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他的真面目,看完我渾身發抖
今天,我們換個方式來講這個故事。
因為這個故事,你不敢想像。
首先來看幾張照片,你們覺得誰更像是極惡殺手?
A——
B——
C——
orD——
還需要再仔細研究一下嗎?
(5分鐘過去了...)
好,現在我們一起看看這四位。
先來看C,我想應該沒人會不認識,他就是「素媛案」的原型兇手趙斗淳。
這人渣曾經說過:「我又沒殺人,不管你們怎麼樣氣憤,總不會判處我死刑的。我,總有一天會出去的。」
還曾經說出」我喝醉了,什麼都不記得了」「我出獄後,要去看看那個女孩」,這種噁心至極的話。
雖然2020年,趙斗淳將會刑滿釋放,但可怕的是,根據趙斗淳在監獄裡的心理測試結果顯示,其出獄後再次作案的幾率非常之高。
我們無可奈何。
而B,一看錶情就凶神惡煞。
他,就是首席門徒理查德·雷瓦·拉米雷斯,被控13項謀殺,5項謀殺未遂,11項性X,14項盜竊罪。
他喜歡夜晚殺人的感覺。
A,大概是最像殺過不止一個人的人了。
可他,其實只是個普通的犯人,只是長得丑而已,還曾經上過美國警局發布的「奇醜無比的罪犯照片」榜單。
那麼,就剩D了。
你們覺得,他像嗎?
或者說,你們願意相信他是嗎?
不管願不願意相信,他的確是惡魔——泰德·邦迪。
美國70年代的「開膛手傑克」,這個世界上最冷血的畜牲。
從1974年起,他一共強X並分屍了35名女學生。
這還只是他自己交代的,實際上受害人可能超過100人。
最小的女孩僅有12歲。
直到1989年1月24日,當一道電流穿過泰勒的身體後,他終於閉上了雙眼。
美國女性長達十幾年的噩夢也終於告一段落。
就在他被處以死刑的三十年後,2019年1月24日。
網飛推出了一部4集的記錄片,首次將這名臭名昭著的殺手的思想公之於眾。
這是一位年輕的記者所錄製的和泰德·邦迪在死刑前最後的對話,錄音帶長達100個小時。
這部紀錄片名叫《與殺手對話:泰德·邦德錄像帶》。
而在同一天,聖丹斯電影節開幕。
兩天後,1月26日,又一部有關泰德的電影在美國猶他州的聖丹斯電影節上進行了首映,巧的是,他曾經,也在猶他州犯下過彌天大罪。
就是這部——《極端邪惡》。
導演還是那個記錄片的導演。
豆瓣6.6,說實在的,不高。
而大多數人不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基本就是一點——改編太過於美化。
不管是整個故事還是人物。
畢竟,惡魔的扮演者,是《歌舞青春》的男主角扎克·埃夫隆。
那個曾經吸引萬千少女的型男來扮演殺手?任誰聽了都會拒絕。
不過,不得不說,真的有些相像。
而女主的扮演者則是復古女神莉莉·柯林斯。
(電影中邦迪和麗茲)
(現實中的邦迪和麗茲)
電影的聚焦點並不在於他是如何殺人的,而是以另一種角度進行控訴。
電影是從麗茲的視角來推動的。
她,麗茲,一個當秘書的單身母親。
1969年,在酒吧,他碰到了她,泰德·邦迪。
泰德風趣幽默又溫柔,一下子就俘獲了麗茲的芳心。
從那天起,他們好像真的變成了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
一起給女兒過生日,一起過聖誕節,一起打雪仗。
可就在他們無比溫馨的同時,1974年1月到7月,金縣區域卻蒙照在一片陰影中。
多名年輕女孩被殘忍殺害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1974年7月,在4萬人聚集的瑟馬米什湖公園,兩名女性在數名同行朋友的眼皮子底下失蹤了。
這次有目擊證人稱有一個能說會道手上有石膏的男人求助女性把他的船放在甲殼蟲車上,嫌疑犯的照片已經被合成。
是不是,有些像泰德·邦迪?
就算像又能怎樣,沒有確鑿的證據,一切都是瞎想。
直到1975年8月,凌晨兩點還開著一輛甲殼蟲車在猶他州的高速公路周圍不停的轉悠,這才引起了警察懷疑。
警察在甲殼蟲車裡找到了一副手銬,一張面具,一支冰錐,一段繩索,一卷膠帶,還有一些受害者的頭髮。
邦迪被捕了。
這裡補充一些1974到1975年,影片中所沒有呈現的泰德·邦迪做的事情。
我們說回那兩個在公園失蹤的女孩。
警察到底是怎麼把泰勒放入嫌疑人名單中的呢?
說來你們可能想不到,其實最開始是麗茲把泰德的信息提供給警方的。
警方發現不管是年齡還是長相還是車型都和嫌疑人相符合。
只可惜在返回現場調查時8個人,有7個人都說泰德不是兇手。
在他們的印象中,連環殺手應該是凶神惡煞那款的。
並且,這起案件後,金縣突然沒有了受害者。
就在大家以為他停手了時,猶他州又發生了數起年輕女性失蹤案。
可是,依舊無法聯繫在一起。
直到一個叫卡羅爾的女孩兒從泰德手中僥倖逃脫之後報警。
終於,不再是可能看到,而是有了一個真正的目擊證人。
並且,西雅圖警方發現了邦迪拋屍的秘密基地——西雅圖泰勒山。
六名失蹤女孩的屍體,都在這裡被發現。
這是一座天然的墳屍場。
6個女孩只是開頭,1975年被抓捕之前,他一共在六個洲行兇。
據不完全統計,每個月,邦迪都會殘害一個女孩。
不過,被抓後,泰德就消停了嗎?
並沒有。
法庭1976年2月開始審理泰德的綁架未遂案,泰德站在被告席上後依然跟沒事人兒一樣,甚至是傲慢。
他不停的強調著自己是無辜的,他的朋友也不相信他犯了罪。
無論怎麼樣,1976年6月30日泰德還是被定罪了,被處判15年監禁,在服刑期間,他又被起訴謀殺。
這時,他做了一件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越獄。
這是第一次,被抓回來後,他不但沒有悔改還再次從天花板洞口越獄。
為了逃跑還減掉了約60公斤體重。
他在逃亡的過程中,又潛入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女生公寓,造成兩死兩傷。
被逮捕歸來後,他立刻被「搶劫、綁架、連環謀殺」等多項罪名公訴,不過就算這樣他在法庭上依舊滔滔不絕,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自信。
於是他獲得了一個專屬綽號——完美誘X者。
只不過,他自己也沒想到,這次犯罪會留下決定性證據。
留在屍體上的兩排大且深的牙印。
齒痕專家們證明,留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殺人案受害者身上的牙印是非常獨特的,經過鑒定,它們只可能屬於泰德。
正是這個鐵證,讓他再無翻身之地。
他咆哮,但他並不懺悔,他只恨自己被抓住了把柄。
1989年1月24日,泰德·邦迪的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
直到惡魔下了地獄吼,人們才相信他所做過的瘋狂而血腥的事。
因為,一直以來,他可是人們心中的「偶像」——
熟知法律、心理學和犯罪學,是法學院的博士生,做過自殺熱線的接線員,州政府的犯罪矯正顧問,還給姑娘們寫過一本預防強姦的書。
甚至還幫助警方抓住了一個連環殺手,綠河殺手。
只因為他覺得綠河殺手的殺人手法過於低級,只為了證明自己才是殺手中的達芬奇。
的確,他的伎倆更加高級。
搭訕,閑聊,調情,等女生放鬆警惕,再邀請上他那輛甲殼蟲車。
上車後再敲碎她們的頭顱。
女孩們抵擋不住,也看不透。
就這樣,死了。
而現在,那輛甲殼蟲車依然陳列在博物館。
而他也變成了很多犯罪片的原型人物之一。
比如《沉默的羔羊》,比如《漢尼拔》。
想要更完整的了解他的話,這部電影配合紀錄片一起看,效果絕佳。
惡魔在人間。


TAG:電影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