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專家不解:有農民「以貧為榮」,有錢沒錢都想爭個貧困位,為啥?

專家不解:有農民「以貧為榮」,有錢沒錢都想爭個貧困位,為啥?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在80年代之前,農民的生活比較貧困,那時候還需要為了溫飽而發愁,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政策隨之開啟,很多人來到了城市裡發展,這樣就可以實現著更穩定的致富,生活也迎來了更穩定的提升,大家的收入也在不斷的提升。而隨著農資的使用,莊稼的產量也在不斷的提高,大家的飲食上也沒有什麼擔憂。

不過就算是這樣,依舊有一些農民的生活比較貧困,在2012年我國的貧困戶達到了9000多萬人,而在這麼多年的扶貧中,截止到2018年還剩下1600多萬的貧困戶,可以說國家的扶貧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發展成就,很多人也在國家的政策中逐步的脫貧。專家不解:有農民「以貧為榮」,有錢沒錢都想爭個貧困位,為啥?

如今的精準扶貧工作已經開展,每年的扶貧保障金都在加大,去年更是達到了4833元/人年,正是補貼福利的加大,很多人也在爭相當貧困戶,就算是不符合條件也要偽造資料,而享受保障的人卻也不願意脫貧,目前主要有3類情況:

1.真正困難

如今的農村差距在不斷的加大,有一些人的生活條件並不是太好,家裡喪失了勞動力,看不起疾病,家裡的積蓄被掏空等,這些人自然也符合著補助的條件,但目前的貧困戶名額緊張,因此他們只能去爭奪才行。

2.有便宜就要佔

在農村中總有一些人,他們認為有便宜就要佔,畢竟扶貧的補貼金額並不少,可能已經比一年種地的收益還要多,有了這筆費用可能一年的開支也會省去。正是在這種心理之下,很多人則是偽造著資料去爭搶著當扶貧戶。

3.爭了就不退出

很多人被列為扶貧的對象之後,拿到這筆補貼,每個月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根本就不需要勞動,因此滋生了這些人的懶漢行為,他們則是想著一直領下去,不願意脫貧。

專家不解:有農民「以貧為榮」,有錢沒錢都想爭個貧困位,為啥?那麼應該如何改變這種風氣呢?

1.加強思想上的教育,讓他們能夠真正的認識到為啥貧困,能夠及時的發展項目,走上脫貧的道路中。

2.加大產業扶貧,減少補貼的下發,並提供獎補制度,對於那些脫貧的人提供一筆獎勵,這樣也可以減少農民對其的依賴心理。

3.各地需要進行著統一的脫貧規劃,讓大家能夠一起跟著脫貧,這樣就會形成示範效應,促進大家的脫貧積極性。

相信在各地的合理規劃和改正之下,今後的扶貧戶都能夠合理的致富,能夠走上更穩定的發展中,大家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機密檔案 的精彩文章:

轉色期如何保證葡萄產量?出現裂果掉粒要注意,保證好水肥促轉色
想要棗子結滿樹其實不難,試試這幾種繁殖方式,大大提高座果率

TAG:歷史機密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