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你以為明朝真的做到了?

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你以為明朝真的做到了?

一提明朝,人人都知道網上鋪天蓋地流傳一種說法:朱元璋當年留下來一道祖訓,要求後人「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等等。明朝後世帝王都做到了這一點,特別是最後一個皇帝崇禎亡國後更是自殺於煤山,受到後人的大加讚揚,所以大明是歷史上最有骨氣的中原王朝。

查了一下,朱元璋留下密旨的說法純屬瞎編,毫無任何歷史資料作為依據。所謂「祖訓」,也純屬空穴來風,真正來源應該是明朝四川布政使敖英寫的一本書《東谷贅言》,書中記載:明成祖朱棣二次北征歸來後,志得意滿,說了一段話:「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千古,其馭北虜西藩,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嗚呼,盛哉!」

這番話僅見於此書中,其他史料均未記載。真偽難辨不說,以朱棣的英明睿智,根本不可能把它當做什麼祖訓、密旨傳承後人。假如朱棣真的把它當作祖訓,只能證明他的治國理政思想極不成熟,暴力和戰爭從來都不是解決國家爭端的唯一辦法。戰爭或者和親、談判、結盟,都是解決利益衝突的可行手段。朱棣對外態度強硬,是因為明朝當時國力強盛,我強敵弱,自然要強硬。

但是他的子孫,不可能都像朱棣一樣英明神武,明朝國力也不可能永遠保持開國之初的蒸蒸日上。如果面臨敵強我弱的局面,戰場上不是人家的對手,自然要採取權宜之計,該和親和親,該談判談判。漢朝從白登之圍開始就被迫與匈奴和親,以求得國家的發展空間與時間。經過60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逐漸在力量上超過匈奴,最後在漢武帝時期把積蓄已久的力量噴發而出,給了匈奴致命一擊,六師屢出,漠北絕塵。

唐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李淵就對突厥稱臣,每年進貢無數。強如李世民也老老實實忍了4年,才抓住突厥受災這一戰機,一舉滅了東突厥,連突厥可汗都做了俘虜。如果能像漢唐一樣,隱忍一時,積蓄力量,抓住機會奮起反擊,不但能一雪恥辱,還能受到後世讚揚。反觀明朝,其實不是皇帝想要天子守國門,不是皇帝不想和談,不是皇帝不想遷都,而是迫於形勢逼不得已。

天子守國門完全是因為明朝土木堡之變後疆域大幅收縮基本維持在長城以南,這才促使了明朝「天子守國門」的尷尬局面,稍微一想就知道這是一句黑明朝的話,古今中外哪有像明朝這樣,把最高指揮部放在前沿的國家?崇禎時期曾經和大臣商量過和女真和談,對其進行冊封,藉以暫時穩定東北局勢,但是由於群臣的激烈反對而作罷。

明朝滅亡前夕崇禎想要遷都南京,結果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對,結果讓崇禎失去了最後的機會。這樣看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又有什麼可稱道的呢?

縱觀有明一朝,「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明朝確實做到了,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暴揍蒙元,打得自兩宋以來便長期壓制中原漢族的草原民族毫無還手之力。 但至於「不割地」,對比一下明朝強盛時期和明末時期的疆域圖,就會發現,末期的明朝實際上只能控制漢地十八省了,失地情況甚至比清朝嚴重,只是沒有像清朝那樣被迫簽訂諸多不平等條約而已。

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沒有那個實力,能用一小部分的利益保住大部分的利益的話,其實也不失一個明智之舉。越王勾踐為何卧薪嘗膽?畢竟與亡國滅種比起來,有時候尊嚴並不是很重要。(參考資料:《明史》、《東谷贅言》、《明季北略》)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老師阿吖 的精彩文章:

關羽經常被箭射中,為啥趙雲能一生不中箭?原因其實很簡單
宋仁宗去世後,為什麼敵國上下都痛哭不已,還給他立衣冠冢?

TAG:歷史老師阿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