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釋迦牟尼:大象禮佛之後,為何再度前來,並證得「預流果位」

釋迦牟尼:大象禮佛之後,為何再度前來,並證得「預流果位」

釋迦牟尼:大象禮佛之後,為何再度前來,並證得「預流果位」。

據說,釋迦牟尼成佛之後,有一次率領僧眾結夏安居在舍衛城。安居結束後,釋迦牟尼又親自帶著僧眾前往王舍城。

在前往王舍城的路上,路旁有一座高山,山上有一群大象。其實這群大象本來生活在很遠的地方,因為害怕獅子的傷害,便不辭勞苦來到了這座山上。大象群的首領象王在山頂遙遙看到釋迦牟尼的僧侶隊伍,即使是動物之心,也生出極大的歡喜心。

象王率領象群來到釋迦牟尼面前,群象也學人的舉止恭敬頂禮膜拜。因為當時的太陽光很厲害,釋迦牟尼頭上冒出了大汗,於是,象王便用鼻子捲起一株叫做「涅卓達」的大樹,撐在釋迦牟尼的頭頂上。

這株大樹就如同一把巨大的傘一般,為釋迦牟尼遮擋住烈日。而象王也像一個侍者一般,一直舉著這把「傘,送了釋迦牟尼很遠一程,最後才恭敬禮別。

象王率領的大象群在返回山頂的路上,還是遇到了獅子,最終象王喪命獅口,葬身獅腹。可是,象王死後卻立即轉生天界,成了一位「天人」。

按照天人的規矩,升天之後便應該馬上作三種觀察:一是觀察自己從何而來,二是觀察以何因緣而來,三是觀察自己將去何方。

而象王觀察到的結果是:自己是從「傍生道」而來,以對釋迦牟尼佛歡喜心的因緣而來。曾經的象王、此時的天人覺得,自己應該在未過夜之前去答謝釋迦牟尼。於是便換上天人的各種新奇裝飾,手持青白二色蓮花、曼陀羅花等花束,來到釋迦牟尼當時的居所——祇樹給孤獨園。

天人到達的時候,整個祇樹給孤獨園立即騰起一片光芒。象王天人對釋迦牟尼恭敬頂禮,還將青白二色蓮花供養佛前,並頂禮釋迦牟尼、請求為之傳法。

釋迦牟尼用神通觀察象王天人的根界會後,便為他講傳了相應的佛法。聽聞佛法之後,象王天人脫出了「薩迦耶見」,並立即證得了「預流果位」。

象王天人非常感謝釋迦牟尼的講法,在佛前虔誠地讚歎功德:「承蒙佛陀的大慈大悲,關閉了我的輪迴門,使我獲得殊勝解脫地,您的恩德是我粉身脆骨所不能回報的。因為是您使我脫離了三界輪迴之苦,賜給了我善趣之福樂聖果」。

禮讚完畢,象王天人右繞釋迦牟三匝,滿懷喜悅地回歸天界而去。此時的象王天人,就像一個做生意的人賺到了很多金子、種地的農民獲得了豐收、打仗的戰士取得了全勝、久病的病人豁然痊癒一般,喜悅和祥和充滿了他的心胸。

夜間正在苦做功課的比丘們,看到了祗樹給孤獨園洋溢的光芒祥瑞。象王天人去後的第二天,比丘們便去請示釋迦牟尼:「佛陀,昨晚的那一片光芒祥瑞,是否是帝釋梵天或者四大天王來拜見您嗎」?

釋迦牟尼告訴一眾比丘說:「昨晚來的人,既不是帝釋梵天,也不是四大天王。你們還記得前幾天途中送我們的象群嗎?」

眾比丘回答說:「記得啊,還有一隻大象為您撐起一株大樹遮陰呢」。釋迦牟尼說:「那隻象王在返回的途中,被獅子殺害并吞食了,他隨後轉生天界。昨晚,他為了報答我的恩德而來,我給他傳法之後,他就回去了。」

眾比丘再次問道:「佛陀,象王為何對佛生歡喜心?又以何業轉於傍生界?更以何業而升天上?請為我們演說前後的因緣」。

釋迦牟尼說:「這是他前世和今生的業力所感。所謂前世的業感,是在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象王曾是一位比丘。由於他不精心護戒,雖然未破根本戒,但也沒好好護持支分戒,因此修為並不精進。

後來象王比丘臨死之際,曾經發願:以我今生出家善根,願我將來令佛歡喜。由於他根本戒嚴持、又發下這麼大的願,在今生遇到我,對我生歡喜心。由於他未能善護支分戒的緣故,便轉為傍生道。所謂今生的業感,是他生為大象時,對我生歡喜心、並舉樹遮陰而亡,因此轉生天界。前後因緣如是也」。

一眾比丘聽後恍然大悟。於是便明白了一個道理:業力之不可破、願力之不可違。唯有常護善根、方得大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養生談 的精彩文章:

難怪賈寶玉未能和黛玉走到一起,兩句話,道盡了他們的隱憂
《紅樓夢》里,記錄下五種奇怪的病,林黛玉的虛弱最普通

TAG:文化養生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