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把汽水改成「噴出水」,把足球改為「蹴球」?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把汽水改成「噴出水」,把足球改為「蹴球」?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把汽水改成「噴出水」,把足球改為「蹴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日本浮世繪上的歐洲人

本文作者蘭台,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為什麼凡是去過日本或者和日本人用英語交流過的朋友大多數都反應日本人說的「日式英語」簡直讓人抓狂?

這並不是日本人發音有什麼困難,更不是日語的原因,這麼說,一個出生在歐美的日本人同樣可以說一口非常流利的英文。

之所以我們覺得一般日本人的「日式英文」很難交流,是因為日本人有一個特別不好的習慣,而且已經沿用了一百五十多年。

眾所周知,日語由「片假名」與「平假名」組成,「平假名」是由中國的草書衍生出來的,而「片假名」則是由中國的楷書偏旁部首演化而來,比如「片假名」里的片「ア」其實就是漢字的「阿」的一部分,所以片假名「ア」就是發「阿」的音。

片假名最初是日本僧侶用來給漢字佛經標音的,到了16世紀為了方便和遠道而來的葡萄牙人溝通,日本人開始用「片假名」來給葡萄牙語注音,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明治維新後日本與世界的交流愈加廣泛,所以日本逐漸養成了用「片假名」給外國語注音的習慣。

這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學英語,用漢字給單詞標註讀音一樣,最後讀出來的英語發音自然很奇怪。所以用片假名讀出來的外來語,自然也是一股奇怪的日語味道。

而且日文的外來語實在太多了,甚至形成了一種音譯體系,任何英語都可以用片假名去發音。久而久之,他們都讀這種日式英語,英語原本的發音當然是不記得了。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把汽水改成「噴出水」,把足球改為「蹴球」?

華裔歌手黃明志吐槽日式英文

比如說電腦,英文是「Computer」,日本用片假名注音後發音類似於「康piu達」,你說一個日本人對著你說「康piu達」,一般人腦子不轉幾個彎誰知道是「Computer」?

當然,這麼做也不是沒有好處,好處就是由於大量使用片假名,使得普通日本人即使完全不會英文也可以和外國人用英文進行非常簡單的交流。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日本對片假名的這種很靈活的使用方式,使得相比清朝,日本更快融入了世界。比如日本鐵路站台、郵政系統的郵箱等等,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全部使用了英文原名,只是用片假名注音的方式。

到了20世紀2、30年代越來越多的英文單詞被日本人用片假名標註,變成了「新日語辭彙」或者說「外來辭彙」,這些「新日語」已經徹底融入了日本生活方方面面。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把汽水改成「噴出水」,把足球改為「蹴球」?

明治維新後日本「西化」

比如日本著名的鐘錶集團西鐵城就是徹頭徹尾的英文名稱。

可是到了二戰時,尤其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受日本軍國主義影響,日本開始認為「英美」是敵人,日本不應該在放任英美文化以及單詞在日本橫行了,所以發起了可笑又可怒的「取代敵性用語」的活動。

首先就是西方生活方式有關的辭彙統統改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日本把「燙髮」(英文:Permanent wave,日語發音:パーマネントウェーブ)改成了「電發」。

事實上「燙髮」才傳入日本時,很多保守的日本人特別看不慣女性燙髮這種行為,有點類似於今天不少人對紋身的看法一樣,甚至很多偏遠地區甚至打出了「燙髮者請勿入內」的標誌。

所以太平洋戰爭爆發,「取代敵性用語」活動一開始,日本人就迫不及待的把「パーマネントウェーブ」改為了「電發」(日語:パーマ,發音類似盆兒麻)。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把汽水改成「噴出水」,把足球改為「蹴球」?

二戰時日本報紙討論是否應保留英文店招

燙髮改電發後,當時日本社會迅速開始後颳起了「取代敵性用語」風潮,比如把日本人很喜歡吃的咖喱飯「カレーライス(Curry rice)改為「辛味入汁掛飯「(辛辣味蓋澆飯),把果汁汽水「サイダー(Cider)」被改為「噴出水」。

把足球「サッカー(Soccer)」改為「蹴球」、籃球「バスケットボール(Basketball)」改為「籠球」、網球「テニス(Tennis)」改為「庭球……等等。

這裡面最好玩的要數棒球。

現在大家都知道棒球是日本第一運動,但事實上棒球最早是由美國傳入的,雖然日本人把棒球改了一個日本稱呼」野球「,但是大量技術用語還是沿用英文原詞,比如好球「ストライク(Strike)」、安全上壘則是「セーフ(Safe)」、壞球「ボール(Ball)……這「取代敵性用語」活動一來,這些美國來的「敵性用語」自然要改。

於是把判定好球、安全上壘的專業用詞改為「喲西」,把判斷壞球的專業用詞改為「だめ」也就是郭德綱老師和于謙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達美」……這真是讓人莫名想笑,有一種開車的感覺。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把汽水改成「噴出水」,把足球改為「蹴球」?

1943年完全日本本土化的棒球隊員服裝

前面提到的西鐵城也被迫改為「大日本時計株式會社」、「立頓」紅茶改為「大東亞紅茶」等等……

這個活動的最高潮是當時有人直接向東條英機提議乾脆在高等教育中取消英語的課程好了,雖然東條英機拒絕了這個提議,但是當時日本中學裡還是把英文課從必修課變成了選修課,而且課時也嚴重壓縮了。

而這股風潮一直刮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才落下帷幕。

應該說這場鬧劇並沒有給日本帶來什麼實際的好處和壞處,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只能說是給了許多老一輩日本人可以給自己英語不好找借口,比如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就曾經表示自己的英文不好不是他不努力,而是日本投降時他已經上小學了,那時沒辦法好好學英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台 的精彩文章:

「網紅」林徽因的另一面:留學美國像混文憑,她在清華沒有教職
再談林徽因:大學作業別人幫寫,唯一學術論文有抄襲日本學者嫌疑

TAG:蘭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