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宜賓地震牽動著網友們的心

宜賓地震牽動著網友們的心

6月19日,在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雙河鎮雙河鎮中學臨時安置點,醫護人員對帳篷、臨時廁所開展疫情監測和消毒工作。  李華時攝(人民圖片)

救援人員在搬運救災物資。  新華社發

四川武警總醫院軍醫在地震災區一線開始醫療救治。  李華時 薛棟攝(人民圖片)

在雙河鎮中學安置點,兩位老人搬出椅子在帳篷外閑聊、乘涼。  李華時 薛棟攝(人民圖片)

「突發!四川長寧發生6.0級地震。」6月18日0時15分,人民日報官方微信緊急發布推文,「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4度,東經104.90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地動山搖的一場災難打破了小縣城的寧靜。在央視新聞的航拍中,處於震中的雙河鎮葡萄村,一幢二層小樓幾乎全部坍塌,房屋碎石砸毀了道路,成為一片廢墟。

隨著時間流逝,傷亡人數不斷上升。逃生、救援與餘震開始同道賽跑。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全勤指揮部及周邊6個消防救援支隊出動63台消防車、302名消防指戰員趕赴現場。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寫道,「別怕,我們來了。」

微博話題「宜賓地震」截至6月19日16時43分已有35.4億閱讀,485.4萬討論,相關的話題共計176條。

地震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組織抗震救災,把搜救人員、搶救傷員放在首位,最大限度減少傷亡。

預警系統跑過了地震波

「十、九、八、七……」預警聲響徹成都夜空;電視屏幕上開始倒計時,「地震橫波還有10秒到達」;手機、專用地震預警終端紛紛接收到警示信息。在地震發生時,大陸地震預警網提前10秒向宜賓預警,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

「直播成都」發布的地震警報視頻觀看量達到了1279萬次。「我們學校也有警報,當時熄燈了,剛開始沒反應過來,聽清楚後全部都衝出去喊地震了,還很有秩序地下樓,抱頭。」網友「宋佳蕊啊」在視頻下方留言,回憶逃生的驚魂一夜;住在成都高新區的網友聽到了警報聲,趕緊穿上衣服跑下樓,等反應過來後嚇得腿都在抖。

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表示:「不要小看地震預警只有那麼短短几秒到幾十秒,但它能有效減少人員的死傷。」廣州日報在網路上發文解釋:地震預警系統是在地震發生時,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目前中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網友「高個子聯誼」對地震預警系統點贊,「這次應該救了很多人,太棒了」。網友「hhhh人可」也有同樣的感受,「哪怕多跑一秒,就有可能多挽回一個鮮活的生命!感謝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員!」

地震消息也引起了外國網友的關注。有日本網友評論,「中國的高科技能夠在地震波到達前倒數計時,真的是太厲害了。」6月18日,法新社在報道中特別指出,在地震來襲前一分鐘,成都的早期預警系統便已啟動。報道中引述相關數據強調「如果能在地震發生前3秒發出預警,傷亡人數可減少14%。」

地震發生後的小城大愛

震中的預警系統給災區人民打開了一扇生命之門,而震後的生死營救則用血肉之軀為被困者開闢了一條求生之路。

「挖!用手挖也要挖出一條通道來。」面對餘震不斷又無專業救援裝備的困境,中士尚潤紅著眼眶大吼,安排人員呼喊被困人員,確定救援區域。據人民網報道,在到達震中的第一時間,長寧中隊應急班的官兵們顧不得餘震下不停滑落的石塊,也來不及看清手電筒模糊微光中的道路,只知道快一點,再快一點!「快一點就是希望,就是生命。」

微博「中國警方在線」凌晨發布的一張照片也讓網友們瞬間淚目。凌晨1點,在震中長寧縣雙河鎮,官兵們跑步趕往雙河鎮雙河社區西街一民房坍塌點,徒手爬上搖晃的廢墟,將一位80餘歲的老人一步步慢慢抱離危險區。

網友「Qs_文先生」說,「英雄不再無名,向英雄們致敬」。「一個也不能少」,網友「殘戀少爺」寫道,「願所有救援人員包括人民子弟兵和消防救援人員注意安全,一個都不能少,平安歸來。」

一則「地震獲救女孩哭謝救援人員」的視頻讓4553.7萬網友感動。一位15歲的女孩躺在病床上,她的伯伯、伯娘、7歲小弟在宜賓地震中都不幸遇難,女孩哽咽著說:「如果沒有救援人員,我可能真的堅持不下去了……」

新華社客戶端6月18日發文稱,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後,四川省軍區連夜組織民兵緊急在災區抗震救災,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民兵1800餘人參與現場救援、災情排查和警戒執勤等任務。

危難時刻,溫暖人心的大愛還在災民之間涌動。在「銳視頻RAYVIDEO」的視頻中,地震發生時,本已帶著兩名家屬逃出屋外的包工頭李中全,又冒險返回屋中尋找一名女工友。一片漆黑之中,他點著打火機,發現被壓在近百斤水泥板下滿身是血的工友,只能徒手將工友救出,和一名熱心司機將她載往當地醫院。「要不是他們送我過來,我血都流幹了。」女工友醒來後感謝兩位好心人。網友讚歎「災難無情,人間有愛。」

震不垮的希望

6月18日,震後宜賓迎來的第一個清晨。婚車緩緩地穿過地震廢墟,紅色的氣球架在新房門外,兩邊窗戶上貼著成對的「囍」字,長寧縣雙河鎮小夥子萬練兵和梅硐鎮女孩王媛媛如期舉行婚禮。

人民網微博評論,這是「震不垮的愛情」。網友「大娥的」送出了祝福,「希望他們的婚姻一直堅固,能抵禦生活中的任何『地震』。」

正如網友「W傻人有傻福W」所總結的那樣:四川人民面對天災的時候是非常樂觀和堅強的,日子會一如既往地過下去。

6月18日晚,長寧震中雙河中學的學生坐在操場上,歌聲響徹夜空;在臨時搭建的露天電影場上,年輕的媽媽抱著孩子坐在帳篷里看電影《戰狼》;安置點的帳篷內燈盞亮起,射出白光,孩子們在帳篷外的草坪上你追我趕地玩耍著。

新的生命也降臨在震後的宜賓。人民網報道,在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兩個小時後,離震中較近的宜賓市珙縣巡場鎮礦山急救醫院迎來第一個新生兒,重5斤7兩,是個男孩,母子平安。截至6月18日15時20分,礦山醫院已成功接生了7名地震寶寶,還有一名產婦正在待產中。

網友「不是一朵蘑菇」說,「叫振安吧!地震中平安,所有人都平安!」網友「粥粥愛喝粥啊」也幫著取起了小名,「叫安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長大。」

震中的宜賓正在恢復中。中國新聞社在網路上用文字記錄了這一場景,「川南的夏季雨水豐沛,不知不覺間,雙河鎮又迎來一場夜雨。安置點的空地上已沒有孩子玩耍的身影,映襯著帳篷內發出的燈光,雨簾依稀可見。夜更深時,荊仁蓉住的帳篷燈熄了,孩子們聽著雨聲,進入寧靜夢鄉。」(陳振凱 楊 潔)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6月21日 第 05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實現榴槤自由!馬來西亞首批冷凍帶殼「貓山王」來了
具荷拉輕生後首次發聲:對不起,我會努力變堅強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