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哈德遜研究所舉辦研討會 通過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實現戰術優勢

哈德遜研究所舉辦研討會 通過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實現戰術優勢

哈德遜研究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近日舉辦「未來戰爭:通過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實現戰術優勢」主題研討會。哈德遜研究所下屬聯邦信息技術採辦特別工作組主持本次討論會。會議認為,現代戰爭日益以數據為中心,雲服務及其支持的人工智慧系統對於確保美軍作戰人員獲取最先進信息和分析至關重要。隨著「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JEDI)雲採辦項目將於今年7月授出合同,國防部需要採取措施整合雲技術,使其成為美軍軍事行動的核心組成部分。通過最優化執行雲計算和人工智慧能力,在未來戰爭中實現戰術優勢。與會學者指出,為將新興技術有效地轉化為軍事力量,應重點關注其軍事應用的結果,而不是新興技術被創造或應用的過程。

01

人工智慧、雲計算對未來地面戰的影響

美陸軍研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亞歷山大·科特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人工智慧的出現將導致人類文明的劇變,這種變化會對未來戰爭產生巨大影響。科特將人工智慧視為一種新的生物形式,人工智慧即為人工智慧物種的入侵,衝擊著人類社會。人工智慧思考速度快,能夠比人類更好、更準確地解決許多人類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人工智慧也非常脆弱,極易受到網路攻擊和電子戰的威脅,易受到各種欺騙。

科特以他從事的地面戰研究為例,闡述了人工智慧和雲計算可能的影響。人工智慧對地面戰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邊緣計算方面。邊緣計算的興起可能會提高未來地面戰的安全係數,增加防禦能力。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射程更遠的人工智慧彈藥的出現。無論距離前線多遠,人工智慧彈藥都能夠發現目標,並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打擊。邊緣計算對於通信和雲計算非常重要。雲計算在戰爭方面的應用必須立足於邊緣計算。

科特認為,雲計算的範疇大於霧計算。霧計算可能是現有的最安全的一種雲計算的方式,它高度分布在小型設備上,數據以一種很難被敵人捕捉和解讀的方式不停來回移動,這種模式構成的網路霧極易隱藏數據。許多小型、低功耗的人工智慧設備將能夠比大型遠程通信設備更加安全地傳輸信息。

科特最後指出,與其他武器裝備相比,人類本身在戰場上的存在正持續減少。未來戰爭將是智能化的戰爭,是人工智慧彈藥之間、人工智慧體之間的對抗。人類在戰爭中的作用將發生重要轉變。

02

充分發揮雲計算軍民兩用的優勢

美國防部聯合人工智慧中心傑夫·科亞克表示,灰色地帶的競爭和衝突正在發生,美國的競爭對手非常重視政治方面和經濟方面的競爭。在新興技術領域,美國國防工業基礎與民營工業基礎聯繫緊密,合作研發軍民兩用技術。雲計算顯然也是一種軍民兩用技術,這對國防部來說是有利的,因為它可以輕易獲得先進的具有雙重用途的技術。軍民兩用技術以商業開發為基礎,所以進入壁壘相對較低。在將雲計算用於戰術目的方面,如果能夠使用與公私合作有機結合的採辦方法,將是非常有益的。

03

實現戰術優勢需要訓練演算法的支持

科亞克指出,為實現戰術優勢,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具備人工智慧能力和素養的人才隊伍。其次需要訓練演算法,必須有數百萬億數據來訓練一個演算法。當演算法部署到戰術邊緣時,如果期望該演算法能夠適應作戰,仍然需要大量數據,而在戰術邊緣獲得大量數據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雲。雲計算在戰術上的優勢在於,演算法能夠訓練、再訓練和再次作戰。第三就是試驗與鑒定,也是訓練演算法的一部分。

04

人工智慧如何遠離欺騙或偏見

科亞克在討論指出,人工智慧技術必須安全地、合乎倫理道德地、負責任地發展,應該和人類一起運作和發揮作用。所以即使強調人工智慧的「自主性」,人類仍然是人工智慧最終的指揮官和維護者。人工智慧擁有一些其他技術所共有的特性,這些技術也有類似的令人意外的風險,預計這項技術的發展速度會快得多。國防部是否會作出調整還有待觀察。

05

關於中國5G網路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威廉·施耐德在討論中表示,5G構成的威脅遠超預期。中國的5G概念通過與百度系統的耦合從而集成了精確導航和瞄準功能。如果要用現代技術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就需要考慮一系列全新的應用。他認為5G網路存在的問題可能沒有技術上的解決辦法,必須依靠政策上的轉變。

06

人工智慧不應涉及的領域

科特表示,科技本身並不具備人類情感,也許在人類社會的某些領域,某些類型的技術是應該被禁止的。在整個人類歷史中也曾有無數次嘗試,阻止某些技術的應用或者傳播,這些嘗試通常是不成功的。人類是否能獲得正確的人工智慧,這取決於是否能準確地把數據提升到戰略資產的高度,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數據帶來的價值。

07

人工智慧軍事應用需要一定的政策指引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賽·謝潑德在討論中認為,在引入分析方法或人工智慧時,需要認識到該分析方法在推動系統體系進步方面的作用。美國已經認識到人工智慧戰略的重要性,發布了關於人工智慧的行政命令,國防部也公布了人工智慧戰略。

來源 :哈德遜研究所/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侯勤 陳培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科技要聞 的精彩文章:

DARPA新平台加速推進協同創新科技研發
美空軍天基紅外系統GEO-4衛星成功完成運行測試 正式納入導彈預警體系

TAG:國防科技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