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Honda CONNECT或是本田「救星」?

Honda CONNECT或是本田「救星」?

本田在2019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上宣布,聯手阿里巴巴和科大訊飛共同開發第三代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車載系統。其官方宣稱新一代系統將導入智能語音識別、在線支付、智能導航、車輛位置共享等升級功能,並計劃在今年推出的新產品上搭載該系統。

車載智能系統已經成為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汽車使用環境的不斷增加,加上車聯網、自動駕駛等功能的融合,其展現出的價值已經越來越高。

智能系統

最早的車載系統不過是搭載了電話功能的「神奇玩意」,後來隨著車載收音機、CD、MP3等功能加入,娛樂成為了車載系統的核心。但是隨著導航功能的加入,車載系統才變得逐漸「智能」,最早的導航是通過紙質地圖移動或電台實現的,後來演變為利用磁帶或DVD儲存地圖信息,通過車速判斷位置,再後來通過GPS才逐步實現較為「可用」的導航系統。

而如今智能系統,囊括著大量的功能,例如導航、娛樂、安防、駕駛輔助、用車輔助等。過去因為技術原因的限制,實現這些功能要花費大量時間開發,而隨著大部分功能已經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實現,車載系統逐漸變成了「車載手機(平板)」。

所以就出現了例如蘋果「Apple CarPaly」、安卓「Android Auto」,以及逐漸被淘汰的微軟「Windows In Car」。雖然利用移動設備實現了大部分例如導航、娛樂等功能,但基於安全的考慮,車載系統不可能完全開放介面給移動設備,所以車企仍需要自己研發專屬於汽車的系統。

除了寶馬iDrive、賓士MBUX(COMAND)、奧迪MMI等系統,由於較早進入智能系統領域,是自主研發的。多數車企缺乏相關經驗,都會選擇與移動設備系統公司合作開發或第三方車載系統公司(例如安吉星),但隨著移動設備系統被蘋果和安卓兩大陣營牢牢掌握,車載系統也就不得不「順應潮流」,一來可以大大加快研發進度,二來可以保證極高的擴展性。

由於自主研發系統和移動設備系統的技術沉澱,智能系統已經相對比較普及。不過無論智能系統如何「誇大」其功能,最重要的就是兩方面:「語音控制」和「互聯」。

語音控制

語音功能作為可以幾乎覆蓋所有操作輸入的部分,也正是車載系統之所以能夠稱為「智能」的重要原因。一開始搭載著「最新」車載系統的豪華車型,為了解決「保證功能齊全但操作簡單」的問題,設計了大量的快捷鍵方案,不過隨著特斯拉開啟的「大屏幕交互」時代,按鍵逐漸被觸摸所替代。但觸摸會導致一個致命的問題,「安全」。因為無論交互設計有多麼的便捷,UI設計有多麼的合理,都存在著駕駛中需要手動操作的問題

(TGT片段S2E11,字幕來自「我自己的工作室」)

於是語音功能成為了智能系統的核心功能之一。在過去,語音功能是為了解決大量複雜操作問題而產生的,但那時語音識別不僅很弱智,而且只能實現極少的功能。語音識別是語音功能最關鍵的部分,因為如果能夠實現準確的識別,將聲音轉化為「數字命令」,系統作出對應控制並不難。

語音識別一開始僅能實現條目式語音交互,並且對比資料庫在本地,不僅功能少,且錯誤率很高。後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加快了其體驗效果,「本地 雲端」的識別方案,不僅提高了識別率,而且能夠使用自然語音進行交互。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語音識別供應商有不少,但業界公認最好的無非是:谷歌、Nuance、亞馬遜、蘋果、科大訊飛、阿里巴巴、百度(排名不分先後),這些公司或具有長期的技術積累,或擁有用戶提供的「大數據」。不過雖然很多產品的使用效果都很不錯,但由於地區和語言的特殊性,在中國市場,多數廠商都會選擇中國互聯網公司作為合作夥伴,例如福特與百度、本田與阿里巴巴和科大訊飛,還有剛剛得知的賓士將於小米合作。

互聯

本田宣傳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時,稱「更多面互聯、更貼心助手、更智能成長」,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互聯」,「互聯」不僅意味著「語音識別」的升級革新,更是實現車載系統「智能化」的基礎。

通過「互聯」,能夠實現多種多樣的娛樂功能,能夠隨時聯接手機分享汽車信息,能夠遠程控制汽車或家電,能夠實現購物或預約服務,能夠通過雲伺服器實現AI智能助手,能夠不斷通過OTA升級系統和App……雖然說大部分功能都與移動設備並無差別,但由於汽車多元化的功能和產品屬性的不同,車載智能系統最為關鍵「互聯」部分是「手機聯接車輛」和「OTA升級」。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除卻這兩個功能,其餘的功能都可以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方便的完成,並不是什麼「黑科技」,只不過集成在車載系統中,可以相對提高操作時安全性。

其次,雖然移動設備也能夠提供OTA升級,但是他們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就是「安全」問題。手機升級即便出現問題或者被黑客攻破,無非是信息泄露或者錢財損失,但是汽車如果出現類似問題,影響到的可能就是生命了。

手機查看汽車信息或者控制汽車,可以在很多使用場景里應用,例如查看充電信息、安防信息、車輛參數信息等,用於實時掌握相關數據,便利生活同時保障安全。而控制車輛就更加實用了,簡單一點可以在停車場進行倒入和駛出停車位,解決車位狹窄等情況,或者科幻一些的例如特斯拉「高級召喚」功能,能夠自動駛出停車場到指定地點,不僅僅能夠解決例如天氣惡劣、行動不便、找不到車停在哪等問題,還能夠作為社交「資本」。

「遲到」的本田

其實上一代Honda CONNECT就已經擁有不少功能,例如查詢車輛信息、聯接多媒體設備、信息反饋以及便捷維修等等。但是一方面該系統需要「加錢」購買,另一方面其系統在中國近乎是「癱瘓」狀態,車友反饋要麼完全不知道怎麼用,要麼抱怨「車載導航地圖兩三年沒更新了」「功能有很多BUG而無法處理」。在中國市場,Honda CONNECT上一代系統可以用「水土不服」來形容。

通過對比就會發現,除了BBA等豪華品牌早已涉zu足「適應中國市場」的車載智能系統,就連大部分國產品牌也都已經開始搭載自己的新系統,而本田才剛剛宣布開始。

本田原名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是個以技術驅動的企業,本田粉們一提到Honda就是紅頭機、VTEC、NSX,或者是1.5升1050匹、思域在紐北等等,實際上粉絲們雖然喊著「一日本田,一生本田」,但這份喜愛也僅存於動力總成部分。本田在車友心中定位就是「買發動機送汽車」,但面對中國市場逐漸趨於理性,大部分人對於車的認知逐漸轉換為「生活工具」時,本田如果繼續忽視汽車的生活屬性,早晚要出問題的。

此次聯合阿里巴巴和科大訊飛打造新一代Honda CONNECT,筆者作為半個本田粉,只想送一句話:「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日本「馬桶蓋」失靈,蘇寧將虧損子公司LAOX剝離上市體系
直到去趟總部,才讀懂 GoPro 為什麼酷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