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走路早晚決定智商高低?可別被忽悠,你家娃多大會走路

孩子走路早晚決定智商高低?可別被忽悠,你家娃多大會走路

文|文兒

昨晚下班走到小區門口,幾位大媽帶著自己的孫子孫女在那嘮嗑。很遠就聽到一位大媽很得意的說,我家大孫子9個月就會走路了,一看就是智商高的人,以後能成大器。這位大媽話一出,旁邊幾位大媽都開始七嘴八舌說起來了,你家孫子這麼早就會走路了,好羨慕,我孫子都快一周歲了還不會走路,都快急死了;走路早的孩子聰明啊,孩子還是走路早比較好。那些走路早的孩子看起來就比較聰明伶俐,人家都說孩子的智商和走路早晚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聽著幾位大媽的討論,我真的覺得很多孩子從一出生就在被比較中。比身高,比體重,比智商,比早教班,比培訓班,比才藝等。而這些的比拼中都能被家長引申到孩子的智商上面。經常聽很多老人說,走路早,說話早的孩子更聰明等等。事實真是如此嗎?孩子走路早晚決定智商高低?可別被忽悠,你家娃多大會走路?

首先,決定孩子走路早晚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些因素:

孩子性格脾氣的影響

有些孩子性格就是外放,主動,大膽,活潑好動,閑不下來,所以爬著爬著既試著自己站起來,走路,這樣的孩子一般走路都比較早。而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秀,膽小,謹慎,還有點懶散,害怕站起來走路會摔倒,所以遲遲不敢站起來學走路。這樣的孩子走路就比較晚。

孩子協調能力的影響

站立行走需要整體的協調能力,而每個孩子由於體質的原因,協調能力的發展會有不同。協調能力發育好的孩子,走路時間就會相對早一些。

孩子腿部肌肉力量的影響

只有孩子的腿部肌肉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支撐孩子孩子站立行走。有些孩子四肢有力量,所以早早的就可以走路,而有些孩子由於腿部力量不足,走路就會相對晚一些。平時家長可以用一些科學的方法鍛煉孩子的腿部肌肉。

但是家長不要心急,不要以為孩子不爬直接走是好事。孩子多爬爬不僅有助於智力發育,而且還可以鍛煉四肢協調能力和腿部肌肉。

一般來說,由於個體差異,每個孩子會走路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大部分孩子是在12個月到18個月之間,當然有些孩子由於自身的特點,可能會早一點。但如果孩子1歲半左右還不會走路,家長就不要掉以輕心了,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人為的讓孩子走路早危害很大

很多家長聽信走路早的孩子更聰明的謠言,所以人為的干預孩子學走路。比如不讓孩子爬,之間就扶著孩子走路,或者早早的讓孩子用上學步車,這些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太過心急拔苗助長,可能會傷害孩子的關節和骨骼,導致孩子出現O形腿,甚至發育緩慢等不可逆的傷害。

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屁孩兒 的精彩文章:

孩子從小跟媽媽睡還是跟奶奶睡,不出十年,這些差別立現
只生一個孩子,三十年後必會遇到的「劫難」,不生二胎要做好準備

TAG:小屁孩兒 |