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藩之亂:魯莽的康熙一手造成歷史悲劇,讓清朝白白遭受八年戰火

三藩之亂:魯莽的康熙一手造成歷史悲劇,讓清朝白白遭受八年戰火

崇禎十七年三月,隨著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死去,歷史又來到了十字街口。關內的大順朝,關外的清朝,轉瞬間變成了爭奪天下的兩大對手。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手握重兵,佔據咽喉要隘山海關,成了一身系天下安危的一顆至關重要的「秤砣」,他偏向哪一方,哪一方獲勝的籌碼就會成倍增加。

最終吳三桂選擇了投降清朝,成為清朝定鼎中原過程中的馬前卒。此後三十年間,吳三桂甘心充當清朝鷹犬,鞍前馬後盡效犬馬之勞。為了討好新主子,吳三桂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當年他要拿出如今一半的勁頭給崇禎干,明朝還真不一定那麼快滅亡。

清軍一統天下過程中,面臨兵力不足、敵情民情不熟等諸多巨大困難。正是由於吳三桂等一大批降將披肝瀝膽的效忠,才解了清朝燃眉之急,為清朝迅速擊敗各路反清復明勢力、定鼎河山,起到了無與倫比的關鍵作用。

為了酬答他的大功,順治帝和多爾袞也給了他極為豐厚的高規格賞賜。吳三桂獲封平西王,地位僅次於清朝皇帝和皇族親王,吳應熊娶了建寧公主,官封太子太保,父子都躋身清朝核心統治層。

順治十六年開始,吳三桂駐紮雲南,在此地建牙開府,逐漸露出軍閥本色。他自恃功高蓋世,妄想把雲南建成自己的勢力範圍,稱霸一方。吳三桂一方面牢牢抓住手中兵權不放,麾下控制兵力長期在10萬人以上,另一方面獨霸雲南的統治管轄權,自行任命官吏,徵收賦稅,對清朝陽奉陰違。

吳三桂坐擁重兵割據一方,引起了朝廷的高度警惕。在清朝的正規軍之外,還存在著這樣一支聽命於吳三桂個人的龐大武裝集團,讓年輕的康熙帝如芒刺在背,寢食不安。雙方逐漸開始明爭暗鬥,血氣方剛的康熙想儘快剷除吳三桂勢力,而老奸巨猾的吳三桂則不惜一切代價想保住既得利益,避免兔死狗烹的命運。

就當時的局面而言,吳三桂這樣的尾大不掉、嚴重危及朝廷安危的軍閥,哪個皇帝都容不得他,剷除他是遲早的事。但該採取什麼樣的手段,選擇什麼樣的合適時機動手,卻是個大問題。處理得當,則皆大歡喜,一場大禍消弭於無形。處理不好,則會引發大規模內戰,後果不堪設想。

三藩之亂爆發的1673年,局面最初對康熙頗為有利。首先最關鍵一點:吳三桂已是個垂垂老者,當時已經年過六十歲。就當時的人均壽命而言,吳三桂已經步入風燭殘年,今朝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日穿不穿。而康熙還是個19歲的青年才俊,風華正茂來日方長,有的是時間和吳三桂周旋。

當時康熙如果明智一點,完全可以稍安勿躁,吳三桂畢竟已經來日無多。等吳三桂或死或重病,無論是他的兒孫或是他的部將掌管雲南,威望和影響力都會大不如前。到那時朝廷再採取摻沙子、挖牆腳等措施,分化瓦解平西王殘留勢力,到那時根本無人敢站出來跟朝廷抗衡,即使有人敢站出來也沒幾個人響應,不顯山不露水就可解決問題。既能避免引發戰火,又不致於落下兔死狗烹的罪名。

但年輕的康熙血氣方剛,不懂得韜晦之策,行事魯莽而直截了當,下達了撤藩的聖旨。吳三桂一下子被逼到了死角,惱羞成怒,不得不以六十多歲的高齡起兵造反,跟康熙打了一場八年的內戰。八年之間,從陝西到四川、雲南、湖南、福建等大半個清朝陷入戰火,雙方一共投入將近八十萬兵力,以及巨大的財力物力,讓天下軍民百姓遭受一場浩劫,成為一場歷史悲劇。

若不是吳三桂胃口不大,只想劃江而治來個南北朝,以當時的戰局發展而言,清朝統治在康熙手裡終結,收拾鋪蓋跑回關外也並非不可能。有人把康熙平定吳三桂等三藩之亂視為他的一大功績,殊不知正是康熙的魯莽和失策,才導致清朝打了一場完全可以避免的內戰。

參考史料:《清史稿》《庭聞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楊家將被人千秋敬仰,明朝皇帝為什麼把楊家將後代押赴京師斬殺
明朝有一種大蜘蛛能捕食虎豹是真是假?背後隱藏著一段辛酸歷史

TAG: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