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觀察:打贏貿易戰,中國有這個「王炸」

觀察:打贏貿易戰,中國有這個「王炸」

文/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騤

6月20日,由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主辦的中美經貿摩擦關鍵議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近一段時間來,中美經貿關係遇到了一些困難,這不符合中美雙方的利益,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雙方應該按照已經達成的共識,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兩國經貿問題。在貿易戰中,中國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韓永文表示,美國一直標榜自己是契約國家,把遵守契約精神當作美國的符號。「當美國政府在與中國政府進行貿易磋商時,已經談好了的協議內容一再被美方出爾反爾、推翻否定,這能說是堅守契約精神嗎?」他進一步指出,美國有意惡化中美磋商環境、破壞多數已經達成磋商協議的成果,給兩國經貿發展、經濟發展與合作關係蒙上陰影,給世界經濟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發展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這是美國利用其世界超級大國的霸權地位,無視國際機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存在,無視市場經濟法則、無視世界貿易規則,恣意推行『唯我獨尊』『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政策」。他表示,美國政府和一些政客,一方面標榜美國市場經濟「自由競爭」,另一方面又無視中國40年來市場化改革和市場經濟發展成就,操縱西方國家否定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千方百計打壓國際市場自由貿易競爭,充分暴露出其在市場經濟和國際貿易中的合則用、不合則不用的雙重標準。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分析稱,中美建交40年來,經貿關係一直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同時也事關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乃至世界的繁榮穩定。他指出,事實證明,中美經貿合作是一種雙贏關係,雙方獲益大致平衡,美國政府、企業和國民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美國吃虧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化生產普遍存在的今天,中美貿易順差是中美產業比較優勢互補的客觀反映,是國際分工和跨國公司生產布局變化的必然結果,同時也與美國儲蓄率偏低、對華出口管制加強等問題相關,是一項長期的結構性問題,絕非打著「公平貿易」幌子、行保護主義之實可以解決。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學工強調,美國阻擋經濟全球化的行為,損人不利己,一意孤行下去,註定是一個「多輸」的局面。他認為,「回顧過去十幾年世界經濟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全球化日益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全球化成為時代潮流有其內在的必然性,是市場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當今世界上,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印度在內的主要經濟體都實行的是市場經濟體制,儘管各具特色,但其核心內涵是一致的,即以追求效率和以消費者為中心,全球化發展在全世界帶來了資源配置優化、專業化分工、規模經濟效應、需求多樣化這四大驅動力,這決定了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貿易戰對貿易雙方乃至整個世界都很危險,應當盡量避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首席專家陳東琪這樣說道。他同時指出,在美國霸凌主義的極限施壓下,我們不能怕,不能躲,要從貿易戰的「危」中把握好「機」,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爭取戰略主動,以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斷向前推進。「在貿易戰這個危局中,隱藏著有利於我國實現科技自立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

陳東琪表示,在美國關門、砌圍牆時,中國不能也不會關門,而是通過擴大對外開放,促使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斷對接、融合,防止國內市場成為孤島。中國既要牢牢抓住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著力解決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又要靈活採取逆周期政策措施,適時適度擴大有效需求,緩解周期性矛盾,穩定經濟增長。一方面,「不斷學習世界最先進的知識、技術和方法,培育出更多的華為、海爾、美的、格力、中車和BAT一樣的行業頭部企業,產生更多處在新技術、新經濟前沿的跨國公司。在貿易戰中擴大開放,做大做強頭部企業,做大做強國家實力」。另一方面,「建立培育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這既能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水準,又能增強對國際資本、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的市場吸引力。聰明的國家和商家,不會棄強大市場而不顧。強大的市場,是反抗貿易戰的一張王牌,一張可以克敵制勝的王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天下眼 的精彩文章:

以史為鑒破除美國對華關係中的幻象
美國又把黑手伸向了這一殿堂,打壓華為已喪心病狂

TAG:光明天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