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中國新晉鞋王誕生:它低調追趕耐克李寧,逆襲成全球行業前三

中國新晉鞋王誕生:它低調追趕耐克李寧,逆襲成全球行業前三

日前,在主題為「凝心凝智凝力,創新創業創造」的第6屆世界閩商大會在福州舉行,在這次大會上,安踏掌門人丁世忠表示,安踏集團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國內第一的體育用品集團。從50萬元起家,將一家默默無名的鞋業小廠打造成創造了超過10萬個就業崗位的行業龍頭。安踏可以稱得上是國內運動品牌市場的新晉鞋王。

回想國內體育用品市場,阿迪達斯、耐克無疑是名聲卓著的國際品牌,它們在中國市場一直佔據重要的角色。以耐克為例,早些時候,耐克披露的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它已經連續19個季度在大中華區實現雙位數增長。短短一個季度內,大中華區就為耐克貢獻了15.88億美元的營收,持續領跑全球市場。

與阿迪、耐克在國內的發展情形不同,中國運動品牌商們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則是另一番景象。「風水輪流轉」似乎可以較為貼切地形容國內運動鞋企業們的發展狀況。早些年,雙星、貴人鳥等運動品牌在國內市場名氣響噹噹,如今似乎逐漸脫離人們的視線。而運動品牌「老大哥」李寧,在早些年經歷了多次虧損,才逐漸擺脫困境,重新躋身國內運動品牌企業第一梯隊。而丁世忠的安踏,從年的默默無聞,低調追趕耐克、李寧等競爭對手,已經逐漸成長為國內運動品牌的領軍企業。

店面擴張速度快、不斷併購多家鞋類品牌,是安踏留給我們的重要印象。目前,安踏已經擁有超過1.2萬家門店,FILA、Descente、KOLON、Sprandi等國際知名品牌,也被安踏收入囊中。其實,安踏並非採取的是盲目擴張的發展模式,而是基於「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發展戰略,以收購的方式在體育用品市場進行科學布局。

相比於一些國際品牌,國內運動品牌的發展起步較晚、知名度較低,倘若以國內品牌直接進軍國際市場,似乎存在更大的阻力。通過收購一些國際品牌,安踏不僅可以學習到更為豐富的運動品牌市場經驗,也會加速自己的全球化布局進程。這可能也正是安踏不斷進行收購的重要原因。

其實,通過收購來拓展市場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例如,全球食品巨頭雀巢、全球啤酒大王百威英博,都不斷通過收購全球各地的品牌來拓展自己的市場。目前,安踏的多品牌發展戰略已經卓有成效。據悉,在過去的一年裡,FILA銷售額增速超過了80%。

雖然安踏已經擁有多個品牌,但是安踏主品牌還是它發展的主要根基。安踏高管鄭捷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安踏主品牌的銷售額也實現了2位數增長。其實,安踏能夠實現今天的快速增長,科技創新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安踏創始人丁世忠表示:中國品牌要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不斷進行創新升級。截止到目前,安踏依靠著創新升級已經走過4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在不斷顛覆著自己,讓自己有著更為出色的表現。在不久的將來,在丁世忠的帶領下,安踏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更為耀眼的成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跑的小羅子 的精彩文章:

亞洲便利店之王:一年入賬3700億,在全球狂開67000家店
美國人最愛的中國品牌:逆勢擊敗三星索尼,它首次拿下銷量第一

TAG:奔跑的小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