀。因為清朝諸皇陵每年要進行五次大祭,分別為清明、中元、冬至、歲暮和忌辰。如果離得還遠確實不方便,勞民傷財不說,就是皇帝也受不了。當然,皇陵距離京師近的前提下,風水也要好。什麼樣的地理位置才能被選為皇陵呢?這就要依據東晉郭璞所作的《葬書》所代表的那一套理論了。郭璞,關於此人神乎其神的記載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了,但他所作的那本《葬書》卻很少有人知道。即使知道此書,也很難研究透書中精華要義。

然而,明清皇陵的選址偏偏就依據這本《葬書》。這就讓很多人好奇,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連皇帝都能讓這本書牽著鼻子走,把此書奉為不二神書。其實,《葬書》認為「葬者,乘生氣也,生氣附形而有,依土而行,」因而主張以石山土穴為上吉。所以,為了使墓主能夠依土而「乘生氣」,明清皇陵中的玄宮的石棺床中,都要留一個方孔,其下直通原山黃土,被稱為「金井」。如果你記住下面這段話,可能會對墓選址有更加清楚的認識。

《葬書》中主張「夫葬,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這就是一個好的墓穴風水應該具備的地勢。有山自然要有水,山水兩得才能凝聚靈氣。所以明清皇陵大都符合這一要求。皇陵後的山為玄武山,山體一定要高大,前面還要蜿蜒出一個小山包,稱之為玄武垂頭處,也就是所說的「百尺為形」處。此處前面就是壽宮之穴。穴的左右還要各有小砂山,左邊一道為青龍,右邊一道為白虎,砂山內要有水流。此水流相當講究,既要能將山水一起排走,而不致滲透墓穴中,又有「得水」和「界水而止」的功效。陵墓前要有一孤聳而秀麗的小山相對,是為朱雀,或名曰「案山」。如果這些條件具備了,可以說就是安葬墓穴的風水寶地。

明朝的十三陵,清朝的東西皇陵,無不依據這一理論選址建造的。清東陵順治皇帝的孝陵,是東陵中第一個陵墓,也是整個東陵最主要的陵墓。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卧,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匯聚於陵前的龍門湖之中。

當我們了解了皇陵的選址依據《葬書》後,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判斷一個地方是否是風水寶地,甚至也可以選擇一個絕佳的萬年吉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四點通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林如海的一句話,為何能斷定其原型為曹雪芹祖父曹寅
春秋諸侯會盟,一定要做完這些事,才能成為真正的兄弟

TAG:歷史四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