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華嚴這部經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經典

華嚴這部經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經典

華嚴這部經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經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華嚴這部經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經典?我們一般的佛法,假如就總體來講,釋迦牟尼佛成道,那麼他要度眾生,他的前提就是要度一切眾生。所謂一切眾生是指,凡是有緣來跟他聽經來聞法的人那就都是他要度的,有緣的眾生那他都通通要度,這個叫作度盡一切眾生。但是凡是與他有緣的人,每一個人根器都不一樣。有的上根上器,有的中根中器,有的下根下器,有的頑固不化,有的一點就開悟了。那麼在這些人當中,他不可能用一種教法,他一定要用各種不同的教法。那這裡面就產生出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在這些法門當中有深有淺。有的單刀直入,有的是纏繞了好幾圈,有的是一再的分析,有的呢連分析都不分析,所謂聖默然,一句話也不說。

我們在這裡跟各位舉過很多這種例子,譬如說我們查字典,一個字,一個問題,那你查字典會查電腦,我看三個人五個人來問都是同一個答案,同一個問題不管誰來問都同一個答案。可是在佛門中,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來問,是不同的答案。為什麼?答案雖然不同,他要你覺悟的目標是一樣的。所以佛法中它的重點在令你覺悟,不在給你答案。佛法中的訓練重點是要令你覺悟,不是給你答案而已。很遺憾,我們一再的跟各位強調這一點,那還有人執迷不悟,為什麼他問的答案跟我問的答案就不一樣?你是不是偏心?那就沒辦法了。佛法是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同,它所給予的教材跟教法也不一樣。

那麼今天,世尊講經弘法四十九年以後,各種教材教法相當的多,我們收集下來以後你會不會產生這種矛盾?世尊住世的時候有人問他有神沒神?他一個就跟他答,有。另外一個人就跟他答,無。還有一個他就不講話。那你在這裡一看,這個人怎麼這樣?頭殼壞去。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怎麼一會有一會沒有?在中國也一樣,有人問到說狗子有佛性否?一個他說有,一個說沒有,另外的弟子說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怎麼一會有一會沒有?那你講的也對呀,不給予肯定的答案,但是呢都能夠使對方獲得覺悟。

那麼這一點我們能不能體會到?假如你能夠體會到這一點,那你就可以看到,在佛法中這麼多的經典,它可以分幾個種類。譬如說純粹講有的,或是講事相的,這是一個種類。純粹講法性的,不講法相的,這個也一個種類。純粹講法相的那就是有,有宗。純粹講法性的那可能就空宗。像華嚴它就屬於性宗,天台也屬於性宗。所以有宗、空宗、性宗。它就這樣分開了,那麼當然有些它夾在這當中的,譬如說破有顯空宗,有這樣的一宗,然後會權歸實宗,破權顯實宗。它有這種種因為那種情況不同,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當時為了要把這個華嚴大法來教給眾生,他以他的立場來講的,剛才我們分析因為眾生根器不同教法有種種不同。這是就客觀因素來講的,整個總說這樣。那麼因為我們現在來研究的時候變成說有什麼宗、有什麼宗對不對?這是我們的立場,那麼站在世尊的立場來講,那就不一樣了,這是三個不同的立場。

世尊的立場怎麼樣呢?他要把華嚴這種最高的境界來告訴眾生,眾生一下子不能接受,所以當時他想入滅。那麼既然大梵天王跟帝釋天王要他住世來弘法,他就留下來了,留下來了怎麼講呢?這裡面就站在他的立場來講了。以一個人要教育幾個未學者,他首先必須要怎麼樣?為他打基礎對不對?所以有所謂學前教育,有所謂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學教育,碩士博士教育這樣一路走上來。那我們在這裡就看到這個問題了,雖然最早講的就是講四諦,講十二因緣,講八正道,這些都是基礎佛教。什麼五停心觀,四念處,總相念處,別相念處,然後逐漸帶上去三十七道品。就從這個基礎的一步一步往上走,一步一步地往上帶上去。

這是站在世尊的立場,所以他首先教小乘,後來教中乘,到最後教大乘,不但教大乘他還怎麼樣?會三歸一,破權顯實。先把這基礎的教給你,先告訴你龜兔賽跑,烏龜很勤勞一直跑沒有睡覺,白兔很懶惰跑一跑就睡著了,結果輸了,先把這個有宗告訴你。然後告訴你沒有龜,也沒有兔子,你要懂得那個真理,對不對?勤勞才對,你就不要一直說烏龜、烏龜,白兔、白兔,那個已經沒有意義了,重點在勤勞的理喻上面對不對?是不是空啊?這個時候說破有顯空。佛法唯有一乘,無二亦無三,說二或說三是什麼?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只有一乘教。開始逐漸的破權顯實,把權教要破除掉,顯現出他的實教部分來。那這個是釋迦牟尼佛站在他自己教學的立場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方法。

這一點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直接看華嚴,你是直接修學什麼?一乘教。他就不再從下面那邊講起了,但是你要知道,你要直接了解這個一乘教,你必須要有權教的基礎。你要想獲得華嚴教海的這種根本教義,要想能夠通達,那麼小乘、中乘、大乘你的基礎都要有。就像我們講,你要想通達微積分,那很抱歉九九乘法,四則運算,代數解聯立方程式是不是都要懂啊?要不然微積分你怎麼懂?你說我直接學微積分就好,那要想學會了,我告訴你,你會很痛苦。因為我們講華嚴你就要進修什麼?一般的部分。那假如說一般的基礎不夠,人生的歷練不夠,那你就必須從頭來,這個叫修大法。你想要直接成就,就一直要抱著華嚴,我告訴你,你讀破了,讀爛了你都不懂。因為你沒有基礎,人家說六六三十六,那你說為什麼?人家怎麼跟你解答?那隻好告訴你去背九九乘法表。然後你說我要修大法你為什麼叫我背九九乘法表?你又不甘心呢,人家瞧不起你了。是不是產生這種現象?我們要修學這個法門它很殊勝,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那些基礎都必須要有。

那麼這裡就跟我們談到一個相關的現象。有很多人說學密,要學密法要有十年或者二十年的顯教基礎。那我們告訴各位,你要學華嚴那也差不多要有十年或者二十年的其他的基礎。為什麼密教要有顯教十年或者二十年的基礎呢?因為密教是建立在空性上面。同樣的,華嚴是以證得空性為起步。而其它的呢?是以證得空性為目標,差別在這個地方。你把空性當目標,證得空性以後就結束了,華嚴在這個地方證得空性只是一個前提而已。那密宗的所謂要十年二十年的基礎就是要你去證得空性。你有沒有證得空性,有證得空性才能學密。同樣,有證得空性才能學華嚴。因為華嚴講得是事事無礙法界。這個理論我們講得很清楚。密教也是事事無礙法界,可是這理論它交代不清楚。

禪凈律密四大宗派其實都是事事無礙法界。不是只有密教是事事無礙法界。你看提起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一切法門都包在其中。為什麼?它是事事無礙法界的法門。禪宗你看一超直入,它也是事事無礙法界,所以禪宗參禪要想破參,必須要幾十年的死功夫,同樣念南無阿彌陀佛你想要得成就也是要幾十年功夫。這些都是事事無礙法界。持戒也一樣,戒律也是事事無礙法界,對不對?你要會持啊,持戒是馬上就得解脫的,你會不會持呢?所以禪凈律密四大宗派,各個都是事事無礙法界。那麼既然都是事事無礙法界就通通在華嚴裡面。

那事事無礙法界前面的理事無礙法界呢,那就是我們一般講的菩薩境界了。事事無礙法界是法身大士的境界,理事無礙法界是菩薩,一般小菩薩就可以了。理法界就是羅漢境界,事法界是凡夫境界。你看看,你從事法界講起——凡夫,理法界——阿羅漢,理事無礙法界——菩薩、信位菩薩,事事無礙法界——法身大士。從住位以上,圓教初住位以上算的,都叫法身大士。你看這樣的境界,這樣的理念。所以我們說《華嚴經》,華嚴教海,它是不共別教,它不是共教、不是同教,它是不共別教。它是一乘教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以我們看《四十華嚴》,你看那些善知識所指導的部分,有好多都會把基礎佛教的部分都包括進去了。但是它最大的特色在哪裡?它能夠從世間法中導引進來,從當醫生,世事百工技藝,甚至任何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引導讓你覺悟。我們能不能體會這個部分?這就是事事無礙法界了。

擷自《六十華嚴》概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大乘佛教特彆強調要饒益眾生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